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列间空调的门板结构及列间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749发布日期:2020-08-21 16:0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用于列间空调的门板结构及列间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间空调的出风门板及列间空调。



背景技术:

列间空调是布置于服务器机柜间的接近热源直接散热的设备,在机房内排列布置的列间空调出风侧的中间通道为冷通道,在冷通道内有服务器散热不均或需要针对性散热的情况下,需要对列间空调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现有的列间空调在其出风侧设置有出风门板,该出风门板一般仅在其板面上均匀布满出风孔,使得列间空调一般仅具有正前出风方式,其出风风向不可调;另外有一些列间空调会在出风门板上加装可调百叶栅栏,使得列间空调具有出风风向可调的功能,但是该可调百叶栅栏需要单独开模制造,不仅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而且难以与出风门板实现灵活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列间空调的门板结构及列间空调,能够在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缩减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装配灵活性的基础上,实现出风方向可调的目的。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列间空调的门板结构,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孔,所述板体的内侧围合形成安装腔;

以及风向调整机构,所述风向调整机构包括框架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导风板,所述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板活动设置,并与所述框架围合形成出风通道,通过调整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出风孔的位置可形成具有不同出风方向的出风通道,所述框架及所述导风板均为钣金件。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风板通过转动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框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导风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板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腔由板体的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均呈长条状且平行设置,所述导风板为多个,多个导风板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每个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一架体垂直。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端部沿平行于所述导风板的方向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用于将所述风向调整机构以平行于所述安装腔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使得所述导风板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腔的长度方向平行。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用于将所述风向调整机构以平行于所述安装腔的宽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使得所述导风板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腔的宽度方向平行。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向外延伸而出的包边,用于包住所述安装腔的侧壁。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风向调整机构还包括联合调整组件,所述联合调整组件与每个所述导风板相连,通过对所述联合调整组件施加作用力能够带动所述导风板同步转动。

作为所述门板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联合调整组件包括与每个所述导风板垂直设置的连接条,每个所述导风板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条与每个所述连接部相连。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列间空调,包括根据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门板结构。

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用于列间空调的门板结构及列间空调,由于风向调整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腔内,并且风向调整机构的框架和导风板也以可拆卸的方式实现装配,使得风向调整机构整体及其与安装腔的装配关系得以简化,各部件可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门板结构,能够提高门板结构的装配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导风板的位置还可形成具有不同出风方向的出风通道,使得门板结构具有出风方向可调的功能,再一方面,由于框架和导风板均为钣金件,即通过钣金工艺即可制造出框架和导风板,能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缩减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列间空调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列间空调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列间空调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板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主机;200-门板结构;110-进风侧;120-出风侧;201-出风通道;210-板体;220-风向调整机构;211-安装腔;221-框架;222-导风板;223-联合调整组件;2211-第一架体;2212-第二架体;2221-凸耳;2222-连接部;2231-连接条;2211a-第一平板;2211b-第一安装部;2211c-第一安装孔;2211d-包边;2212a-第二平板;2212b-第二安装部;2212c-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列间空调,适用于机房环境,可很好地对机房中的设备进行散热。

请参考图1-3,该列间空调包括主机100和门板结构200,主机100具有进风侧110和出风侧120,门板结构200设置在主机100的出风侧120,在门板结构200与主机100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等以增加两者装配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主机100是指列间空调除去门板结构200后剩余的部分,其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例如该主机100可以呈立方体结构,其包括一个立方体的外壳,外壳可由厚冷轧板制作,外涂黑色塑粉,内衬吸音隔热材料,能够保证具有良好密封性,可防止气流泄漏以保证换热效果,并有效降低噪音,在外壳内部可以设置风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这些部件构成制冷循环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及4-5,门板结构200包括板体210以及风向调整机构220,板体210上设置有出风孔,板体210的内侧围合形成安装腔211,风向调整机构220包括框架221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框架221上的导风板222,框架221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腔211内,导风板222活动设置,并与框架221围合形成出风通道201,通过调整导风板222相对于出风孔的位置可形成具有不同出风方向的出风通道201,框架221及导风板222均为钣金件。

本申请由于风向调整机构220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腔211内,并且风向调整机构220的框架221和导风板222也以可拆卸的方式实现装配,使得风向调整机构220整体及其与安装腔211的装配关系得以简化,通过螺栓等装配连接件即可实现装配,能够简化门板结构200的装配,各部件可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门板结构,能够提高门板结构的装配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导风板222的位置还可形成具有不同出风方向的出风通道201,使得门板结构200具有出风方向可调的功能,再一方面,由于框架221和导风板222均为钣金件,即通过钣金工艺即可制造出框架221和导风板222,能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缩减生产周期。

此外,传统的加装在出风门板上的可调百叶栅栏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其颜色难以与列间空调保持一致,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向调整机构220由于采用钣金件装配而成,外观颜色完全可以跟列间空调的喷涂颜色保持一致,保证列间空调整体外观的协调性与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板体2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通常情况下,板体210呈长方体结构,但可以理解的是,板体210完全可以制造成具有其他形状、结构。

此外,导风板222可以转动安装在框架221上,例如可以通过转轴、销等转动件实现安装,但应当理解,转动并不是唯一的安装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22还可以以伸缩等直线运动方式安装在框架221上,通过改变不同导风板222伸出的组合也可搭配出不同处分风向的出风通道201。

