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3249发布日期:2020-08-21 16: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相变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相变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相变热水器的壳体内设有储能箱和多个功能器件,储能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发泡保温材料以隔热来提高热量利用率,在充注发泡材料时,很容易出现漏泡的情况导致发泡材料进入功能器件内,功能器件的散热受到影响,影响了功能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发泡材料的阻隔也会增加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相变热水器,该相变热水器的漏泡概率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包括:壳体;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多个功能器件,多个所述功能器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储能箱,所述储能箱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储能箱的外壁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保温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通过设置隔离结构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将多个功能器件和储能箱分别设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可以有效避免发泡材料进入第一腔室内,提高了功能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结构为一端敞开的腔体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的敞开端止抵于所述壳体内壁从而构设出所述第一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结构的封闭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储能箱的外壁连接的定位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板套设于所述储能箱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结构的封闭端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抵接于所述储能箱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结构的敞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由内向外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分隔板和形成所述分隔板一侧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端口,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通,所述相变热水器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板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设有向后延伸的下沉槽结构,所述隔离结构设有让位缺口,所述下沉槽结构嵌入所述让位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隔离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与水路控制箱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与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相变热水器100;

壳体10,下沉槽结构11,

水路控制箱20,隔离结构21,分隔板211,环形板212,定位板213,限位筋214,翻边215,让位缺口216,功能器件22,恒温阀223,水泵224,管路225,冷水流通段2251,热水流通段2252,单向阀226,即热管227,循环流通段228,电控盒23,支架24,

储能箱30,换热器31,端板40,卡扣41,

面板组件50,连接板51,凸台511,玻璃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100,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8所示,所示,相变热水器100大体可以包括:壳体10、隔离结构21、多个功能器件22和储能箱30。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6所示,隔离结构21设于壳体10内并将壳体10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多个功能器件22且位于第一腔室内,储能箱30设于第二腔室内且储能箱30的外壁与壳体10之间设有保温材料。

其中,如图2结合图6和图9所示,多个功能器件22包括即热管227、水泵224、管路225、恒温阀223和控制器等,管路225与水泵224和储能箱30连通,水泵224与即热管227连通,即热管227与储能箱30连通。这样,在第一加热阶段,由于储能箱30内的能量达不到出热水的预设温度要求,在初级加热阶段即热管227介入工作。具体而言,水泵224开始工作时,水流从管路225经过水泵224进入即热管227加热随后进入储能箱30,之后水流进入管路225,在水流达到预设温度前可以继续上一过程,直至水流达到预设温度后,水流可以从管路225出口流出供用户使用。在第二加热阶段,储能箱30的储能满足了加热需求,此时,可以将即热管227的加热效果关闭,节约能源。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多个功能器件22中具有控制器,控制器内具有电子元器件,温度会对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热量利用率,需要将储能箱30散发的热量隔绝于腔室内,提高加热效率,此时需要在储能箱30和壳体10之间充注保温材料。由于保温材料为发泡材料,在充注发泡材料时,发泡材料很容易进入功能器件22内,发泡材料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电子元件等发出的热量无法快速排出,热量累积会影响功能器件2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隔离结构21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间隔开,并将功能器件22和储能箱30设于不同的腔室内,这样,储能箱30散发的热量不会影响到功能器件22的使用寿命,在充注发泡材料时,也会降低漏泡(也即泡沫向第一腔室内充注)的概率,减小了功能器件22自身发热对使用寿命的影响,进一步地提高了使用寿命。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热水器100,通过设置隔离结构21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将多个功能器件22设于第一腔室内,储能箱30设于第二腔室内,可以降低漏泡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相变热水器100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管路225包括冷水流通段2251和热水流通段2252,冷水流通段2251和热水流通段2252之间设有单向阀226,该单向阀226仅允许冷水从热水流通段2252流向冷水流通段2251。这样,在水流还未加热到预设温度时,水流从热水流通段2252穿过单向阀226进入冷水流通段2251,随后进入水泵224内循环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出冷水的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隔离结构21为一端敞开的腔体结构,隔离结构21的敞开端止抵于壳体10内壁从而构设出第一腔室。也即隔离结构21的一端敞开,且隔离结构21的额敞开端由壳体10的内壁封闭,这样,壳体10与隔离结构21限制出一个密闭的空间,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此外,隔离结构21朝向壳体10的内壁敞开,多个功能器件22设于隔离结构21内,也可方便功能器件22的安装和检修。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6和图7以及图9所示,隔离结构21的封闭端的外壁设有与储能箱30的外壁连接的定位板213。通过设置定位板213连接储能箱30,定位板213用于定位储能箱30,定位板213与储能箱30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了储能箱30的安装稳定性。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6所示,定位板213套设于储能箱30外壁。由此,在安装时,定位板213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安装完成后,定位板213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储能箱30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定位板213与储能箱30可以是过盈配合、胶接、螺钉连接、焊接或卡接等。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隔离结构21的封闭端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筋214,限位筋214抵接于储能箱30的外壁。通过设置限位筋214,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也即限位筋214可以将储能箱30的外壁面与隔离结构21的封闭端间隔开,这样,可以避免储能箱30的外壁面直接与隔离结构21的外壁面直接贴合,减小了热量传递,有利于降低第一腔室内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多个功能器件22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多个限位筋214,也可加强储能箱30的结构强度。优选地,储能箱30的外壁面与隔离结构21的封闭端之间设有保温材料。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还可以是储能箱30的外壁连接有多个限位筋,限位筋抵接于隔离结构21的封闭端的外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4以及图7和图8所示,隔离结构21的敞开端设有翻边215,翻边215由内向外延伸且贴设于壳体10的内壁面。通过设置翻边215,且翻边215与壳体10的内壁面贴合,可以增大隔离结构21与壳体10的接触面积,提高隔离结构21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避免壳体10局部受力过大,减小局部压力。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7和图9所示,隔离结构21包括分隔板211和形成分隔板211一侧的环形板212,环形板212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间隔设置。这样,在充注保温材料时,保温材料也会进入环形板212的外壁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热量损失,提高相变热水器100的热量利用率。其中,分隔板211也即上述的隔离板。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壳体10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端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通,相变热水器100还包括端板40,端板40连接于壳体10上用于封闭所述端口。其中,端板40与壳体10可拆卸的连接,这样,在需要对功能器件22进行检修时,可以将端板40拆下以将所述端口露出,方便维修人员对功能器件22进行检修。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和图8所示,端板40的内壁设有卡扣41,壳体10的侧壁设有与卡扣41配合的卡槽。换言之,端板40与壳体10通过卡扣41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拆装。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还可以是端板40的内壁设有卡槽,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卡扣41;还可以是端板40与壳体10的一端可分离地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0铰接。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结合图7和图9所示,壳体10设有向后延伸的下沉槽结构11,隔离结构21设有让位缺口216,下沉槽结构11嵌入让位缺口216内。其中,壳体10的前侧连接有面板组件50,面板组件50包括连接板51和玻璃板52,连接板51与壳体10相连并夹设于壳体10与玻璃板52之间,在壳体10上设置向后延伸的下沉槽结构11,连接板51上设有向后延伸的凸台511,凸台511抵接于下沉槽结构11上,这样,可以将连接板51与壳体10的连接点后移,减小储能箱30热胀冷对玻璃板52的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壳体10限定出腔室,储能箱30内设有换热器31,水路控制箱20包括隔离结构21和多个功能器件22,水路控制箱20设于腔室内,水路控制箱20包括管路225、水泵224和即热管227,壳体10与储能箱30之间、储能箱30与水路控制箱20之间均设有保温材料。

