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1121发布日期:2019-05-21 21: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实际上是由空调室内机(以下简称为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以下简称为室外机)以及相应的连接管组成的空气调节系统,室内机安装在室内,而室外机则安装在室外,且其中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高于室外机。分体式空调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安装在室内机内部的蒸发器、以及安装在室外机内部的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等所构成。室内机和室外机内部各自都安装有风机。制冷时,空调中的制冷剂在依次相连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也称为膨胀阀,常采用毛细管)中循环运行,制冷剂运行至蒸发器的内腔中时,由于在前级的膨胀阀的节流减压下成为低温低压的状态,进入蒸发器后随即发生汽化,从而通过相变吸热的方式降低蒸发器外壳的温度,再由蒸发器外壳通过吸收位于室内机中的流经蒸发器外壳的外壁表面的气体的热量而实现对空气的制冷。

室内机从出风口送出制冷空气的同时,由于室内机的内部空气中的水分遇到冷的蒸发器后会凝结成水滴(通常称为冷凝水)。冷凝水由位于蒸发器底部的集水盘收集后,从蒸发器的冷凝水出水管流出至室内机的外部。经测试,分体式空调中蒸发器制冷时所产生的冷凝水通常温度在 11至13℃。对于湿负荷大的环境,冷凝水量相对较大。而室内空气温度通常在 25至28℃,因此冷凝水温度是低于室内空气温度的,更远远低于室外空气温度以及室外机散热器的散热温度。

但目前,冷凝水往往都是从室内机的冷凝水排水管直接排放到户外,冷凝水所携带的低温冷量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利用,并且冷凝水的随意排放还经常造成户外高空滴水,使得路面湿滑,给户外行人带来不便。即使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冷凝水回收利用的相关技术研究,但往往都需要借助水泵、喷淋器等其它的功耗设备得以实现,从整体上难以真正有效地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对空调冷凝水的常规处理方法是直接由一连接冷凝水集水盘的排水管排放至室外,温度较低的冷凝水直接排掉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对建筑外墙造成一定污染和破坏,影响建筑物外观。

中国专利文献CN107655106A(申请号为201710844828.9)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热回收装置,包括有冷凝器、预冷箱体、行程转换器,预冷箱体外部连接一小型水泵,预冷箱体上部连接有冷凝水进水管,预冷箱体内部有换热盘管,行程转换器连接换热盘管与冷凝器,冷凝器上方设有直管,直管上安装有喷头,小型水泵通过冷凝水出水管与直管相连。这种装置增加了水泵、喷头、预冷箱体、行程转换器等零部件,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够将冷凝水回收并用于对空调室外机散热片的冷却,解决现有分体式空调技术中冷凝水利用率不高、冷凝水随意排放的问题,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集水分水管;集水分水管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水孔,左端设有封头;使用时,集水分水管设置在室外机的上盖上,并在集水分水管的右端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相连接。

