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996发布日期:2019-11-27 17: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池,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储热水池形成储热循环系统,采暖末端与所述储热水池形成采暖循环系统,生活用水末端与所述储热水池形成生活用水循环系统,

所述储热循环系统还包括储热换热器,所述储热换热器的一次侧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通,所述储热换热器的二次侧与所述储热水池连通;

所述采暖循环系统还包括供暖换热器和高温热泵机组,所述供暖换热器与所述高温热泵机组并联连接在所述储热水池与所述采暖末端之间,所述采暖循环系统形成两条循环回路;

所述生活用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热水换热器和常规热泵机组,所述热水换热器和所述常规热泵机组并联连接在所述储热水池与所述生活用水末端之间,所述生活用水循环系统形成两条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换热器的二次侧与所述采暖循环系统、所述生活用水循环系统或所述储热水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池分层储热,所述储热水池包括高温层、中温层和低温层,所述储热水池内设有分层取热装置,所述分层取热装置在高温层、中温层和低温层分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循环系统的储热过程,所述储热水池内的低温层的分层取热装置与所述储热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连通,所述储热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与所述储热水池的所述高温层或所述中温层连通;

所述储热水池的高温层的所述分层取热装置与所述供暖换热器或所述高温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通,所述供暖换热器或所述高温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储热水池的低温层连通;

所述储热水池的中温层的所述分层取热装置与所述热水换热器或所述常规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通,所述热水换热器或所述常规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出口与所述储热水池的低温层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换热器与所述储热水池连接的出口端连接有高温流体管路和中温流体管路,所述高温流体管路与所述储热水池的高温层连通或与所述采暖循环系统连通,所述中温流体管路与所述储热水池的中温层连通或与所述生活用水循环系统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取热装置包括集水部、支撑取水部和基础连接部,所述支撑取水部连接所述集水部和所述基础连接部,所述集水部、所述支撑取水部和所述基础连接部形成贯通的取水通道,所述集水部包括顶部阻隔板、分集水环和底部阻隔板,所述分集水环围覆形成环状结构,所述顶部阻隔板和所述底部阻隔板分别盖设在所述分集水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分集水环上开设有取水孔,所述支撑取水部的长度调节使所述集水部置于所述储热水池的高温层、中温层或低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池上盖设有水池保温盖,所述水池保温盖包括顶部防水层、保温隔热层、底部防水层、测压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顶部防水层与所述底部防水层围覆形成密封空间,所述顶部防水层和所述底部防水层包覆夹持所述保温隔热层,所述测压装置的测压探头置于所述顶部防水层和所述底部防水层之间,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顶部防水层、所述底部防水层围成的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过热泄压装置,所述防过热泄压装置包括压力监测装置、储液罐,所述压力监测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测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内部循环系统的压力,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向所述储液罐泄压或所述储液罐向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补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补液装置,所述自动补液装置包括除砂器、软水处理设备和储热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循环系统、所述采暖循环系统、所述生活用水循环系统均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为变频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