其中,换热器31用于对水流进行加热,通过在储能箱30与水路控制箱20之间设置保温材料,可以降低储能箱30对水路控制箱20的温度影响,从而提高水路控制箱20内的功能器件22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水路控制箱20与储能箱30在左右方向相邻设置。这样,可以减小相变热水器100的体积。其中,储能箱30沿左右方向延伸,水路控制箱20与储能箱30在左右方向相邻设置,也可以减小水路控制箱20与储能箱30的正对面积,也即减小水路控制箱20的受热面积,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功能器件22的使用寿命。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管路225沿上下方向布置于水路控制箱20内水路控制箱20内设有水泵224和即热管227,且将管路225沿上下方向布置于水路控制箱20内,使得功能器件22的整体性较强,有利于降低水路控制箱20的体积,进而减小相变热水器100的体积。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管路225设置为沿左右或者前后方向延伸的形式。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管路225自上向下包括热水流通段2252和冷水流通段2251,管路225内设有限制热水流通段2252内的热水流向冷水流通段2251内的单向阀226,水泵224的进口通过循环流通段228与冷水流通段2251连通,其中,热水流通段2252与换热器31的出口连通,水泵224的出口与即热管227的入口连接,即热管227的出口与换热器31的入口连接。这样,在第一加热阶段,由于储能箱30内的能量达不到出热水的预设温度要求,在初级加热阶段即热管227介入工作。具体而言,水泵224开始工作时,水流从管路225经过水泵224进入即热管227加热随后进入储能箱30,之后水流进入管路225,在水流未达到预设温度时可以继续上一过程,直至水流达到预设温度时,水流可以从管路225出口流出供用户使用。在第二加热阶段,储能箱30的储能满足了加热需求,此时,可以将即热管227的加热效果关闭,节约能源。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管路225内设有单向阀226,这样,在水流还未加热到预设温度时,水流从热水流通段2252穿过单向阀226进入冷水流通段2251,随后进入水泵224内循环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出冷水的情况。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即热管227沿上下方向布置于水路控制箱20内,即热管227的入口设于下端,即热管227的出口设于上端。将即热管227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式,在水泵224发生故障时,水流汇聚到即热管227的下端,可以避免即热管227干烧,提高了相变热水器100的安全性能。且即热管227和管路225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这样,提高了水路控制箱20的整体性,有利于减小水路控制箱20的体积。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水泵224位于水路控制箱20的下侧且居于管路225和即热管227之间。水泵224邻近冷水流通段2251布置,这样,在相变热水器100不使用状态,水泵224内可以充盈冷水,避免水泵224长期泡置在热水中,提高水泵224的使用寿命。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结合图10所示,水路控制箱20的敞开端的一侧设有电控盒23,电控盒23通过安装支架24连接于水路控制箱20的内壁。电控盒23内具有电控板,将电控盒23设于水路控制箱20内,可以有效避免储能箱30对电控板的影响,提高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水路控制箱20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间隔设置。也即隔离结构21与壳体10的内壁间隔设置,这样,在充注保温材料时,保温材料也会进入隔离结构21的外壁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热量损失,提高相变热水器100的热量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