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737发布日期:2020-05-26 18:2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制剂制备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益生菌或益生菌的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目前,微生物制剂己被应用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以及医药保健乃至食品等各领域中。在微生物制剂生产中有一道干燥的程序,即将固体微生物制剂进行干燥,保证后续工序的处理,但是目前的干燥设备只能使上层的微生物制剂干燥,上层的制剂使下层的制剂无法得到充分的干燥而影响整个制剂的质量,这样的干燥设备干燥效率低,耗能高,在固体微生物制剂干燥后,也会在干燥装置内残留一些制剂,清理残留物耗时耗力,而不清理会影响后续制剂的制备,在对比申请号为201810577884.5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可加快干燥效率,但是后续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通过将制剂旋转可对制剂进行全方位干燥,保证制剂干燥质量,加快干燥效率,在取出制剂时可将全部制剂推出干燥装置,避免后续清理,省时省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包括有干燥单元、翻转单元和下箱体,

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下端设有设备腔,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上端设有管腔;

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有导风管、电热网、扇叶、第一电动机和进风管,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底侧前端,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阵列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进风管的上侧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上侧前端,且扇叶位于进风管内,所述电热网固定连接在进风管的内部,且电热网位于扇叶的上方,所述导风管依次穿过进风管、管腔和下箱体的上方,且导风管循环穿插在管腔和下箱体的上方,可通过将导风管内充满热风来使干燥装置内的温度达到适宜温度,以此来对制剂进行加热干燥;

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有第二电动机、螺旋柱、定杆、传动齿轮、置物管、顶柱和顶块,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底侧中心,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下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柱,且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下箱体的上端,所述下箱体的上侧阵列固定连接有定杆,每个定杆均阵列转动连接有顶柱,每个顶柱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顶块,每个顶柱与顶块设有对应的通孔,每个顶柱的左端与顶块均活动连接在置物管的内部,每个置物管的中部均穿插在传动齿轮的中间,所述传动齿轮与螺旋柱齿间啮合,可通过置物管的转动来使制剂转动,使干燥面轮换,以此加快干燥效率,提高干燥质量;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下箱体的右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热网、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入端,所述导风管位于置物管的右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单元还包括有拉柱和拉绳,所述下箱体的上侧阵列固定连接有拉柱,每个拉柱均阵列固定连接有拉绳,每个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圈,且转圈转动连接在置物管的右端,拉绳拉住置物管,使置物管与顶柱存在转动距离差,以此使制剂在转动的同时被推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提手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在下箱体的上端,所述外壳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提手,可通过外壳使干燥设备内温度不外泄,提手方便外壳的取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拉手,每个置物管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拉手推拉置物管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转套,每个定杆均阵列转动连接有转套,每个转套均设有转槽,且置物管的左端活动连接在转槽内,转套可避免置物管在转动时将制剂荡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可通过将导风管内充满热风来使干燥装置内的温度达到适宜温度,以此来对制剂进行加热干燥,可通过置物管的转动来使制剂转动,使干燥面轮换,以此加快干燥效率,提高干燥质量。

2、拉绳拉住置物管,使置物管与顶柱存在转动距离差,以此使制剂在转动的同时被推出,通过外壳使干燥设备内温度不外泄,提手方便外壳的取出,通过拉手推拉置物管进行转动,转套可避免置物管在转动时将制剂荡出。

3、本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通过将制剂旋转可对制剂进行全方位干燥,保证制剂干燥质量,加快干燥效率,在取出制剂时可将全部制剂推出干燥装置,避免后续清理,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手、2外壳、3拉手、4转套、5控制开关组、6干燥单元、61导风管、62电热网、63扇叶、64第一电动机、65进风管、7翻转单元、71第二电动机、72螺旋柱、73拉柱、74定杆、75传动齿轮、76置物管、77拉绳、78顶柱、79顶块、8下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制剂干燥装置,包括有干燥单元6、翻转单元7和下箱体8,

