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3658发布日期:2020-04-14 21:1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有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既需要向大气中排放高温尾气,又需要购买燃料对生产物料进行烘干。例如活性炭制造企业,活化工序会向外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经过酸洗处理的活性炭含有大量水分,又需要烘干处理,这又将消耗大量能源。

如果能利用高温尾气的热量对物料进行预烘干,将大大节约物料烘干成本,并且减少高温尾气对环境的热污染。

以椰壳净水活性炭生产过程为例,活化工序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尾气,尾气温度达170℃以上,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热污染。净水椰壳活性炭需要对活性炭进行酸洗处理,酸洗后活性炭会含有大量水分,需要进入烘干炉中烘干方可出售,烘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降低烘干能耗,多数厂家采用晾晒、脱水等预处理来减少酸洗活性炭的水分。

自然晾晒、机械脱水等预处理可以减少一部分水分,但仍存在一部分问题。例如晾晒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且晾晒效率很低。机械脱水效率比较高,但不能脱掉被活性炭吸附的水分,经脱水处理后的活性炭水分仍有15%以上,机械脱水需要购买专业的脱水设备,且需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利用回转活化炉尾气余热来对炭料进行预烘干,减少酸洗活性炭的水分,从而降低烘干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垫块蓄热室、进气口、出气烟囱、中间隔板和排水孔,蓄热室是由6块铁板焊接而成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内部被中间隔板平分成两个腔室,蓄热室包括顶板、底板、侧板,中间隔板通过焊接固定在蓄热室的底板上,右边与蓄热室对齐;蓄热室的后侧板的右侧设有进气口,前侧板的右侧设有出气烟囱,左侧板的中心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孔,蓄热室的底部右侧两个角上焊有垫块,蓄热室的右侧设有坡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气口上焊有法兰盘,进气口与高温尾气排放管通过法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气烟囱高度至少为2m,且在外部做隔热处理,防止不小心触碰烫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水孔直径为2-5cm,排水孔与底板相切,以利于水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中间隔板位于蓄热室的中心线上,长度比蓄热室短20cm,右侧与蓄热室对齐,采用焊接固定在蓄热室底板上,中间隔板起到导流烟气的作用,使高温尾气的热量能较好的传递到顶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热室的内部以及中间隔板上喷一层耐高温防锈漆,蓄热室的前、后、左三个侧板均高出顶板6-8cm,起到防止摊铺在顶板上的炭料滑落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坡道处于蓄热室右侧,并与地面成30°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回转活化炉尾气余热来对炭料进行预烘干,减少酸洗活性炭的水分,从而降低烘干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3可见,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垫块1、坡道2、进气口3、出气烟囱4、顶板5、蓄热室6、中间隔板7和排水孔8,所述蓄热室6由6块铁板焊接而成,包括顶板5、底板和侧板。蓄热室6内部以及中间隔板7上喷一层耐高温防锈漆。蓄热室6前后左三个侧板均高出顶板6-8cm,起到防止摊铺在顶板上的炭料滑落的作用。在蓄热室6外侧,对4个侧板及底板做保温处理。蓄热室6后侧板的右侧设有进气口3,前侧板的右侧设有出气烟囱4,左侧板的中心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孔8。蓄热室6底部右侧两个角上焊有垫块1。蓄热室6右侧设有坡道2。所述中间隔板7位于蓄热室6中心线上,长度比蓄热室6短20cm,右侧与蓄热室6对齐,采用焊接固定在蓄热室6底板上。中间隔板7起到导流烟气的作用,使高温尾气的热量能较好的传递到顶板5上。所述进气口3上焊有法兰盘,进气口3与高温尾气排放管通过法兰相连。所述出气烟囱4高度至少2m,外部做隔热处理,防止不小心触碰烫伤。所述排水孔8直径为2-5cm,排水孔8与底板相切,以利于水的排出。此外,在蓄热室6左侧面板适当位置开多个排水孔,平时用软木塞堵住,在需要排水时打开,以利于蓄热室6内冷凝水排出干净。所述垫块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铁块,其厚度视蓄热室6长度而定,以使蓄热室6能形成2%-3%的排水坡度。所述坡道2与地面成30°角,方便运炭小车上下。

具体实施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将高温尾气排放管与进气口3通过法兰连接;

步骤2:高温尾气通入使蓄热室6升温,换热后的烟气经出气烟囱4排放,产生的冷凝水从排水孔8排放;

步骤3:将装有湿炭的小车沿坡道2送到顶板5上,然后将炭均匀摊铺在顶板5上进行烘干,摊铺厚度控制在5cm以内;

步骤4:一批炭烘干完成后,人工收料后烘下一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蓄热室、进气口、出气烟囱、中间隔板和排水孔,蓄热室是由6块铁板焊接而成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内部被中间隔板平分成两个腔室,蓄热室包括顶板、底板、侧板,中间隔板通过焊接固定在蓄热室的底板上,右边与蓄热室对齐;蓄热室的后侧板的右侧设有进气口,前侧板的右侧设有出气烟囱,左侧板的中心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孔,蓄热室的底部右侧两个角上焊有垫块,蓄热室的右侧设有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上焊有法兰盘,进气口与高温尾气排放管通过法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烟囱高度至少为2m,且在外部做隔热处理,防止不小心触碰烫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直径为2-5cm,排水孔与底板相切,以利于水的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隔板位于蓄热室的中心线上,长度比蓄热室短20cm,右侧与蓄热室对齐,采用焊接固定在蓄热室底板上,中间隔板起到导流烟气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的内部以及中间隔板上喷一层耐高温防锈漆,蓄热室的前、后、左三个侧板均高出顶板6-8cm,起到防止摊铺在顶板上的炭料滑落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道处于蓄热室右侧,并与地面成30°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垫块蓄热室、进气口、出气烟囱、中间隔板和排水孔,蓄热室是由6块铁板焊接而成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内部被中间隔板平分成两个腔室,蓄热室包括顶板、底板、侧板,中间隔板通过焊接固定在蓄热室的底板上,右边与蓄热室对齐;蓄热室的后侧板的右侧设有进气口,前侧板的右侧设有出气烟囱,左侧板的中心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孔,蓄热室的底部右侧两个角上焊有垫块,蓄热室的右侧设有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回转活化炉尾气余热来对炭料进行预烘干,减少酸洗活性炭的水分,从而降低烘干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潘龙;李忠成;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