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708发布日期:2019-08-31 02:30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



背景技术:

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柱塞泵将水压提高到4-7Mpa,然后将加压后的水经耐高压输送管线由专业喷嘴将其雾化,产生3—15µm的微雾颗粒,使其能够迅速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完成汽化并扩散,从而完成空气加湿、降温的目的,然而,目前现有的高压微雾加湿器,当液位低时,并不能自动进行报警处理和自动控制其他零部件进行关闭作业,这样不仅会导致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其他零部件依旧继续工作,浪费能源,而且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继续作业,也会给其他零部件造成损伤,使其降低了使用寿命,增加了故障率,并且,现有的高压微雾加湿器并不能对水进行加热处理,在温度较低且干燥的地方使用,会使得人们感到寒冷且大大降低了舒适度,基于其上缺点,现急需一种装置对此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顶端插接有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内腔卡接有基板,所述壳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电机和高压柱塞泵,且电机和高压柱塞泵之间为电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的右侧插接有出雾管的一端,且出雾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右侧表面,所述高压柱塞泵的顶端插接有连接管的一端,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基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柱卡接有加热棒,所述基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凹槽处内嵌有第一永磁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插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内嵌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卡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侧轴接有压板的一端,且压板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矩形块,所述压板的外侧轴接有拉杆的一端,且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块的上表面,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控制箱和声光报警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延伸出第二滑槽且卡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端凹槽处内嵌有第二永磁块。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侧卡接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总控制开关键与声光报警器的开关键均位于拉杆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块与第二永磁块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座内腔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压微雾加湿器,通过壳体、基板、电机、高压柱塞泵和连接管的配合,从而可以进行加湿作业,通过控制箱和加热棒的配合,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加热处理,通过第一永磁块、第一连接座、第一滑槽、第一滑块、挡板、压板、矩形块、拉杆、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矩形板、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永磁块的配合,从而可以当液位低时,触发控制箱与声光报警器,通过控制箱和声光报警器的配合,可以关闭其他零部件,使其停止工作,并且进行报警处理,该装置不仅具有紧急自动控制其他零部件开关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时因没有水而无法工作的现象发生,节约能源、提高了使用寿命且降低了故障率,同时,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水进行加热处理,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基板,3、电机,4、高压柱塞泵,5、连接管,6、加热棒,7、底座,8、第一永磁块,9、第一连接座,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12、挡板,13、压板,14、矩形块,15、拉杆,16、挡块,17、控制箱,18、声光报警器,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矩形板,22、第二连接座,23、第二永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微雾加湿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侧顶端插接有进水管,壳体1的内腔卡接有基板2,壳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电机3和高压柱塞泵4,且电机3和高压柱塞泵4之间为电连接,高压柱塞泵4的型号为3ZHP系列,且电机3与高压柱塞泵4配套设置,通过电机3和高压柱塞泵4的配合,可以将壳体1内腔的水抽取并从出雾管排出,高压柱塞泵4的右侧插接有出雾管的一端,且出雾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1的右侧表面,高压柱塞泵4的顶端插接有连接管5的一端,且连接管5的另一端延伸出基板2的上表面,基板2的顶端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柱卡接有加热棒6,加热棒6的型号为PTC加热棒,通过加热棒6可以对壳体1内腔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基板2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底座7,底座7的顶端凹槽处内嵌有第一永磁块8,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插接有第一连接座9,第一连接座9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的内腔内嵌有第一滑块11,第一滑块11的内侧卡接有挡板12,第一连接座9的内侧轴接有压板13的一端,且压板13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1的外壁,挡板12位于压板13的上方,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矩形块14,通过矩形块14可以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压板13的外侧轴接有拉杆15的一端,且拉杆15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块14的上表面,当挡板12向下移动时,挡板12会抵住压板13的内侧,促使压板13的外侧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拉杆15一同向上移动,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控制箱17和声光报警器18,声光报警器18的型号为YD-D3,向上移动的拉杆15会触发控制箱17和声光报警器18的开关,从而触发紧急自动开关与报警开关,壳体1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前侧延伸出第二滑槽19且卡接有矩形板21,矩形板21的底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二连接座22,第二连接座22的底端凹槽处内嵌有第二永磁块23,当矩形板21向下移动到一定高度后,促使第一永磁块8与第二永磁块23相互吸引。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杆15的外侧卡接有挡块16,通过挡块16可以便于移动拉杆15。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控制箱17的总控制开关键与声光报警器18的开关键均位于拉杆15的正上方,从而明确了控制箱17的总控制开关键与声光报警器18的开关键的位置所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永磁块8与第二永磁块23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从而明确了第一永磁块8与第二永磁块23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安装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板12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座9内腔的长度,从而使得矩形板21能够将挡板12抵住向下移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先接通控制箱17、声光报警器18、加热棒6、电机3和高压柱塞泵4的外接电源,然后从进水管向壳体1的内腔注水,开启控制箱17、声光报警器18、加热棒6、电机3和高压柱塞泵4,控制箱17会控制电机3运转且使高压柱塞泵4工作,高压柱塞泵4会通过连接管5将水抽取并从出雾管排出,控制箱17控制加热棒6,使加热棒6对水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决定是否对水进行加热,当壳体1内腔的水逐渐排出雾化后,其水面会逐渐下降,飘在水面上的矩形板21也会随着水面的降低而向下移动,当矩形板21的底端左右两侧与挡板12的顶端相接触时,矩形板21与挡板12会一同向下移动,当矩形板21移动到相对应的高度时,由于第二永磁块23与第一永磁块8相互吸引,从而促使挡板12抵住压板13的内侧,使得压板13的外侧向上移动,同时拉杆15也一起向上移动,由于拉杆15的顶端与控制箱17和声光报警器18的开关相对应,所以拉杆15向上移动会触发控制箱17与声光报警器18的开关,使得控制箱17控制所有零部件停止工作且声光报警器18会进行报警处理,从而告知工作人员壳体1内腔的水已快排出见底,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恢复成正常工作时,只需向下按压挡块16,挡块16会带动拉杆15与压板13的外侧一同向下移动,促使压板13的内侧会向上移动且抵住挡板12,使得挡板12与矩形板21一同向上移动,当移动到一定高度时,第二永磁块23与第一永磁块8之间不再有吸力,最后在从进水管向壳体1的内腔注入新的水,矩形板21会漂浮起来,从而将该装置恢复成正常工作的样子,该装置具有紧急自动控制功能、报警功能和加热功能,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