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099发布日期:2020-04-28 21: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回转窑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用于石油焦、石灰煅烧的主要设备,回转窑风嘴用于往窑内吹空气,支持窑内燃料的燃烧。回转窑风嘴的完好状况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回转窑运行周期。回转窑风嘴包括总风管、导风管和浇筑台。总风管用于接入外部气源,导风管一端连通总风管,另一端伸入窑体内。伸入窑内的导风管周边设置的浇筑台,保证导风管不被烧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高温石油焦对其冲刷导致风嘴浇筑料脱落,浇筑台很容易开裂、脱落;一般风嘴浇筑料使用6-7个月就开始脱落,导致不锈钢导风管烧损、投料量下降、煅后焦的质量不稳定以及余热发电机组出力下降等一系列连锁问题,最后被迫停窑大修。

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201120096960.4公开了一种碳素回转窑的二、三次风嘴与内衬一体式结构,通过在回转窑的内衬设置一个包袱状风嘴体进行导风,避免使用过程中浇筑台脱落,导风管损坏,延长风嘴的使用寿命;其中,风道为n型或s型结构。但是,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进入回转窑内的空气缺乏对流,使回转窑内的燃烧料不能均匀燃烧,而且燃烧也不够充分,同时,由于风道整体为n型或s型结构,需要在内衬中设置体积较大的包袱状结构,其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受到燃烧料的冲刷,在使用1年左右后就会损坏。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窑皮、保温层和内衬,所述窑皮周向均匀设置4-8个进风口,所述内衬上对应所述进风口周向均匀设置向内的鼓包,所述鼓包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连通。

基于上述,所述导风管斜向设置,所述导风管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段、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弧形段、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段及连接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出风段的折弯段;所述弧形段的圆心位于所述保温层的中心轴上。

基于上述,所述折弯段为n型或s型。

基于上述,所述弧形段紧贴所述窑皮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出风段与所述内衬的交点切线与所述出风段的轴线相垂直。

基于上述,所述窑皮周向均匀设置8个所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的窑皮周向均匀设置4-8个进风口,内衬对应设置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导风管连通,可以在回转窑内形成空气对流,使得燃烧料能够均匀充分燃烧;同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鼓包使得内衬中受力更佳均匀,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导风管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段、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弧形段、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段、连接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出风段的折弯段;在导风管长度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所述弧形段和所述折弯段相结合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减小鼓包体积,降低鼓包受力,将该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的寿命延长至2-3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皮;2.保温层;3.内衬;4.导风管;41.进风段;42.弧形段;43.折弯段;44.出风段;5.鼓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窑皮1、保温层2和内衬3,所述窑皮1周向均匀设置4-8个进风口,所述内衬2上对应所述进风口周向均匀设置向内的鼓包5,所述鼓包5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导风管4连通。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回转窑内形成空气对流,使得燃烧料能够均匀充分燃烧;同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鼓包使得内衬中受力更佳均匀,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窑皮1周向均匀设置8个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8个出风口和8条导风管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个数可设计为4、5、6或7个,对应设置4、5、6或7个出风口和4、5、6或7个导风管。

进一步,所述导风管4斜向设置,所述导风管4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段41、设置于所述保温层2的弧形段42、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段44、连接所述弧形段42和所述出风段44的折弯段43,所述弧形段42的圆心位于所述保温层2的中心轴上。在导风管长度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所述弧形段和所述折弯段相结合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减小鼓包体积,降低鼓包受力,将该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的寿命延长至2-3年。具体的,导风管4整体斜向设置,即导风管4的进风段41安装于所述进风口,进风段41逆时针平滑过渡所述弧形段42,所述弧形段42的末端平滑过渡至所述折弯段43,所述折弯段43的末端平滑过渡至所述出风段44,相对应的一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圆心角为45°。

优选的,所述折弯段43为n型或s型。

优选的,所述弧形段42紧贴所述窑皮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风段44与所述内衬3的交点切线与所述出风段44的轴线相垂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窑皮、保温层和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皮周向均匀设置4-8个进风口,所述内衬上对应所述进风口周向均匀设置向内的鼓包,所述鼓包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斜向设置,所述导风管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段、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弧形段、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段及连接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出风段的折弯段;所述弧形段的圆心位于所述保温层的中心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为n型或s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紧贴所述窑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段与所述内衬的交点切线与所述出风段的轴线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皮周向均匀设置8个所述进风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素及针状焦回转窑风嘴,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窑皮、保温层和内衬,所述窑皮周向均匀设置4‑8个进风口,所述内衬上对应所述进风口周向均匀设置向内的鼓包,所述鼓包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连通。该回转窑风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邓海亮;邓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义市富华耐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