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547发布日期:2019-11-12 21: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



背景技术:

吸顶机,即吸顶式空调,又称天花机、天井机或嵌入式空调;吸顶机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空调能够节省室内空间,也比较美观。现有技术中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连接,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风道,但由于导流圈在实际生产、安装、运输,以及吸顶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于导流圈而言,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会出现一定强度的作用力,若导流圈的机械性能较差,可能会出现部件破裂或装配失效等问题;因此,在对导流圈进行生产制造的同时,需要着重对导流圈的结构进行考虑,以改善其受力分布情况,提高其机械性能。

申请人在早期对吸顶机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620570098.9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电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将容纳腔分隔成回风槽和出风槽,所述换热器的下方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下方安装有封住所述出风槽的槽口的出风格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出风格栅之间留有空隙。但在申请人的早期研究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导流圈的结构以及其机械性能的问题,这使得本申请的吸顶机在导流圈上,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机械强度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部件破裂或装配失效等问题的发生,不利于吸顶机的正常安装以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流圈的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和第二导流圈,所述第一导流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包括第一导风圈和第一装配圈,所述第一导风圈与第一装配圈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装配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导风圈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圈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且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上均设置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上设置有承载部、内侧凸部、第二加强筋、外侧凸部,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承载部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内侧凸部与承载部配合,所述外侧凸部与第一板面的外缘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内侧凸部、外侧凸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承载部、内侧凸部、第二加强筋、外侧凸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二板面上设置有外侧加强部,所述外侧加强部与第二板面的外缘连接;在外侧加强部与第一导风圈之间,所述第二板面上设置有第四加强筋。

进一步的,第二板面上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导风圈、第四加强筋、外侧加强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上设置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贯穿第一装配圈,且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别与第一板面、第二板面连接。

进一步的,在靠近第一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至少与第二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的,在靠近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至少与外侧加强部、第四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部与第一装配圈一体成型;在靠近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加强圈、装配柱、加强肋,所述加强圈、装配柱、加强肋分别与第二板面连接;

所述加强圈至少与外侧加强部、第四加强筋连接,所述装配柱设置在加强圈中;所述加强肋分别与装配柱、加强圈连接,且加强肋、装配柱、加强圈之间形成减重槽。

一种吸顶机,包括所述的导流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通过在第一装配圈的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上分别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地提高导流圈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在第一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处的机械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第一装配圈上设置第二装配部,并将第二装配部分别与第一板面上的加强筋、第二板面上的加强筋进行连接,能够进一步改善第一装配圈上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了第一装配圈的机械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导流圈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吸顶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6中C-C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6中D-D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1中E-E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1-第一装配面,12-第二装配面,13-第一装配部,14-风轮固定部,2-第一导流圈,20-第一进风口,21-第一导风圈,22-第一装配圈,221-第一加强筋,2211-倒角边,222-第二加强筋,223-第二装配部,2231-第一装配孔,2232-加强圈,2233-装配柱,2234-减重槽,2235-加强肋,224-内侧凸部,225-外侧凸部,226-外侧加强部,227-第三加强筋,228-第四加强筋,23-承载部,24-定位板,25-卡线件,251-第一卡线臂,252-第二卡线臂,253-分线柱,26-走线口,27-卡接部,271-第一卡接孔,28-第一板面,29-第二板面,3-第二导流圈,30-第二进风口,31-第二装配圈,311-第一安装板,312-连接板,313-第二安装板,32-导流部,321-第一进风圈,322-过渡圈,323-第二进风圈,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卡接孔,35-定位开口,36-走线开口,37-第五加强筋,38-第六加强筋,4-电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吸顶机、空调、空调器,均指吸顶式空调,但不局限于吸顶式空调;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用语,均是以空调室内机在正常装配以及正常安装放置下的情况为基准,其中“上”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上部方向或空间,“下”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下部方向或空间,“水平”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时的水平面方向,与常规理解相同,“水平”方向与“上下”方向或称为“竖直”方向垂直。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针对吸顶机的室内机,与常规的空调相同的是,所述室内机包括如外壳体、面板等结构在内的壳体构件,以及如接水盘、换热盘管、风轮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内部构件;其中,所述室内机采用常规的安装方式与墙体或墙体吊顶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吸顶机室内机的内部,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配合结构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冗余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吸顶机内部装配空间,尤其是如何充分利用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之间的空间,使吸顶机内部构件装配更为紧凑,以减小吸顶机的体积及其占用的空间,这便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吸顶机以及导流圈,如附图1-12所示,所述吸顶机包括主体1、导流圈、电控装置4,所述导流圈与主体1连接,且导流圈与主体1之间形成环状腔体,所述环状腔体中至少设置有电控装置4;与此同时,所述环状腔体中还可以设置其他吸顶机内部构件。