所述冷凝水的排水软管为4分(内径为1/2吋)至6分(内径为3/4吋)的PVC圆形排水软管。所述的集水分水管位于室外机外壳内的散热器的正上方,并接近室外机外壳内的散热器,是用抱箍和紧定螺栓螺母沿室外机的左右向固定在室外机外壳的上盖的下侧面或上侧面上。集水分水管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相连接并用软管夹头固定。当位于室外机外壳的上盖的上侧面上时,该上盖开设有能够漏水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有一排,沿着集水分水管的左右向设置,且设置在集水分水管的前侧面M或后侧面N上;所述的分水孔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称为第一分水孔、第二分水孔、第三分水孔、以此类推,直至最右侧的分水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为圆孔;所述的分水孔的数量有30至80个,最靠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第一分水孔,该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a为50㎜至100㎜;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的孔径d为3㎜至8㎜;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有前后两排,各排分水孔均沿着集水分水管的左右向设置;前排的分水孔设置在集水分水管的前侧面M上,后排的分水孔设置在集水分水管的后侧面N上;各排的分水孔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称为第一分水孔、第二分水孔、第三分水孔、以此类推,直至最右侧的分水孔,并且前后两排的分水孔在左右向上交错设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为圆孔;前排的分水孔的数量为30至80个,后排的分水孔的数量为30至80个;所述的前排的最接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前排的第一分水孔,该前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a为50㎜至100㎜,后排的最靠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后排的第一分水孔,该后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c为55㎜至110㎜,且c比a大5mm至10mm,并且后排的第一分水孔位于前排的第一分水孔与前排的第二分水孔之间;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的孔径d为3㎜至8㎜;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水的排水软管为4分的PVC排水软管;所述的集水分水管为圆管,且为4分的PPR管;前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a为70㎜,后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c为75㎜;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为10㎜;分水孔的孔径d为5㎜;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均为10㎜;每排的分水孔的数量为50个。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为分水长孔,其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分水长孔的长度m为50㎜至100㎜,宽度n为3㎜至8㎜;所述的分水长孔的数量为6至20个;最靠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第一分水孔,该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为50㎜至100㎜;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水孔为分水长孔,其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分水长孔的长度m为50㎜至100㎜,宽度n为3㎜至8㎜;前排的分水孔的数量为6至20个,后排的分水孔的数量为6至20个;所述的前排的最接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前排的第一分水孔,该前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所述的第一距离为50㎜至100㎜;后排的最靠近封头的分水孔即为后排的第一分水孔,该后排的第一分水孔至封头的左侧的距离称为第二距离,所述的第二距离为55㎜至110㎜,且第二距离比第一距离大5mm至10mm,并且后排的第一分水孔位于前排的第一分水孔与前排的第二分水孔之间;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

再进一步的,集水分水管的长度L为700㎜至1000㎜,集水分水管的外径D为20㎜至25㎜。

再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分水管的长度L为700㎜,集水分水管的外径D为20㎜。

对于已有的室外机,在室外机外壳的上盖与散热器相应的位置开设有一与集水分水管相对应的长孔,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集水分水管安装在室外机外壳的上盖上与长孔相对应处,集水分水管的下侧对准散热器的散热片,集水分水管的一端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相连接。

所述集水分水管是用抱箍和紧定螺栓螺母固定在室外机外壳的上盖的上侧面上。集水分水管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的相连接采用软管夹头固定。

由于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高于室外机,冷凝水由于自重可自动地流入集水分水管,当冷凝水经排水软管流进集水分水管后,由于封头的封堵,冷凝水在集水分水管中集聚。当冷凝水液位面J低于分水孔至集水与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时,冷凝水不会外泄而实现了集水分水管的集水功能。当冷凝水液位面J达到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时,冷凝水开始随机均匀地从各分水孔向外溢出,滴到下面的散热片上,从而实现了集水分水管的分水功能,对散热片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于已在使用中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也便于改装。(2)在不借助水泵、喷淋器、预冷箱体、行程转换器等零部件的前提下,利用冷凝水直接并均匀地对各散热片进行冷却,可以大大改善室外机的运行环境,延长其使用寿命。(3)由于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高于室外机,冷凝水由于自重可自动地流入集水分水管,并在集水分水管中集聚,实现了集水分水管的集水功能。当冷凝水液位面超过分水孔的底端后,冷凝水开始随机均匀地从各分水孔向外溢出,滴到下面的散热片上,从而实现了集水分水管的分水功能,对散热片进行冷却。冷凝水在散热片上流淌时的蒸发,避免了冷凝水排放经常造成户外空中滴水、路面湿滑等不便情况,从而解决了冷凝水随意排放给户外行人和环境卫生和安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机壳内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1中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分水孔的形状为圆孔。

