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982发布日期:2019-06-19 01:5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散发到大气的设备,采用风机降低冷却塔内部的气压,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冷却塔,带走含有热量水蒸汽,从而达到冷却的目的。传统的冷却塔直接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冷却塔内部,而自然界的空气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空气能带走的水蒸气也会减少,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尤其是在阴雨天,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会大大增加,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更会大打折扣。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方形逆流式冷却塔,填料片组无收水装置,多层搁置式安装,其飘水较明显(如下小雨),浪费水资源,冷却塔周围地面长期潮湿有水流动,而且还增加了冷却塔用水的补水量,风机效率低,耗电量大,耗电比均大于0.038kw/(m3/h)。国家标准规定不大于0.035kw/(m3/h)。

布水喷头等组成的布水系统所布的水粗大又不均匀,影响热力性能(冷却能力),热力性能在80%以下,国家标准规定热力性能不小于9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包括方形塔体结构的框架,在框架顶部设置出风筒、在出风筒内设置风机,在出风筒外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的转轴连接;所述框架前后设有两块相对的面板,所述框架左右设有两个相对的进风窗;所述框架内还设置有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上设置有多个收水器;所述配水系统下方设置有填料片组;所述填料片组上下两端呈“蜂巢”状结构;所述配水系统由多个布水喷头和一个集水盆组成;所述填料片组包括多片结构相同的相间隔设置的填料片;多个所述布水喷头均设置在填料片组的上方;每一个所述布水喷头将水喷入各个填料片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集水盆设置在所述填料片组的下部;每一个所述布水喷头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收水器;每一片所述填料片的上下有阶梯型的进风区和出风区,填料片的中部是呈交叉式双斜纹槽波纹的换热区;相邻填料片的进风区接触而形成蜂巢形的进风口,相邻填料片的出风区接触而形成蜂巢形的出风口。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对填料片进行悬挂,在各填料片上设置有在同一轴线上的通孔,通孔的周边具有加强圈。

使用时,将一根支撑轴穿过各填料片的通孔即可将填料片悬挂起来。加强圈对通孔的周边起到加固作用,防止通孔被撕裂。加强圈属于现有技术。

独特设计的挂式结构将每层填料片分开支托,打破了传统逆流塔填料需胶水粘接,成块地组装塔内设计模式,避免了填料因积垢,造成受压变形,组装后的填料已具备了散热、挡水、收水的三重功效,大片距结构不易堵塞,降低了生物衍生的机会。

多张填料片组装形成填料片组,填料片组上下两端呈“蜂巢”状结构;大“蜂巢”结构设计有导流作用,具有良好的均匀布风效果,提高并稳定了水气的热交换强度,入风端倾斜30°角,有效的降低了漂水损失。精确的定位等间组合,便于与水流垂直于表面形成大面积和流动水膜,促成大气流的接触面,自带式的收水装置成型于填料上,使填料内气水比的分配均匀合理,独特高效的除水器与填料模塑一体,有效将湿热空气中的水滴脱除重新回到塔内,大大降低了漂水损失。漂水损失率小于0.001%。

每一片填料片具有呈交叉式双斜纹槽波纹的换热区,易形成薄式水膜,热交换性能佳,冷却效率高;亲水性好,水和空气流动时板面扰动大,使更多的水形成薄膜,水和空气接触的更充分;成蜂巢形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也保证了进出风通畅的前提下,防止换热区内的水进入进风区和出风区.因此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热交换效率高,热力性能达到100%;填料片组飘水率可控制在小于循环水量的0.001%范围内(国家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是:0.00056%),从而取得了热力性能高、飘水率极低、耗电比小、噪声低的高效冷却塔。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噪音,所述风机为低转空间扭曲前倾式铝合金冷却塔专用风机,选用铝合金板材机压成形,所述风机为可调校角度式;所述出风筒上还设置有扩散式消音筒。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材料为高强度FRP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修和安全,所述框架左侧设有扶梯;所述框架顶部设置有护栏。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布水连续均匀,所述布水喷头采用变径分级喷嘴。

这样,采用变径式设计喷嘴,在低水压下,水从喷头下部的溅水碟中喷洒,形成可靠的“无中空”水伞状“实心圆锥”布水模式;每个喷头的溅水碟都可以确保将水滴有效地粉碎和分散,均匀地覆盖地填料表面上,有效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通过设置收水器,以及设置独特结构的填料片组和特定结构的配水系统,独特设计的挂式结构将每层填料片分开支托,打破了传统逆流塔填料需胶水粘接,成块地组装塔内设计模式,避免了填料因积垢,造成受压变形,组装后的填料已具备了散热、挡水、收水的三重功效,大片距结构不易堵塞,降低了生物衍生的机会;