具体的,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2和第二导流圈3,所述第一导流圈2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圈3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配合;所述第一导流圈2、第二导流圈3、主体1之间形成环状腔体,所述环状腔体中至少设置有电控装置4。

从而通过在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配合结构处形成一个环状腔体,对电控装置4在内的吸顶机内部构件进行安装,使吸顶机内部构件装配更为紧凑,有利于减小吸顶机的体积及其占用的空间。

所述主体1包括风轮固定部14和第一装配部13,所述第一装配部13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面11、第二装配面12,第一导流圈2与第一装配面11连接,第二导流圈3与第二装配面12连接;

所述风轮固定部14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中设置有风轮,所述第一导流圈2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0,第二导流圈3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0,所述空腔结构与第一进风口20、第二进风口30配合,共同形成风道;在吸顶机正常运转时,通过风轮的转动,吸顶机外部的空气被吸入风道,并依次通过第二进风口30、第一进风口20,进入风轮固定部14的空腔结构中;在空气气流与换热盘管进行换热之后,风轮带动空气气流从吸顶机出风口吹出,从而实现吸顶机的制冷或制热功能。

对于导流圈而言,由于第二导流圈3可以视为风道的入口,对吸顶机的进风情况影响较大;因此,下面首先对第二导流圈3进行介绍。

所述第二导流圈3包括第二装配圈31和导流部32,所述导流部32同样为圈体结构,所述第二装配圈31与导流部32连接,共同形成第二进风口30;第二导流圈3通过第二装配圈31与主体1的第二装配面12连接。

所述第二装配圈31包括第一安装板311、连接板312、第二安装板313,所述第一安装板311通过连接板312与第二安装板313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装配面12连接,具体的,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装配面12之间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安装板3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3,第二装配面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33与第二安装孔配合,螺栓依次旋入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从而将第二导流圈3与主体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圈3的第二安装板313与风道防护网(未图示)连接,一方面对风道入口处进行结构上的加强,另一方面防止较大的物体被吸入风道中,避免风轮受损;具体的,第二安装板313与风道防护网之间进行卡接,第二安装板313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孔34,风道防护网上设置有卡钩,第二卡接孔34与卡钩配合,从而将风道防护网与导流圈固定连接。

为了改善吸顶机的进风效率,保证导流圈具有较好的导流作用,作为风道的入口,第二导流圈3的导流部32包括第一进风圈321、过渡圈322、第二进风圈323,所述过渡圈322分别与第一进风圈321、第二进风圈323连接,所述导流部32通过第一进风圈321与第二装配圈31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进风圈321与第二安装板313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圈321为锥形圈体,在远离第一导流圈2的方向上,第一进风圈321的开口逐渐扩大,即第一进风圈321的开口为喇叭状的开口,从而有利于提高进入风道的气体流量;所述过渡圈322为弧形圈体,且过渡圈322与第一进风圈321、第二进风圈323之间均为平滑过渡连接,用于对进入风道的气体进行整流,使气流能够平滑地改变流动方向,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弱气体中的紊流,确保进入风道的气体流速,提高吸顶机的进风效率。

由于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共同构成风道的一部分,以下分别对第一导流圈2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介绍;

所述第一导流圈2包括第一导风圈21和第一装配圈22;所述第一导风圈21与第一装配圈22连接,共同形成第一进风口20;第一导流圈2通过第一装配圈22与主体1的第一装配面11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装配圈22与第一装配面11卡接,第一装配圈22上设置有卡接部27,所述卡接部27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271;相应的,主体1在第一装配面11上设置有卡爪(未图示),所述第一卡接孔271与卡爪配合。

所述第一装配圈22上设置有承载部23,所述承载部23与第一导风圈21对应;具体的,所述第一装配圈22包括第一板面28和第二板面29,所述承载部23被设置在第一板面28上,所述第一导风圈21与第二板面29连接;

