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0248发布日期:2020-04-24 21: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化是未来烹饪设备的发展方向,集成化的烹饪设备具有占用厨房空间小,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和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等集成在一起。排油烟是集成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利用厨房现有的吸油烟机来处理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油烟,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解决集成灶的灶具部分产生的油烟问题,但是对集成灶的其他部分(如蒸箱、烤箱等)产生的油烟或蒸汽的处理效果较差。

申请号为201610647070.5(申请公布号为cn10612307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包括机体、灶具总成、除油烟装置、该除油烟装置包括风机,置于机体内的进烟通道,机体后部上方具有与进烟通道相通的集烟罩,机体内底部且位于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内胆的下方具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横向放置有一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置于空腔内后能使油烟从蜗壳一侧的通风口进风嘴进入所述蜗壳内,所述进烟通道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蜗壳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排风管。该专利中将灶具和内胆产生的油烟统一引至内胆下方的除油烟装置中,油烟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该专利采用向下排烟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排烟通道的长度,增加排油烟的难度,降低了排油烟效率,并且存在着灶具产生的油烟倒灌至蒸箱或烤箱中的风险。此外,蒸箱、蒸烤一体机等具有蒸制功能的烹饪设备的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含水蒸气的废气外排冷凝后,会使橱柜潮湿而霉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效率高且效果好的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外排废气中的水蒸气的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室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上部的灶具,上述灶具包括有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壳中设置有排气腔,该排气腔具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且该排气腔上具有第一进气口并与所述烹饪室上的出气口相流体连通;所述的灶壳中还设置有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有散热通道和设置在该散热通道中的风机,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所述灶壳的排气腔相流体连通。

为能更好地容纳冷凝水,所述排气腔中设置有凝水盒,上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吹向该凝水盒,且该凝水盒的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口相对的第二进气口,凝水盒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导气管,上述第二进气口位于该导气管中,导气管的高度低于凝水盒的高度。这样能避免冷凝水漫出凝水盒而进入灶壳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灶壳中设置有排气盒,面板盖设在该盖排气盒的开口上而围成上述排气腔,且面板的相应处开孔而形成上述排气口,该排气口中设置有排气栅栏。这样废气通过排气栅栏时,废气中的部分水蒸气遇排气栅栏会冷凝而回流至凝水盒中。

为进一步提升散热系统对排入凝水盒中的废气的冷凝效果,所述凝水盒的前壁的上端向下凹陷而形成缺口,而排气盒的对应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孔,上述散热通道通过出风端口向凝水盒出风,且该出风端口与该进风孔相对,而上述导气管的高度低于上述进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在底盘的底部,风机设置在底盘的内底面上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导风罩,该导风罩包括头部和身部,其中该头部的外形呈蜗壳状,其顶面上偏心地开设有圆形的通风口进风嘴,该头部罩设在上述风机上,而风机与上述通风口进风嘴同心设置,上述身部罩设在底盘的内底面上而形成上述散热通道,且该身部的横截面整体呈方形,其后端开口而形成上述出风端口,前端的一侧具有上述进风端口,上述头部连接在该进风端口上。

为提高气流在散热通道中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所述身部的前侧壁与头部的前侧壁对齐连接并呈平直状,而身部的前侧壁与其相邻的侧壁呈圆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的底部向下凹陷而形成沉台,该沉台的大小与上述头部相匹配,风机安装在该沉台中,电机安装在该沉台的底部,通过设置沉台结构能增加风机轴向的空间,增大风机的扇叶高度,进而增加风机的风量。