大“蜂巢”结构设计有导流作用,具有良好的均匀布风效果,提高并稳定了水气的热交换强度,入风端倾斜30°角,有效的降低了漂水损失。精确的定位等间组合,便于与水流垂直于表面形成大面积和流动水膜,促成大气流的接触面,自带式的收水装置成型于填料上,使填料内气水比的分配均匀合理,独特高效的除水器与填料模塑一体,有效将湿热空气中的水滴脱除重新回到塔内,大大降低了漂水损失;漂水损失率小于0.001%;

每一片填料片具有呈交叉式双斜纹槽波纹的换热区,使得冷却塔热交换效率高,热力性能达到100%,从而取得了热力性能高、飘水率极低、耗电比小、噪声低的高效冷却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指数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11-扶梯;12-护栏;2-出风筒;3-风机;4-电机; 5-配水系统;52-布水喷头;53-集水盆;6-收水器;7-填料片组;71-进风区;72- 出风区;73-换热区;74-第一突棱;75-第二突棱;76-通孔;77-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一种方形逆流式低噪音冷却塔,包括方形塔体结构的框架1,在框架1顶部设置出风筒2、在出风筒2内设置风机3,在出风筒2外还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3的转轴连接;所述框架1上部四周设置四块相对的面板,所述框架1内还设置有配水系统5;所述配水系统5上设置有多个收水器6;所述配水系统5下方设置有填料片组7;所述填料片组7两端呈“蜂巢”状结构;所述配水系统5由多个布水喷头52和一个集水盆53组成;所述填料片组7包括多片结构相同的相间隔设置的填料片(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布水喷头51均设置在填料片组7的上方;多个所述布水喷头52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一个所述布水喷头52用于将水喷入各个填料片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集水盆53设置在所述填料片组7的下部;填料片的中部是呈交叉式双斜纹槽波纹的换热区73;相邻填料片的进风区71接触而形成蜂巢形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相邻填料片的出风区72接触而形成蜂巢形的出风口(图中未示出)。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对填料片进行悬挂,在各填料片上设置有在同一轴线上的通孔76,通孔76的周边具有加强圈77。

使用时,将一根支撑轴穿过各填料片的通孔76即可将填料片悬挂起来。加强圈77对通孔76的周边起到加固作用,防止通孔被撕裂。加强圈属于现有技术。

独特设计的挂式结构将每层填料片分开支托,打破了传统逆流塔填料需胶水粘接,成块地组装塔内设计模式,避免了填料因积垢,造成受压变形,组装后的填料已具备了散热、挡水、收水的三重功效,大片距结构不易堵塞,降低了生物衍生的机会。

多张填料片组装形成填料片组7,填料片组7两端呈“蜂巢”状结构;大“蜂巢”结构设计有导流作用,具有良好的均匀布风效果,提高并稳定了水气的热交换强度,入风端倾斜30°角,有效的降低了漂水损失。精确的定位等间组合,便于与水流垂直于表面形成大面积和流动水膜,促成大气流的接触面,自带式的收水装置成型于填料上,使填料内气水比的分配均匀合理,独特高效的除水器与填料模塑一体,有效将湿热空气中的水滴脱除重新回到塔内,大大降低了漂水损失。漂水损失率小于0.001%。

每一片填料片具有呈交叉式双斜纹槽波纹的换热区73,易形成薄式水膜,热交换性能佳,冷却效率高;亲水性好,水和空气流动时板面扰动大,使更多的水形成薄膜,水和空气接触的更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热交换效率高,热力性能达到100%;填料片组飘水率可控制在小于循环水量的0.001%范围内 (国家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是:0.00056%),从而取得了热力性能高、飘水率极低、耗电比小、噪声低的高效冷却塔。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噪音,所述风机3为低转空间扭曲前倾式铝合金冷却塔专用风机,选用铝合金板材机压成形,所述风机3为可调校角度式;所述出风筒2上还设置有扩散式消音筒(图中未示出)。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1的材料为高强度FRP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修和安全,所述框架1左侧设有扶梯11;所述框架 1顶部设置有护栏12。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布水连续均匀,所述布水喷头52采用变径分级喷嘴。

这样,采用变径式设计喷嘴,在低水压下,水从喷头下部的溅水碟中喷洒,形成可靠的“无中空”水伞状“实心圆锥”布水模式;每个喷头的溅水碟都可以确保将水滴有效地粉碎和分散,均匀地覆盖地填料表面上,有效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