由于第一导流圈2仅通过第一装配圈22与主体1连接,因此为了确保第一装配圈22的装配强度,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上均设置有加强筋;具体的,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上设置有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所述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均为环形凸块,以提高第一装配圈22的机械强度;其中,所述内侧凸部224与承载部23配合,所述外侧凸部225与第一板面28的外缘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222设置在内侧凸部224、外侧凸部225之间;作为优选,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之间同心设置;

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上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21,所述第一加强筋221分别与承载部23、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连接,一方面提高承载部23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装配圈22的机械性能。

此外,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二板面29上设置有外侧加强部226,所述外侧加强部226与第二板面29的外缘连接;在外侧加强部226与第一导风圈21之间,第二板面29上设置有第四加强筋228;通过在第二板面29上设置外侧加强部226、第四加强筋228,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装配圈22的机械强度;与此同时,第二板面29上还设置有第三加强筋227,所述第三加强筋227分别与第一导风圈21、第四加强筋228、外侧加强部226连接,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第一导风圈21上的受力分布情况,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装配圈22的机械强度。

对于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之间的配合关系,为了确保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之间装配的便捷程度,所述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连接;

具体的,第二导流圈3的导流部32与承载部23连接,且所述导流部32通过承载部23与第一导风圈21配合,使得第一进风口20与第二进风口30连通,共同组成风道的一部分;

其中,第二导流圈3的第二进风圈323与承载部23连接,所述承载部23上设置有定位板24,所述第二进风圈323上设置有定位开口35,所述定位板24与定位开口35卡接;从而在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的生产装配过程中,将第一导流圈2与主体1进行卡接固定后,只需将第一导流圈2的定位板24与第二导流圈3的定位开口35对齐,然后卡接在一起,即实现了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的配合,同时也能够对第二导流圈3进行限位,避免第二导流圈3与第一导流圈2发生脱离或相对运动,影响第二导流圈3与主体1的安装。

相应的,为了便于第一导流圈2与第二导流圈3之间进行装配,第一加强筋221在靠近承载部23的一端上设置有倒角边2211,使第二导流圈3的第二进风圈323在装配过程中,能够较为平缓地放置在第一导流圈2的承载部23上。

考虑到电控装置4在所述环状腔体中装配的牢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装置4与第一导流圈2连接,所述电控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电控盒,相关的电控元器件被设置在电控盒中;具体的,所述电控装置4与第一导流圈2的第一装配圈22连接;

其中,第一导流圈2在第一装配圈22上设置第二装配部223,所述第二装配部223贯穿第一装配圈22;在靠近第一板面28的一侧,第二装配部223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2231,相应的电控装置4上设置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装配孔2231与第三安装孔配合,通过将螺栓依次旋入电控装置4的安装孔、第一装配孔2231中,从而将电控装置4与第一导流圈2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提高电控装置4在所述环状腔体中装配的牢靠性。

与常规认知相同的是,电控装置4在装配的同时,由于电控装置4还与吸顶机中其他相关部件(如空调电动机、传感器等)进行电连接,还需要考虑到电控装置4的走线情况。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控装置4而言,被设置在第一导流圈2、第二导流圈3、主体1之间所形成环状腔体中,且电控装置4与第一导流圈2连接;因此,为了确保电控装置4能够与吸顶机相关部件进行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圈2上设置走线部,从而使得电控装置4与吸顶机相关部件之间的连接线,能够穿入环状腔体中,实现电控装置4与吸顶机相关部件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走线部包括走线口26,所述走线口26设置在第一装配圈22的外缘,所述走线口26贯穿第一装配圈22,形成导流圈上的一个走线通道;所述走线口26与电控装置4配合,从而便于将电线从环状腔体中引入或向环状腔体中导出;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第一导流圈2在走线功能上的通配性,在第一装配圈22外缘设置走线口26的同时,所述走线部还包括卡线件25,所述卡线件25设置在第一装配圈22的内侧凸部224;相应的,第二导流圈3在第二进风圈323上设置有走线开口36,所述走线开口36与卡线件25配合,形成导流圈上的另一个走线通道,用于将电线从靠近风道的一侧引入环状腔体或从环状腔体中导出,以满足不同型号吸顶机对于电控装置4的走线情况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了第一导流圈2在走线功能上的通配性;

