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0852发布日期:2019-05-17 22: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夏季室内热湿环境控制的主要空调方式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并送到蒸发器表面进行降温除湿,然后降温除湿后的冷空气送入室内中,在除湿过程中,蒸发器表面温度要求低于空气露点温度,这样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为液态水后排出室外。这种空调方式不仅浪费了空气中水分冷凝为液态水的相变潜热,而且蒸发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利用现有的室内水景构建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室内敞开式的循环的水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节能效果明显。

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包括:

将水从低处送至高处的动力组件和管路组件;

所述高处和低处均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循环水池,夏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低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冬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高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

所述低处循环水池的和高处的循环水池通过景观水路进行连通,夏季时候控制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小于20℃,冬季时候控制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高于2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和低处的循环水池之间形成至少2-10m落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景观水路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设置的水流引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景观水路上设置若干块石头,若干根树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景观水路上的多个节点处设置储水池,多个所述储水池中的至少一个储水池处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将水向外界喷射以形成水滴或水雾。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为水泵。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界空气的空气参数:干球湿度26°c,相对湿度60%以及露点温度17.5°c。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管路组件上的换热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利用利用现有的室内水景构建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室内敞开式的循环的水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置”、“外置”、“垂直”、“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包括:

将水从低处送至高处的动力组件和管路组件;

所述高处和低处均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循环水池,夏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低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冬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高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

所述低处循环水池的和高处的循环水池通过景观水路进行连通。

本发明基于现有的室内水景进行改造,目前室内水景在大型商场等应用较为广泛,如何将室内水景中的循环水进行合理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湿调温。由于室内水景通常都是敞开的,则在水流流动过程中能和外界空气进行热能传递,以实现对外界空气进行调湿调温。

在此基础上,在高处和低处均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循环水池,则可以相应调整对应循环水池的水温,具体地夏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低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冬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高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

夏季时,此系统为敞开式冷冻水系统,水(冷冻水)和室内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换热换湿效率高,系统简单,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取消中间换热,从而取消了换热温差,使冷冻水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如果采用传统的闭式冷冻水系统,把冷冻水输送到空调末端设备,如空调机组或者风机盘管等,然后以送冷风的形式对室内空气进行热湿处理,热湿处理效率会降低,系统相对复杂,投资较高,运行费用也相对较高;而且存在中间换热,势必就会存在换热温差。比如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则送风温度一般为15~16℃左右,室内空气设计温度一般为25~26℃左右,送风温差10℃左右,需要很大的风量才能满足室内热湿处理的需求,能耗很高!本开式冷冻水系统与常规全空气系统相比,能耗可以降低60%~80%左右。

举例说明:

夏季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为9°c,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为17°c;冬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为40°c,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为3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室内水景的空气调温调湿系统,包括:将水从低处送至高处的动力组件和管路组件100;所述高处和低处均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循环水池200,夏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低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冬季所述高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高于所述低处的循环水池内的水温温度;所述低处循环水池的和高处的循环水池通过景观水路进行连通。

进一步地,高处的循环水池和低处的循环水池之间形成至少2-10m落差。循环的水从所述最高点处流向所述最低点,由于有较大的落差,既能在落差范围内形成较美观的室内水景,又能很好利用重力势能实现引导水流的流动。

其中景观水路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设置的水流引流通道300,以及景观水路上设置若干块石头400,若干根树木。

水流引流通道300作为整个水流的主要承载通道,用以引导水的流向,另外在水流引流通道上设置若干块石头,若干根树木,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撞击石头或树木,水流较缓,流速较慢,水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热湿交换更加充分,辐射换热量也比较大;另外将水流引流通道设置为倾斜状态(一般设定该水流引流通道与水平面的角度小于45°),便于水流利用重力向下流动,倾斜角度设置越小,则水流流动的速度相对较小,便于增加热湿处理效果。

另外图1中的虚线对应于室内空间内每一层对应的地面所处的位置,图示还包括人和树木等参照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较,本方案中新增储水池500以及喷嘴结构。

具体地景观水路上的多个节点处设置储水池500,多个所述储水池中的至少一个储水池处设置有喷嘴600,所述喷嘴用于将水向外界喷射以形成水滴或水雾。

为了更好管理喷嘴的喷射高度以及喷射速度等参数,在喷嘴下方设置储水池,且在储水池内部构建整个喷嘴供水装置,其中喷嘴供水装置包括水泵,与水泵分别连接的进水管路以及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端部设置吸水口,出水管路的端部设置喷嘴,其中喷嘴的高度高于储水池,喷射形成的水滴或水雾一部分回落至水池中,一部分分散到空气中。

上述喷嘴的孔径较小(直径3~10mm比较合适,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场合、水泵压力、流量、喷高等数据来适当调整喷嘴直径),粒径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喷射的高度越高,水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越长;换热换湿效果越好。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实施例2描述的动力组件为(循环)水泵。具体采用两台循环水泵(q=60m3/hh=53.5mn=13kw)同时运行,互为备用。

通过如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用于调节外界空气,其中外界空气的空气参数:干球湿度26°c,相对湿度60%以及露点温度17.5°c。

综上所述,调节过程中,夏季:1.水面与室内空气进行对流换热(水面吸热、吸湿);2.水面与室内固体表面(人体、墙面及顶棚等)进行辐射换热(水面吸热)。

冬季:1.水面与室内空气进行对流换热(水面散热、散湿);2.水面与室内固体表面(人体、墙面及顶棚等)进行辐射换热(水面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管路组件上的换热器700。换热器起到对水温调节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设备,水温将不可控制,也就起不到相应的降温除湿的效果(夏季)。

本附图为换热器,主要是因为当建筑物内存在集中空调系统而且冷冻水(或空调热水)系统方便接入时,采用换热器形式即可,系统简单,投资低,运行控制都比较方便;

如果建筑物内没有设置集中空调系统或者即使有但冷冻水(或空调热水)系统不方便接入时,即需要设置独立的冷热源,小型热泵机组可以很好的满足此需求,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另外整个管线上还依次设置有螺旋型脱气除渣器800以及电子水处理器900,用于保证水的清洁,没有杂质影响整个管线。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