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流体连通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相邻设时,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直接连接,优选地,上述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盒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的口沿竖向向下延伸而形成外露于底盘的第一进气接口,排气管的上管口套接在该第一进气接口上,而排气管的下管口与上述烹饪室连通,上述第二进气口的口沿向下延伸而形成第二进气接口,该第二进气接口伸入上述第一进气接口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气接口外套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夹设在第二进气接口的外周壁与第一进气接口的内周壁之间。通过密封圈能防止废气由第一进气接口与第二进气接口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盒与凝水盒的间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烹饪室中的废气由下至上排至灶具中并随灶具产生的油烟一起外排,实现了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产生的烟气的整体外排,提高了排气效率,并且能避免灶具产生的高度浓度油烟窜至蒸烤一体机而影响蒸烤一体机中食物烹饪品质,从而提升了排气效果。此外,通过散热通道中的出风对排入排气腔的烹饪室废气进行冷却,能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这样一方面能降低排气口中排出的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进而能避免橱柜潮湿而霉变,另一方面能降低第一进气口出的气压,进而能引导排气管中的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腔,进而通过排气口外排,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凝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地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4所示,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灶具和具有烹饪室11的烹饪装置,上述灶具包括灶壳2,本实施例中,上述具有烹饪室11的烹饪装置为蒸烤一体机,该蒸烤一体机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该机壳1中的上述烹饪室11。该烹饪室11与上述灶壳2的内腔通过排气管3连通,且该灶壳2上开设有排气口24。这样烹饪室11中的膨胀热空气、烧烤烟气以及水蒸汽等废气能通过排气管3进入灶壳2中,接着再通过排气口24排出,而排出的烟气通过吸油烟机抽向公共烟道。将烹饪室11中的废气由下至上排至灶具中并随灶具产生的油烟一起外排,实现了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产生的烟气的整体外排,提高了排气效率,并且能避免灶具产生的高度浓度油烟窜至蒸烤一体机而影响蒸烤一体机中食物烹饪品质。

上述灶壳2包括底盘22和盖合在该底盘22的面板20,烹饪室11的背面开设有出气口110,底盘22的底壁上开设有进气口224,上述排气管3的一端与烹饪室11的出气口110连通,另一端与底盘22的进气口224连通,而上述排气口24开设在上述面板20的后侧端。这样烹饪室11中的废气能通过排气管3后排,进入灶壳2中再从排气口24在吸油烟机的抽吸作用下竖向向上外排,进而能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

为避免由排气管3进入灶壳2的废气在灶壳2乱窜而影响灶具中燃烧器的燃烧以及排气的效率,上述灶壳2中设置有排气腔,排气管3与排气口24分别与该排气腔连通,排气管3中外排的废气进入排气腔后再通过排气口24外排。具体地,灶壳2中设置有排气盒6,面板20盖设在该盖排气盒6的开口上而围成上述排气腔,且面板20的相应处开孔而形成上述排气口24。为方便排气盒6的拆装,上述面板20包括主板21和辅板23,主板21上开设有炉头孔并设置在底盘22的前中部,辅板23盖设在底盘22的后侧并盖设上述排气盒6的开口上,上述排气口24开设在该辅板23上。上述排气口24中嵌装有排气栅栏25,这样废气通过排气栅栏25时,废气中的部分水蒸气遇排气栅栏25会冷凝而回流至排气腔中,避免过多水汽从排气口24中排出而使安装该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橱柜潮湿而霉变。上述排气盒6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61,该第一进气口61的口沿竖向向下延伸而形成第一进气接口62,该第一进气接口62穿过上述进气口224而外露于底盘22的底部,排气管3的上管口套接在该第一进气接口62上。

上述灶壳2中设置有散热系统4,该散热系统4包括电机41、风机42以及散热通道430,本实施例中,上述风机42为离心风机,电机41安装在底盘22的底部,风机42设置在底盘22的内底面上并安装在电机41的输出轴上,且该风机42设置在上述散热通道430的进风端口,而该散热通道430的出风端口430a通向上述排气盒6,而底盘2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221。这样电机41驱动风机42转动,风机42中心形成负压,冷空气由第一通风口221进入灶壳2内,经风机42作用后进入散热通道430,通过出风端口430a对排气盒6进行散热,废气排至排气盒6,使得第一进气口61的气压减小,从而可对排气管3中的气流进行引流,使得废气能更加顺畅地从排气口24中吹出,此外,散热通道430吹出的混合气体与排气管3中排出的废气混合,从而能降低废气温度,避免排气口24中吹出的气流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排气盒6经散热通道430散热作用后,由烹饪室11排入排气盒6的水蒸汽被冷凝,冷凝后的冷凝水流入排气管3中会造成排气管3不畅而影响排气,因此上述排气盒6中嵌装有凝水盒7,该凝水盒7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71,该第二进气口71的口沿向下延伸而形成第二进气接口72,该第二进气接口72伸入上述第一进气接口62中,且该第二进气接口72外套设有密封圈8,该密封圈8夹设在第二进气接口72的外周壁与第一进气接口62的内周壁之间,通过密封圈8能防止废气由第一进气接口62与第二进气接口72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盒6与凝水盒7的间隙中。

