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515发布日期:2020-08-14 20:1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服。



背景技术: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绝大多数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和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以及燃料、控制等方案也有所不同。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系统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

常规水冷散热器如图1所示为扁平状,两端有水箱,水箱与并排排列的水道垂直,垂直的水道设计导致水流阻力加大,需要较大功率水泵才能有效驱动水流循环。常规水冷散热器两端的水箱导致散热器尺寸和重量加大,限定这类散热器只能是扁平设计,否则两侧水箱的尺寸和重量会更大。而扁平设计的散热器需要配同样面积的风扇散热。这样的组合导致常规水冷散热器不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来解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包括:

水管,分为第一端管、第二端管、中间导热部,所述中间导热部呈螺旋状,所述第一端管与所述中间导热部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端管与所述中间导热部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端管置于所述中间导热部的内部,且自下而上的从所述中间导热部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端管与第二端管平行而设;

导热圆环,呈环形柱状结构,将所述中间导热部及第一端管紧密包裹其中;

第一散热翅片阵列,呈放射状且固接在所述导热圆环的外壁和散热器壳体的内壁之间;

散热器壳体,将所述导热圆环及第一散热翅片阵列包纳其中,所述散热器壳体与所述导热圆环同轴而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圆环内部还设有第二散热翅片阵列,所述第二散热翅片阵列呈放射状的排布在所述导热圆环内壁与第二端管外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器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其中心轴与所述导热圆环的中心轴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端管与中间导热部之间通过第一弧形管连接,所述第二端管与中间导热部之间通过第二弧形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器壳体的一端平行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截面尺寸与所述散热器壳体的截面尺寸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器壳体之间通过分布在所述风扇四角的弹性固接盘连接为一体,所述弹性固接盘包括:

散热器连接座,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内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壳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散热器连接座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c型空腔,所述第一c型空腔用于容纳卡接座;

风扇连接座,一端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固定套接在与所述风扇螺栓连接的套座上,所述风扇连接座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c型空腔,所述第二c型空腔与所述第一c型空腔相对而设,所述第二c型空腔用于容纳卡接座的另一端;

卡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本体、第一卡接头、第二卡接头,所述第一卡接头嵌入所述第一c型空腔内,所述第二卡接头嵌入所述第二c型空腔内,所述第一卡接头与第一c型空腔之间、第二卡接头与第二c型空腔之间填充有硫化弹性块;

锁止片,所述散热器连接座与风扇连接座相对一端的外周均设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螺栓固接于所述卡接本体与散热器连接座、风扇连接座的外周面上。

一种水冷散热服,包括:

衣服本体;

水管网络,内置于所述衣服本体,所述水管网络的两端与外部的水泵及所述便携式水冷散热器连接成一个循环水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固接盘的正面剖视图;

图7为水冷散热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构件为:

10-水管,11-第一端管,12-第二端管,13-中间导热部,14-第一弧形管,15-第二弧形管,

20-导热圆环,

30-第一散热翅片阵列,

40-散热器壳体,

50-第二散热翅片阵列,

60-风扇,

70-弹性固接盘,71-散热器连接座,72-第一c型空腔,73-风扇连接座,74-连接凸缘,75-套座,76-第二c型空腔,77-卡接座,771-卡接本体,772-第一卡接头,773-第二卡接头,78-硫化弹性块,79-锁止片,

80-衣服本体,

90-水管网络,

100-水泵,

110-便携式水冷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包括:

水管10,分为第一端管11、第二端管12、中间导热部13,所述中间导热部13呈螺旋状,所述第一端管11与所述中间导热部13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端管12与所述中间导热部13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端管12置于所述中间导热部13的内部,且自下而上的从所述中间导热部13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端管11与第二端管12平行而设;水管10的材料可选用金属铜或铝,

