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8191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晒架。



背景技术:

晾晒是指将物体放置在通风或者阴凉处使物体干燥,现有的晾晒方式是将物体平推在平整的晾晒架上使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水分去除,使物体被风干或者晒干,现有的晾晒方式物体占用的面积较大。

为解决物体晾晒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人们设计了晾晒架,现有的晾晒架包括多层晾晒单元,多层晾晒单元为固定式的结构,晾晒单元系不可拆卸的结构,在晾晒时,将物品放置在晾晒单元上,上层的晾晒单元会对放置造成干扰,物品的放置较为不便,相同的,晾晒完后,从晾晒单元上取下物品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使得物体的晾晒整体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晾晒架,解决现有技术中物体的晾晒过程中物体的放置和收取不方便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晾晒架,包括多个晾晒单元,多个晾晒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可拆卸的安装,晾晒单元包括四根立柱、四根连接杆和多根支撑杆,四根立柱均竖直设置,相邻的两根立柱间由一根连接杆连接,四根连接杆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多根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支撑杆的两端与平行的两根连接杆连接,用于放置待晾晒的物体,每根立柱的顶端用于与上一个晾晒单元的立柱的底端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晾晒单元,多个晾晒单元上下叠置,可放置更多的待晾晒的物体,在晾晒相同数量的待晾晒物体时,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晾晒所点用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中的晾晒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可在晾晒单元上放置物品后逐个放置,收取物体时,亦可将晾晒单元卸下,方便待晾晒的物品的放置和收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杆与立柱的下部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柱的上部连接有挡杆,挡杆与连接杆平行。本实用新型设置挡杆,用于从晾晒单元的边沿处挡住被晾晒的物体,可以有效的防止被晾晒的物体从晾晒单元上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立柱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柱,立柱的底端开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柱相配合,每个立柱上的限位柱用于伸入其上方一个晾晒单元的立柱底部的限位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相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晾晒单元的可拆卸安装,并且拆卸和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多根支撑柱,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支撑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用于相连的两个立柱的下安装孔和上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柱的顶端和底板插入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将上方一个晾晒单元安装在下方一个晾晒单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相通,支撑柱的数量为四根,并且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比总的晾晒单元数量少一个的立柱的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通过四根支撑柱连接起所有的晾晒单元,支撑柱的数量不多并且长度较大,所述的支撑柱不易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安装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晾晒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晾晒单元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晾晒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晾晒单元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1、晾晒单元;2、立柱;3、连接杆;4、支撑杆;5、挡杆;6、限位柱;7、限位孔;8、支撑柱;9、上安装孔;10、下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晾晒架,包括多个晾晒单元1,多个所述的晾晒单元1自下而上依次可拆卸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晾晒单元1包括四根高度相等的立柱2、四根连接杆3和多根支撑杆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立柱2、连接杆3和支撑杆4均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金属杆制成,所述的立柱2与连接杆3的直径相等并且大于支撑杆4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杆4的中心线与连接杆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此支撑杆4的顶部高度小于连接杆3顶部的高度,可从底部对被晾晒的物体进行阻挡,防止被晾晒的物体掉落,四根所述的立柱2均竖直设置,相邻的两根所述的立柱2间由一根连接杆3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3的端部与立柱2焊接固定,四根所述的连接杆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所述的四根连接杆3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多根所述的支撑杆4平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两根支撑杆4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与平行的两根连接杆3连接,用于放置待晾晒的物体,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支撑杆4的端部与连接杆3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每根所述的立柱2的顶端用于与上一个晾晒单元1的立柱2的底端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所述的连接杆3与立柱2的下部焊接固定,在相邻的两根立柱2的上部连接有挡杆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杆5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金属杆制成,其中所述的挡杆5的直径与支撑杆4的直径相等,并且所述的挡杆5与连接杆3平行,四根所述的挡杆5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于防止放置在支撑杆4上的等晾晒的物体掉落。

本实施例实现两个晾晒单元1可拆卸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立柱2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柱6,所述的立柱2的底端开有限位孔7,并且所述的限位柱6的中心线、立柱2的中心线和限位孔7的中心线共线,所述的限位柱6的直径和限位孔7的孔径相等,所述的限位孔7与其下方一个晾晒单元1的限位柱6相配合,在安装晾晒单元1时,每个立柱2上的限位柱6用于伸入其上方一个晾晒单元1的立柱2底部的限位孔7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系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改进,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实现两个晾晒单元1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不同,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设置有多根支撑柱8,在所述的立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上安装孔9和下安装孔10并且所述的上安装孔9与下安装孔10不相通,所述的上安装孔9和下安装孔10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安装孔9和下安装孔10的孔径相等并且均与支撑柱8的数量相等,所述的支撑柱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用于相连的两个立柱2的下安装孔10和上安装孔9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取一个晾晒单元1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将待晾晒的物体放置在支撑杆4上,再在每个立柱2的上安装孔9内各插入一根支撑柱8,再取另一个晾晒单元1放置在前述的晾晒单元1上,并使前述支撑柱8的顶端伸入刚放置的晾晒单元1的立柱2底部的下安装孔10内,并重复上述动作完成本实用新型晾晒的使用,晾晒完成后,自上而下依次取下晾晒单元1,并取下晾晒后的物体即可。

本实施例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予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安装孔9与下安装孔10相通,如图8所示,所述的支撑柱8的数量为四根,并且所述的支撑柱8的高度大于比总的晾晒单元1数量少一个的立柱2的高度之和,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晾晒单元1的数量为7个,每个晾晒单元1的立柱2的高度为h,其中h是大于0的实数,则支撑柱8的高度应大于6h,使得支撑柱8可以连接起所有的晾晒单元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取一个晾晒单元1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并放置上待晾晒的物体,将四根支撑柱8的底端分别插入四根立柱2上的上安装孔9内,再依次将放置有待晾晒的物体的晾晒单元1从下安装孔10套在支撑柱8上可,晾晒完成后,从上到下依次取下晾晒单元1并收集已晾晒的物体即可。本实施例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2,本实施例不予赘述。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