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飞轮、打水组件和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374发布日期:2019-11-25 21:4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打水飞轮、打水组件和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打水飞轮、打水组件和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在工作时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现有的移动空调通常设置有打水组件,打水组件能够处理冷凝水,将冷凝水雾化后排出,避免重复水满排水。

现有的打水组件通常由电机、打水飞轮和紧固件组成。打水飞轮具有转轴孔,转轴孔内具有驱动面,驱动面为圆缺面,驱动面与电机转轴的配合面配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紧固件为径向弹簧或螺母。

参见图1,该紧固件为径向弹簧101,电机转轴103插入转轴孔后,将径向弹簧101锁紧在打水飞轮外轴1021上,从而实现径向锁紧,轴向仅靠径向弹簧101与打水飞轮外轴102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机转轴103从打水飞轮外轴1021中脱出,由于空间狭窄,弹簧难装,操作麻烦。

参见图2,该紧固件为螺母104,打水飞轮105与电机转轴107配合后,用螺母104将打水飞轮105锁紧在电机转轴107上,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电机的转轴连接稳固,且装配效率高的打水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打水飞轮的打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打水组件的移动空调。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水飞轮,打水飞轮包括飞轮主体部和转轴安装部,转轴安装部的固定端连接在飞轮主体部上,转轴安装部上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内设置有卡扣。转轴安装部的周壁上设有开槽,开槽自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向转轴安装部的固定端延伸。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转轴插入转轴孔时且卡扣未与卡槽配合之前,由于转轴安装部的周壁上设置有开槽,转轴安装部发生弹性变形,即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沿着自身的径向向外扩张;当卡扣进入与卡槽并与卡槽配合后,转轴安装部的周壁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卡扣与卡槽配合能够同时在轴向上和径向上使打水飞轮与转轴固定。打水飞轮的卡扣与电机的转轴上卡槽配合,无需紧固件,便可实现轴向防脱,同时径向压紧避免松动,装配可靠,提高装配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卡扣包括第一限位壁,第一限位壁上靠近固定端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朝向转轴孔的中心轴倾斜设置。

由此可见,导向斜面的设置便于转轴与卡扣接触后向卡扣施力,使转轴安装部发生弹性变形。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限位壁上靠近自由端一侧设置有止挡面,止挡面垂直于转轴孔的轴向设置。

由此可见,止挡面与限位面配合在轴向上限位,可防止打水飞轮脱离转轴。

进一步的方案是,卡扣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壁两侧的第二限位壁和第三限位壁,第二限位壁和第三限位壁均垂直于止挡面设置。

由此可见,第二限位壁和第三限位壁在转轴的径向的两侧限制转轴上,保证卡扣与卡槽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二限位壁和第三限位壁还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防止第一限位壁断裂。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轴孔内具有驱动面,卡扣与驱动面径向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卡扣与驱动面径向相对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卡扣与卡槽配合进行轴向限位时不影响驱动力的传递。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轴孔在靠近固定端一侧设置有引导部,沿着转轴孔的轴向自转轴孔的内部至转轴孔的端部,引导部的直径逐渐增大。

由此可见,引导部的设置便于转轴插入转轴孔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飞轮主体部与转轴安装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方案是,卡扣位于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

由此可见,卡扣位于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可方便打水飞轮在注塑成型时脱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开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转轴的轴向。

进一步的方案是,开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开槽沿着转轴安装部的周向布置。

由此可见,多个开槽有利于转轴安装部的弹性变形,使装配更容易,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水组件,该打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打水飞轮和转轴,打水飞轮为上述的打水飞轮,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孔中,所述转轴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倒角。

由此可见,倒角的设置便于使转轴与导向斜面配合,使转轴顺畅地插入转轴孔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轴的自由端自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向外伸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卡扣与卡槽过盈配合。

由此可见,卡扣与卡槽过盈配合,使打水飞轮与电机的转轴之间径向压紧避免转动的时候窜动,进一步保证装配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该移动空调包括上述的打水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打水组件的结构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的打水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打水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打水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打水飞轮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打水飞轮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中打水飞轮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12是图1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包括风道部件71、压缩机72、底盘73、冷凝器74和打水组件1。压缩机72、冷凝器74和打水组件1均安装在底盘73上,且打水组件1设置在冷凝器74的两排翅片之间的间隙中,风道部件71位于压缩机72和冷凝器74的上方。当底盘73中的冷凝水汇聚到一定量时,打水组件1的电机2启动,通过打水飞轮3将冷凝水甩到冷凝器74的翅片上蒸发消耗。

