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9012发布日期:2019-12-31 14: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具体讲是一种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现有技术的新风机普遍存在着整体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比如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只是采用过几层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包括主机,主机内设有风机、ptc电加热器、安全开关和控制器,所述主机底部设有内循环进风口,主机背部设有外循环进风口,主机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主机内底部位置设有集尘盒、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以及传感器,集尘盒具有初级滤网,且主机内还设有位于集尘盒上方且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中级滤网、静电除尘器、臭氧分解网以及复合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盒包括前盖、后盖以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初级滤网,后盖上设有与外循环进风口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滤网为不锈钢金属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上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六合一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以及tvoc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级滤网为合成纤维滤网,且中级滤网位于风机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滤网由活性炭滤网和hepa滤网组成,臭氧分解网以及复合滤网均位于风机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包括风箱,风箱前后均敞开,风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隔板的底板,隔板上设有通风口,底板上设有与主机底部的内循环进风口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孔,风箱内设有底座,底座顶部滑动设置有位于通风口下方的风门,通风口通过风门的移动与内循环进风孔或外循环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风孔位于底板左侧,外循环进风口位于主机背部左下角;或者,内循环进风孔位于底板右侧,外循环进风口位于主机背部右下角。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内循环进风孔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盒放置在风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底部设有滑台,底座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导杆,滑台滑动穿设在导杆上,底座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齿条,齿条连接有与其配合的齿轮,风门底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两挡板,通风口位于两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的前端可转动地设有一翻盖,翻盖的上端与主机上端铰接,翻盖内侧与主机内部之间设有气动撑杆。

进一步地,主机前端设有位于翻盖和主机之间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供集尘盒插入的孔位以及供各滤网插入的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上设有触摸屏。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初级滤网、中级滤网、静电除尘器、臭氧分解网以及复合滤网的设置,使得新风机具有多重过滤除尘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在进风时可以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盖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盖打开后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道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道切换装置去除风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盒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盒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主机,2—风机,3—ptc电加热器,4—安全开关,5—控制器,6—内循环进风口,7—外循环进风口,8—出风口,9—集尘盒,91—初级滤网,92—前盖,921—手柄,93—后盖,931—通孔,10—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101—风箱,102—隔板,1021—通风口,1022—挡板,103—底板,1031—内循环进风孔,104—底座,105—风门,106—滑台,107—导杆,108—齿条,109—齿轮,10a—电机,11—传感器,12—中级滤网,13—静电除尘器,14—臭氧分解网,15—复合滤网,16—翻盖,17—气动撑杆,18—安装板,19—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9所示,多级复合过滤智能新风机,包括主机1,主机1内设有风机2、ptc电加热器3、安全开关4、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和控制器5,主机1底部设有内循环进风口6,主机1背部设有外循环进风口7,主机1顶部设有出风口8,主机1内底部位置设有集尘盒9、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10以及传感器11,集尘盒9具有初级滤网91,且主机1内还设有位于集尘盒9上方且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中级滤网12、静电除尘器13、臭氧分解网14以及复合滤网15。

集尘盒9包括前盖92、后盖93以及设置在前盖92和后盖93之间的初级滤网91,后盖93上设有与外循环进风口7连通的通孔931。初级滤网91为不锈钢金属滤网,集尘盒9能过滤空气中大部分的大颗粒灰尘及杂质,并把初级滤网91滤下来的灰尘及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收集集尘盒9里。

前盖92上设有手柄921,方便取出集尘盒9。

传感器11为六合一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以及tvoc传感器。

中级滤网12为合成纤维滤网,且中级滤网12位于风机2下方。中级滤网12可以使风机2保持洁净,有效过滤毛发、花粉、细菌、宠物过敏原,过滤效率好。

臭氧分解网14的基体采用铝基合金烧结而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表面涂有高效分解催化剂,高效分解静电除尘以及负离子发生器高压下产生的少量臭氧。

复合滤网15由活性炭滤网和hepa滤网组成,臭氧分解网14以及复合滤网15均位于风机2上方。活性炭用于吸附去除甲醛、异味、臭氧、苯系物、tvoc、一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hepa滤网可去除pm2.5级以下小颗粒污染物。

内外循环风道切换装置10包括风箱101,风箱101前后均敞开,集尘盒9放置在风箱101内,风箱10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隔板102的底板103,隔板102上设有通风口1021,底板103上设有与主机1底部的内循环进风口6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孔1031,风箱101内设有底座104,底座104顶部滑动设置有位于通风口1021下方的风门105,通风口1021通过风门105的移动与内循环进风孔1031或外循环进风口7连通。

风门105底部设有滑台106,底座104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导杆107,滑台106滑动穿设在导杆107上,底座104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齿条108,齿条108连接有与其配合的齿轮109,风门105底端设有电机10a,电机10a的输出轴与齿轮109连接。风门105的移动方向通过电机10a的正反转控制,电机10a工作时带动齿轮109转动,齿轮109通过与齿条108的配合使得风门105可在导杆107上进行左右移动。

如图6所示,当风门105移动至最右侧时,外循环进风口7与通风口1021不连通,内循环进风孔1031与通风口1021连通,此时进行内循环;当风门105移动至最左侧时,外循环进风口7与通风口1021连通,内循环进风孔1031与通风口1021不连通,此时进行外循环。

隔板102的底部设有两挡板1022,通风口1021位于两隔板102之间。隔板102用于限制风门105移动的极限位置。

如图6所示,内循环进风孔1031位于底板103左侧,外循环进风口7位于主机1背部左下角。

或者,内循环进风孔1031位于底板103右侧,外循环进风口7位于主机1背部右下角。

传感器11安装在内循环进风孔1031位置处,可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内外风可根据空气质量进行智能自动换向,控制质量由传感器11进行监测;当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外部空气循环并过滤;当静化空气质量达标时,自动启动内部循环;当空气中的pm2.5超标时,自动启动机器。

主机1的前端可转动地设有一翻盖16,翻盖16上设有触摸屏19,翻盖16的上端与主机1上端铰接,翻盖16内侧与主机1内部之间设有气动撑杆17,气动撑杆17两端分别与翻盖16、主机1铰接。当翻盖16打开后,可以将集尘盒9取出,也可以将中级滤网12、臭氧分解网14以及复合滤网15进行清洗更换。

主机1前端设有位于翻盖16和主机1之间的安装板18,风门105的背部与主机1内壁接触,风门105前部与安装板18接触,风无法从风门105与主机1内壁、安装板18内壁之间的缝隙流过。安装板18上设有供集尘盒9插入的孔位以及供各滤网插入的孔位。要取集尘盒9时,将集尘盒9向外抽出即可。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