图 3为图2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B-B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C-C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机壳外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空调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7中F-F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的G-G方向的剖视旋转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分水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分水孔为长条形分水孔,并称为分水长孔。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集水分水管1,分水孔1-1,分水长孔1-1a,封头11,散热器2,散热片21,抱箍3,紧定螺栓螺母4,软管夹头5,排水软管6,室外机外壳7,上盖71,长孔71-1,集水分水管的长度L,外径D,前侧面M,后侧面N,前侧面M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端头的距离a,后侧面N的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端头的距离c,相邻两个分水孔之间的距离b,分水孔至集水分水管的底端的高度h,分水孔的孔径d,冷凝水液位面J,长度m,宽度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在文字描述中,以图1所示的方位作为描述的上下左右基准,并将图1的背面作为后方,将图1的正面作为前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集水分水管1,集水分水管1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水孔1-1,左端设有封头11。使用时,集水分水管1的右端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相连接。

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为4分(内径为1/2吋)至6分(内径为3/4吋)的PVC圆形排水软管。

如图2及图4所示,集水分水管1的材质为PPR、壁厚为3.6㎜。集水分水管1的前后侧均设有若干分水孔1-1。集水分水管1的长度L为700㎜至1000㎜,集水分水管1的外径D为20㎜至25㎜。

所述的分水孔1-1有一排,沿着集水分水管1的左右向设置。集水分水管1的前侧面M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a为50㎜至100㎜,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1-1的孔径d为3㎜至8㎜,各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分水孔1-1的数量为30至80个。

如图3及图5所示,集水分水管1的后侧面N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c为55㎜至110㎜,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为8㎜至20㎜,且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相等或/和不相等。各分水孔1-1的孔径d为3㎜至8㎜,各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为8㎜至12㎜,分水孔1-1的数量为30至80个。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的分水孔1-1有前后两排,各排分水孔1-1均沿着集水分水管1的左右向设置。前侧面M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a为50㎜至100㎜,后侧面N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c为55㎜至110㎜,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为8㎜至20㎜,也即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相等或/和不相等,分水孔1-1的孔径d为3㎜至8㎜,各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优选为基本一致,均为8㎜至12㎜。分水孔1-1的数量为30至80个。

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为4分的PVC排水软管。集水分水管1为4分的PPR管,集水分水管1的前侧面M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a为70㎜,后侧面N的最靠近封头11侧的分水孔1-1至封头11的端头的距离c为75㎜。集水分水管1的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分水孔1-1之间的距离b为10㎜。各分水孔1-1的孔径d为5㎜,各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一致,均为10㎜。每排的的分水孔1-1的数量为50个,集水分水管1的长度L为700㎜,集水分水管1的外径D为20㎜。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集水分水管1的前后侧面所设置的分水孔1-1是形状为长方形的分水长孔1-1a。各分水长孔1-1a的长度m为50㎜至100㎜,宽度n为3㎜至8㎜,数量为6至20个。

(应用例1)

如图1及图8所示,将实施例1得到的集水分水管1沿室外机的左右向设置在室外机外壳7内的散热器2的正上方、并紧贴室外机外壳内的散热器2的散热片21处,也即在室外机外壳7的上盖71的下侧面上安装所述的集水分水管1,并使得集水分水管1的右端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的出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集水分水管1的安装,是用抱箍3和紧定螺栓螺母4固定在室外机外壳7的上盖71的下侧面上。集水分水管1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的相连接采用软管夹头5固定。

(应用例2)

如图7及图9所示,对于已有的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外机,在室外机外壳7的上盖71与散热器2相应的位置处开设与集水分水管1相对应的长孔71-1。本应用例中,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得到的集水分水管1沿室外机的左右向安装在室外机外壳7的上盖71的上表面上。集水分水管1的下侧对准散热器2的散热片21。集水分水管1的右端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相连接。

所述集水分水管1是用抱箍3和紧定螺栓螺母4固定在室外机外壳7的上盖71的上侧面上。集水分水管1与冷凝水的排水软管6的相连接采用软管夹头5固定。

(应用例3)

如图10所示,当冷凝水经排水软管6流进集水分水管1后,由于封头11的封堵,冷凝水在集水分水管1中集聚。当冷凝水液位面J低于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时,冷凝水不会外泄。当冷凝水液位面J达到分水孔1-1至集水分水管1的底端的高度h时,冷凝水开始均匀地从各分水孔1-1向外溢出,滴到下面的散热片21上,均匀地对散热片21进行冷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将上述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也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而且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