参见图4至图7,打水组件1包括打水飞轮3和电机2,电机2包括电机主体22和转轴21。转轴21具有沿轴向布置的转轴主体部213和飞轮安装部214,打水飞轮3安装在飞轮安装部214上。转轴主体部213的第一端与电机主体22连接,转轴主体部213的第二端与飞轮安装部214连接,飞轮安装部214的直径小于转轴主体部213的直径,因此在飞轮安装部214与转轴主体部213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215,限位台阶215实现对打水飞轮3在转轴21的轴向上的定位。

打水飞轮3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飞轮主体部31和转轴安装部32,转轴安装部32上开设有转轴孔321,飞轮安装部214固定在转轴孔321中,且飞轮安装部214与转轴孔321间隙配合,飞轮主体部31与限位台阶215邻接。转轴孔321内具有驱动面3210,飞轮安装部214上具有配合面2141,驱动面3210与配合面2141配合传递驱动力。

转轴孔321内设置有卡扣4,且卡扣4与驱动面3210径向相对设置。飞轮安装部214上开设有卡槽21,卡扣4与卡槽21配合将打水飞轮3固定在转轴21上。卡扣4位于转轴安装部32的自由端325,转轴21的自由端210自转轴安装部32的自由端325向外伸出。本实施例中,卡扣4与卡槽21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可使打水飞轮3与电机2的转轴21之间径向压紧避免松动,进一步保证装配的可靠性。

参见图6至图13,转轴安装部32的固定端324连接在飞轮主体部31上,转轴安装部32的周壁上设有两个开槽323,开槽323自转轴安装部32的自由端325向转轴安装部32的固定端324延伸,开槽3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转轴21的轴向。

转轴21插入转轴孔321的插入方向(如图6中箭头x所示方向)为沿着转轴孔321轴向自转轴安装部32的固定端324一侧插入转轴孔321的方向,转轴孔321在靠近固定端324一侧设置有引导部3211,沿着转轴孔321的轴向自转轴孔321的内部至转轴孔321的端部,引导部3211的直径逐渐增大,引导部3211的设置便于转轴21插入转轴孔321中。转轴21的自由端210设置有倒角。

卡扣4的形状大致呈u型,卡扣4包括第一限位壁41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壁41两侧的第二限位壁42和第三限位壁43。一个开槽323由第二限位壁42与转轴安装部32的周壁围成,另一个开槽323由第三限位壁43与转轴安装部32的周壁围成。

第一限位壁41上靠近转轴安装部32的固定端324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411,导向斜面411朝向转轴孔321的中心轴倾斜设置,导向斜面411用于引导转轴安装部32的自由端325径向向外扩张。转轴21上设置有与导向斜面411平行设置的配合斜面211,配合斜面211与导向斜面411邻接。第一限位壁41上靠近转轴安装部32的自由端325一侧设置有止挡面412,止挡面412垂直于转轴孔321的轴向设置,卡槽21具有与止挡面412平行设置的限位面212,限位面212与止挡面412邻接。将转轴21插入转轴孔321后,限位面212与止挡面412配合,防止转轴21沿着转轴孔321的轴向从转轴孔321中脱离,第一限位壁41能够同时实现转轴21与打水飞轮3径向和轴向上的防脱功能。第二限位壁42和第三限位壁43均垂直于止挡面412设置,并且第二限位壁42和第三限位壁43均垂直于驱动面3210设置。将转轴21插入转轴孔321后,第二限位壁42和第三限位壁43从两侧夹持转轴21,从而限制转轴21径向上的移动,同时第二限位壁42和第三限位壁43均与卡槽21配合限制转轴21沿转轴孔321轴向上的移动。

此外,卡扣也可以与卡槽间隙配合。开槽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多个开槽沿着转轴安装部的周向布置。开槽也可以沿着弧线延伸。开槽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梯形三角形等。卡扣也可以位于驱动面上。

由上可见,将转轴插入转轴孔时且卡扣未与卡槽配合之前,由于转轴安装部的周壁上设置有开槽,转轴安装部发生弹性变形,即转轴安装部的自由端沿着自身的径向向外扩张;当卡扣进入与卡槽并与卡槽配合后,转轴安装部的周壁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卡扣与卡槽配合能够同时在轴向上和径向上使打水飞轮与转轴固定。打水飞轮的卡扣与电机的转轴上卡槽配合,无需紧固件,便可实现轴向防脱,同时径向压紧避免松动,装配可靠,提高装配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