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401发布日期:2020-10-17 01:1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窑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



背景技术:

目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主要将混合好的调和粉按照设定好的质量装入匣钵中,然后通过传送线搬运至气氛炉中进行烧结。由于匣钵的底部和周围的四壁都是密闭的,气体流动较为困难,所以物料在反应过程中,靠近底部的物料经常会出现指标异常的情况,最明显直接的就是残碱高于上部物料,导致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不一致,影响后续电池的综合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cn201711416057x提供了一种电子材料焙烧用透气型匣钵,其在匣底上开设有通透型的直孔,提升了匣钵内外气氛的对流效果,利于电子材料的烧结,但粉体材料容易从该直孔中漏出,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旨在解决现有的匣钵存在底部气流不流通以及粉体材料容易从孔隙漏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在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

进一步的,所述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三段,其中上下两段倾斜平行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斜孔的中段为直孔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通过将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的三段,既提高了匣底气体的通透率,同时也避免了粉体材料从斜孔中漏出,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粉体材料的烧结,保障了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透气匣钵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型高透气匣钵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所述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1。本实施例在匣钵底部开设贯通的斜孔,斜孔一方面可以保持通气性,气氛能够从斜孔进入至匣钵内部,保证了正极材料烧结一致性。同时相较于竖直孔,由于粉体重力作用,粉体更容易从竖直孔中滑落,而斜孔通道可以对粉体产生竖直方向分量支撑力,使得粉体不易滑落。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3所示,所述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三段,其中上下两段倾斜平行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30°~45°,所述斜孔的中段为直孔型结构。

粉体材料倒入和烧结的过程中,会有粉体材料进入斜孔的上段,斜孔的上段通过采用倾斜方式,能有效降低粉体材料在斜孔滑落量,而中段和上端之间形成一个拐角,粉体遇到拐角后移动方向换向,在拐角位置产生一定阻力,可以有效阻挡粉体进入到中段,而且对于少量进入中段的粉体,在进行下段时,再次遇到拐角,移动方向再次换向,形成阻碍继续下滑的阻力,因此基本上只有很少很少粉体进入下段。而且同时后续粉体材料不断进入斜孔上段,粉体材料在斜孔内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使得位于斜孔内的正极材料产生一个力平衡,从而保障了粉体材料不会从斜孔漏出,并且气流可以通过斜孔进入匣钵底部。为了保证匣钵整体的强度和粉体材料不会通过匣钵底部的斜孔漏下去,上下两段斜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此夹角选为30°~45°较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在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通过将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的三段,既提高了匣底气体的通透率,同时也避免了粉体材料从斜孔中漏出,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粉体材料的烧结,保障了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所述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三段,其中上下两段倾斜平行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3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的中段为直孔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窑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正极材料烧结的新型高透气匣钵,本实用新型在匣钵的底板开有若干通透型的斜孔,在优选结构中将斜孔分为上、中、下连通的三段,既提高了匣底气体的通透率,同时也避免了粉体材料从斜孔中漏出,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粉体材料的烧结,保障了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蒋振康;李献帅;朱淼;丁卫丰;唐志文;金健;任正田;邱新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