导热圆环20,呈环形柱状结构,将所述中间导热部13及第一端管11紧密包裹其中;导热圆环20的材质与水管10的材质相同,

第一散热翅片阵列30,呈放射状且固接在所述导热圆环20的外壁和散热器壳体40的内壁之间;第一散热翅片阵列30的作用是一方面是可以把导热圆环20固定在散热器壳体40上,另一方面便于散发由导热圆环20传递的热量,

散热器壳体40,将所述导热圆环20及第一散热翅片阵列30包纳其中,所述散热器壳体40与所述导热圆环20同轴而设。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金属水管的中间部分被绕制成直径相同且同心的多层等间距螺旋水路,即为中间导热部13,螺旋水路的下端连接与螺旋水路垂直的第二端管12,此第二端管12可作为水路出水口,则第一端管11为进水口,吸收热量的流动水在水管10的流动过程中依靠与之直接接触的导热圆环20将热量导出流动水中,热量再通过第一散热翅片阵列30散发出去,从而实现散热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采用螺旋式导热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空间,便于携带,而且水在此结构流动时水流阻力较小,不需要功率太大的水泵,可以很大程度节省能源,不需要配备大容量水箱,方便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圆环20内部还设有第二散热翅片阵列50,所述第二散热翅片阵列50呈放射状的排布在所述导热圆环20内壁与第二端管12外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第二散热翅片阵列50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壳体40为方形壳体结构,其中心轴与所述导热圆环20的中心轴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方形的散热器壳体40可以便于携带,而且相较筒状结构不易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管11与中间导热部13之间通过第一弧形管14连接,所述第二端管12与中间导热部13之间通过第二弧形管15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弧形的连接管将第一端管11、第二端管12连通在中间导热部13的两端,可以进一步减少水流阻力,减少水泵功率消耗,节省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壳体40的一端平行设置有风扇60,所述风扇60的截面尺寸与所述散热器壳体40的截面尺寸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风扇60产生的风力吹向散热翅片阵列,加快其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60与所述散热器壳体40之间通过分布在所述风扇60四角的弹性固接盘70连接为一体,所述弹性固接盘70包括:

散热器连接座71,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内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壳体40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散热器连接座71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c型空腔72,所述第一c型空腔72用于容纳卡接座77;

风扇连接座73,一端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凸缘74,所述连接凸缘74固定套接在与所述风扇60螺栓连接的套座75上,所述风扇连接座73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c型空腔76,所述第二c型空腔76与所述第一c型空腔72相对而设,所述第二c型空腔76用于容纳卡接座77的另一端;

卡接座77,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本体771、第一卡接头772、第二卡接头773,所述第一卡接头772嵌入所述第一c型空腔72内,所述第二卡接头773嵌入所述第二c型空腔76内,所述第一卡接头772与第一c型空腔72之间、第二卡接头773与第二c型空腔76之间填充有硫化弹性块78;

锁止片79,所述散热器连接座71与风扇连接座73相对一端的外周均设有锁止片79,所述锁止片79螺栓固接于所述卡接本体771与散热器连接座71、风扇连接座73的外周面上。

所述散热器连接座71、风扇连接座73均由两个对称的半回转体固接而成。在安装弹性固接盘70时,先将卡接座77的两端置于第一c型空腔72、第二c型空腔76中,再将两个半回转体固接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风扇60安装于散热器壳体40是通过位于四角的弹性固接盘70实现的。二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侧向或轴向的拉扯力等结构应力,为了避免二者脱离,采用弹性连接的方式连接。二者一方面通过卡接头与c型空腔的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使风扇能够起到散热效果,另一方面c型空腔与卡接头之间的硫化弹性块78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从而使风扇60与散热器壳体40之间柔性固定连接。

一种水冷散热服,包括:

衣服本体80;

水管网络90,内置于所述衣服本体80,所述水管网络90的两端与外部的水泵100及所述便携式水冷散热器110连接成一个循环水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将上述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水冷散热器110应用到散热服中,从而达到对衣服快速降温的效果,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重量轻,穿戴舒适度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