对于卡线件25而言,包括第一卡线臂251、第二卡线臂252、分线柱253;第一卡线臂251、第二卡线臂252、分线柱253均与内侧凸部224连接;第一卡线臂251与第二卡线臂252配合,且第一卡线臂251与第二卡线臂252均分别与走线开口36配合,共同形成走线通道;分线柱253设置在第一卡线臂251、第二卡线臂252之间,用于对走线通道中的电线进行分线,例如将引入线与导出线进行分开。

同时,为了提高第一导流圈2与电控装置4装配的通配性能,在第一装配圈2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装配部223,以满足不同型号吸顶机对电控装置4安装位置的需求,以及电控装置4中电控盒个数的需求;与常规认知相同,由于每一个第二装配部223上均设置有第一装配孔2231,随着第二装配部223个数的增多,会使得第一装配圈22的受力分布情况变差,反而不利于提高第一导流圈2的机械性能;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确保对电控装置4的安装需求的同时,确保第一导流圈2的机械性能,本实施例对第二装配部223的设置情况以及其具体结构做进一步介绍;

具体的,所述第二装配部223贯穿第一装配圈22,即第二装配部223贯穿第一板面28和第二板面29,且第二装配部223分别与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导流圈2的机械性能,所述第二装配部223与第一装配圈22一体成型。

在靠近第一板面28的一侧,第二装配部223至少与第二加强筋222连接,以提高第二装配部223在与第一板面28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其中,第二装配部223还可以同时与第一加强筋221、第二加强筋222连接;

在靠近第二板面29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223至少与外侧加强部226、第四加强筋228连接,以提高第二装配部223在与第二板面29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其中,所述第二装配部223还可以同时与外侧加强部226、第四加强筋228、第三加强筋227连接;

在靠近第二板面29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223包括加强圈2232、装配柱2233、加强肋2235,所述加强圈2232、装配柱2233、加强肋2235分别与第二板面29连接;其中,所述加强圈2232至少与外侧加强部226、第四加强筋228连接,所述装配柱2233设置在加强圈2232中,作为优选,所述装配柱2233与加强圈2232同心设置;所述加强肋2235分别与装配柱2233、加强圈2232连接,且加强肋2235、装配柱2233、加强圈2232之间形成减重槽2234,从而不仅确保了第二装配部223在与第二板面29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第一导流圈2的重量。

除此之外,在靠近第一板面28的一侧,第二装配部223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2231;相应的,第一装配柱2233与第一装配孔2231配合;第一装配孔2231可以完全贯穿第一装配柱2233,即第一装配孔2231完全贯穿第二装配部223,形成一个通孔结构;第一装配孔223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装配柱2233中,形成一个仅在靠近第一板面28的一侧具有开口的孔结构。

在吸顶机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第二导流圈3不仅需要与主体1的第二装配面12连接,而且需要对风道防护网进行挂载,同时第一导流圈2通过承载部23与第二导流圈3的第二进风圈323进行装配,这导致第二导流圈3上存在多个受力位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确保第二导流圈3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本实施例在第二导流圈3上设置至少两种加强结构;

同时考虑到不影响第二导流圈3进风效率的基础上,在靠近第一导流圈2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圈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具体的,在靠近第一导流圈2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圈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五加强筋37和至少一个第六加强筋38,所述第五加强筋37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11、连接板312、第二安装板313连接,所述第六加强筋38分别与第二安装板313、第一进风圈321、过渡圈322、第二进风圈323连接;

为了进一步改善第二导流圈3上的受力分布情况,以提高第二导流圈3的机械性能;第五加强筋37在第二导流圈3上呈圆周阵列设置,第六加强筋38在第二导流圈3上呈圆周阵列设置;其中,第五加强筋37与第六加强筋38之间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将至少两个第五加强筋37相邻设置,视为第五加强组,将至少两个第六加强筋38相邻设置,视为第六加强组,第五加强组与第六加强组之间间隔设置。

为了确保第一导流圈2、第二导流圈3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及提高其机械性能,所述第一导流圈2为一体成型,其中,第一板面28上的第一加强筋221与第二板面29上的第三加强筋227可以是错位设置,也可以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流圈3为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五加强筋37、第六加强筋38与第二导流圈3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吸顶机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顶机的相关结构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所述吸顶机还包括前面板、外壳体、接水盘、换热盘管、导风装置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常规构件;同样的,所述吸顶机还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相关部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