下箱体8:下箱体8的内部下端设有设备腔,下箱体8的内部上端设有管腔,还包括有提手1和外壳2,外壳2的内部活动连接在下箱体8的上端,外壳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提手1,可通过外壳2使干燥设备内温度不外泄,提手1方便外壳2的取出;

干燥单元6:干燥单元6包括有导风管61、电热网62、扇叶63、第一电动机64和进风管65,第一电动机64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底侧前端,第一电动机64的输出端阵列固定连接有扇叶63,进风管65的上侧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上侧前端,且扇叶63位于进风管65内,电热网62固定连接在进风管65的内部,且电热网62位于扇叶63的上方,导风管61依次穿过进风管65、管腔和下箱体8的上方,且导风管61循环穿插在管腔和下箱体8的上方,可通过将导风管61内充满热风来使干燥装置内的温度达到适宜温度,以此来对制剂进行加热干燥;

翻转单元7:翻转单元7包括有第二电动机71、螺旋柱72、定杆74、传动齿轮75、置物管76、顶柱78和顶块79,第二电动机71固定连接在设备腔的底侧中心,第二电动机71的输出端穿过下箱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柱72,且第二电动机7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下箱体8的上端,下箱体8的上侧阵列固定连接有定杆74,每个定杆74均阵列转动连接有顶柱78,每个顶柱78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顶块79,每个顶柱78与顶块79设有对应的通孔,每个顶柱78的左端与顶块79均活动连接在置物管76的内部,每个置物管76的中部均穿插在传动齿轮75的中间,传动齿轮75与螺旋柱72齿间啮合,可通过置物管76的转动来使制剂转动,使干燥面轮换,以此加快干燥效率,提高干燥质量,翻转单元7还包括有拉柱73和拉绳77,下箱体8的上侧阵列固定连接有拉柱73,每个拉柱73均阵列固定连接有拉绳77,每个拉绳7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圈,且转圈转动连接在置物管76的右端,拉绳77拉住置物管76,使置物管76与顶柱78存在转动距离差,以此使制剂在转动的同时被推出,还包括有拉手3,每个置物管7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3,通过拉手3推拉置物管76进行转动,还包括有转套4,每个定杆74均阵列转动连接有转套4,每个转套4均设有转槽,且置物管76的左端活动连接在转槽内,转套4可避免置物管76在转动时将制剂荡出;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5,控制开关组5固定连接在下箱体8的右端,控制开关组5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5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热网62、第一电动机64与第二电动机71的输入端,导风管61位于置物管76的右前方。

在使用时:将微生物制剂放入置物管76内,打开控制开关组5,第一电动机71开始工作,第一电动机71带动扇叶63转动,扇叶63将风吹入进风管65内,打开控制开关组5,电热网62开始工作,电热网62将风转为热风,热风将导风管61变热,进而使干燥装置内的温度调高,打开控制开关组5,第二电动机71开始工作,第二电动机71带动螺旋柱72转动,螺旋柱72通过齿间啮合带动传动齿轮75,传动齿轮75带动置物管76转动,置物管76将制剂转动进行多面干燥,制剂的热蒸汽通过通孔散出去,在干燥完成后,拉动提手1,将外壳2向上拉出,拉动拉手3,置物管76逆时针转出,转套4也跟随顺时针转出,此时拉绳77拉动转圈,转圈拉动置物管76的右端,此时顶柱78推动顶块79转动,因此顶柱79和置物管76存在转动距离差,则顶块79将制剂自动顶出,取出制剂,开始下一个行程。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开关组5设有与电热网62、第一电动机64和第二电动机71对应的控制按钮,第一电动机64和第二电动机71均可选用东莞市腾驰电机制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单相串励电动机,电热网62可采用安平县和盛五金丝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热丝网。控制开关组5控制电热网62、第一电动机64和第二电动机71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