在一种实施例中,框架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导风板222转动安装在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之间。

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相对设置,他们之间形成一可供导风板222安装的安装区域,该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可以平行布置,或者以一定的夹角布置,具体的布置方案可参照板体210所具备的具体的造型以及实际的风向需求进行选择。

为了便于理解,现以长方体结构的板体210为例进行说明,该板体210的边缘向内翻折形成安装腔211,此时该安装腔211也呈长方体造型,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可以安装在板体210的边缘,并处于安装腔211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与长方体的安装腔211相适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安装腔211的覆盖面积,保证出风的均匀性,请参考图4-5,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均呈长条状且平行设置,导风板222为多个,且平行布置在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之间,每个导风板222与第一架体2211垂直。

具体地,第一架体2211包括第一平板2211a,第二架体2212包括第二平板2212a,第一平板2211a和第二平板2212a相对设置,各自限定出一个平面,第一平板2211a和第二平板2212a的平面相互平行,导风板2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平板2211a和第二平板2212a上,为了实现导风板222的转动安装,导风板222的端部可向外延伸出凸耳2221,此时通过在凸耳2221与第一平板2211a以及凸耳2221与第二平板2212a之间设置前述转动件即可完成安装。

此时可以知道的是,当将多个导风板222安装到框架221内后,第一架体2211、第二架体2212、导风板222即可围成出风通道201,通过转动导风板222即可改变出风通道201的出风方向。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的端部(可以是一端,也可以是两端)沿平行于导风板222的方向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安装部2211b和第二安装部2212b,用于将风向调整机构220以平行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安装腔211内,使得导风板222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平行。

由此,导风板222的转动方向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垂直,即导风板222的转动方向与安装腔211的宽度方向平行,通过转动导风板222可调整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出风方向。

便于理解,现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长度方向可理解成竖直方向,而宽度方向则可以理解成水平方向,前述通过转动导风板222可调整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出风方向可理解成出风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可调。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的端部(可以是一端,也可以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11c和第二安装孔2212c,用于将风向调整机构220以平行于安装腔211的宽度方向安装在安装腔211内,使得导风板222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腔211的宽度方向平行。

由此,导风板222的转动方向与安装腔211的宽度方向垂直,即导风板222的转动方向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转动导风板222可调整位于长度方向内的出风方向。

便于理解,再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进行说明,前述通过转动导风板222可调整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出风方向可理解成出风方向在竖直方向上可调。

在其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安装部2211b和第一安装孔2212c,第二安装部2212b和第二安装孔2212c在功能上还可以作出替换,换言之,以第一架体2211为例,其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孔2211c而将风向调整机构220以平行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安装腔211内,也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2211a而将风向调整机构220以平行于安装腔211的宽度方向安装在安装腔21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以第一安装部2211b和第二安装部2212b,第一安装孔2211c和第二安装孔2212c为例对风向调整机构220的安装作出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手段实现风向调整机构220的安装,例如可采用卡扣结构等。

需要指出的是,将整个风向调整机构220安装到安装腔211内后,导风板222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可以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垂直,或同时存在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平行和垂直的情况,如图1所示,风向调整机构220与板体210之间的装配灵活多变,可形成多种多样的门板结构200。

当导风板22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腔211的长度方向垂直时,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第一架体2211和第二架体2212在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向外延伸而出的包边2211d,用于包住安装腔211的侧壁。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风向调整机构220还包括联合调整组件223,联合调整组件223与每个导风板222相连,通过对联合调整组件223施加作用力能够带动导风板222同步转动。

通过联合调整组件223的设置,可极大地方便对导风板222的调节,只需对联合调整组件223进行操控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手动来操控联合调整组件223,也可以将联合调整组件223设置在某些能够受控的驱动件上,例如可将联合调整组件223设置在气缸上,通过气缸带动该联合调整组件223运动,从而实现对导风板222的自动化调节。

具体而言,联合调整组件223包括与每个导风板222垂直设置的连接条2231,每个导风板222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部2222,连接条2231与每个连接部2222相连。

更具体地,每个导风板222的一侧向外凸出以形成连接部2222,多个连接部2222可连接成一条直线,通过定位销和开口销的配合即可将连接条2231安装到各个连接部2222上。

此处将连接条2231设置成直线型有利于节省其在导风板222上所占据的空间,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连接条2231对风流的影响,但应当理解,连接条2231的具体造型不受此限制。

连接条2231可以被构造成多种造型,例如圆柱型或者长方体型,当连接条2231为长方体型时,应尽量使连接条2231的宽面避开出风通道201安装,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连接条223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导风板222设置,此时仅连接条2231的窄面与风向相对,由此能够降低对风流的影响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框架221可以包括第一架体2211、第二架体2212、第三架体(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四架体(图中未示出),第一架体2211、第二架体2212、第三架体以及第四架体可以首尾相接呈长方体结构,此时该框架221也可以安装到安装腔211内,并且导风板222也可以予以安装在框架221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21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例如圆形等,本文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门板结构200可通过简单的钣金工艺制造而成,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其可以根据机房内现用的出风门板进行适应性设计和装配,简单快捷,并且该门板结构200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