上述凝水盒7的内底面上以上述第二进气口71为中心竖向设置有导气管73,通过导气管73不仅能更好地将废气导入凝水盒7中,而且凝水盒7中能容纳一定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直接通过第二进气口71进入排气管3中而堵塞排气管3。优选地,导气管73的高度低于凝水盒7的高度,这样能避免冷凝水漫出凝水盒7而进入灶壳2内部或者上述散热通道430。为使散热通道430中的出风能更好地冷却排入凝水盒7的废气,凝水盒7的前壁的上端向下凹陷而形成缺口74,而排气盒6的对应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孔63,上述散热通道430的出风端口430a与该进风孔63相对,而上述导气管73的高度低于上述进风孔63。本实施例中,该进风孔63为沿排气盒6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并为多个沿排气盒6长度方向间隔均设。

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系统4还包括导风罩43,该导风罩43包括头部431和身部432,该头部431和身部432的连接处即为上述进风端口,其中该头部431的外形呈蜗壳状,其顶面上偏心地开设有圆形的进风口4310,且该头部431罩设在上述风机42上,而风机42与上述进风口4310同心设置。通过风机42的偏心设置能提高风机42的出风量。上述身部432罩设在底盘22的内底面上而形成上述散热通道430,且该身部432的横截面整体呈方形,其后侧端开口而形成上述出风端口430a,右前侧具有上述进风端口,上述头部431连接在该进风端口上,且上述进风口4310的中心靠近身部432的右后侧。本实施例中,上述头部431和身部432为一体件。身部432的前侧壁与头部431的前侧壁对齐连接并呈平直状,而身部432的前侧壁与其左侧壁呈圆滑过渡,且身部432的前端的高度一致并与头部431的高度相等,而后端的高度由前向后增加。这样风机42的出风能沿散热通道430的前端由右向左迅速地吹入散热通道430,接着通过身部432前侧壁与左侧壁之间的圆滑过渡而导向出风端口430a,由于身部432后端的高度由前向后增加,因此能大大提高出风的效率。为使出风端口430a的出风能更加集中地吹至凝水盒7,导风罩43的后侧端部的顶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散热通道430后端的纵截面逐渐增大后又减少最后形成水平通道,该水平通道的端口即为上述出风端口430a,该出风端口430a与上述进风孔63正对设置,且出风端口430a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与上述缺口74相匹配。为实现上述散热通道430后端的纵截面逐渐增大后又减少最后形成水平通道,上述导风罩43后端下方的底盘22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垫台45,该垫台45的顶面与导风罩43后端的顶面围成上述散热通道430的后端。为保证散热通道430足够大的风量,上述进风口4310的面积是出风端口430a面积的1.2倍。

进一步,上述底盘22的底部向下凹陷而形成沉台220,该沉台220的大小与上述头部431相匹配,风机42安装在该沉台220中,电机41安装在该沉台220的底部,通过设置沉台220结构能增加风机42轴向的空间,增大风机42的扇叶高度,进而增加风机42的风量。

上述面板20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5,且该电子元件5位于底盘22的前中部,上述风机42设置在该电子元件5的一侧,而上述第一通风口221开设在另一侧。电机41驱动风机42转动时,风机42中心形成负压,引导冷空气从第一通风口221进入灶壳2中并掠过电子元件5与底盘22中的热空气混合进气风机42的进风口4310中,这样从第一通风口221进入的冷空气能带走电子元件5产生的热量而对其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电子元件5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风口221开设在底盘22的左侧壁的前侧,而上述风机42设置在底盘22的右后侧,这样能增加从第一通风口221进入的冷空气在电子元件5处的停留时间,进而进一步提升冷空气对电子元件5的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