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1499发布日期:2020-04-29 01: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目前常见的吸油烟机包括顶吸式、侧吸式及低吸式,顶吸式吸油烟机采用油烟升腾原理,在灶台的正上方产生负压区,吸排烹饪时产生的自然上升的油烟,其优点是外观时尚简洁、风量较大,适合于空间较大,能够捕捉距离灶台较远的油烟。侧吸式吸油烟机动力源离灶台较近,将大部分距离灶台较近的油烟以弧线形式吸收,其优点是机身薄,操作不易碰头。低吸式吸油烟机的吸入口与台面的距离在300~450mm之间,而顶吸和侧吸在650~750mm之间,由此可见,与其它两种吸油烟机相比,低吸式吸油烟机的吸入口距离灶台更近,负压区靠近烟源,油烟运动的路径减小,温度上升更快、更高,吸油烟效果好。

但是,温度上升过快、过高会造成如下结果:1)挡烟板温度过高,易造成用户烫伤,玻璃面板粘胶脱落;2)当挡烟板作为置物架时,过高温度的挡烟板表面易对物品造成损坏;3)由于挡烟板是平板,存在如下缺点:虽然吸入口距离烟源较近,但是由于吸油烟机进口负压区面积小,在掂锅和高锅的烹饪状态下,乍起的油烟在挡烟板的边缘容易逃逸;油脂分离度不足,进入风机系统的油烟量升高,造成油烟在蜗壳和叶轮表面的累积,吸油烟机的正常运行时间变短;冷凝的油滴和水滴在挡烟板的表面的附着力小,容易造成烹饪时油和水滴滴落到锅中。

为了避免挡烟板温升过高,现有的吸油烟机采用一些降温的手段来降低挡烟板的温度。如申请号为201220067979.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吸式集成灶,在集成灶入口和燃气灶中间设置一隔热板,起到隔绝灶具火焰与吸油烟机吸风口的作用,使灶具燃烧更加稳定,吸风口流动的烟气对隔热板具有降温作用,但是隔热板放置在灶具火焰和吸油烟机吸风口的中间,存在如下缺点:(1)吸油烟机进口负压分布发生变化,影响吸油烟效果;(2)吸油烟机吸风口的烟气具有一定温度,并不能达到降低隔热板温度的作用,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

又如申请号为201821335059.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油烟易冷却的油烟机,挡烟板与冷却组件中存在空腔,即冷却组件(水冷)与挡烟板未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空腔内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挡烟板一直要保持较低温度,需要源源不断通冷水,也就是要冷水循环带走热量,这样就需要额外增加水路,安装繁琐,且腔体太,腔体不是封闭空间,热交换差,水冷效果差;(2)挡烟板表面设置有深槽结构,油脂累积在其表面,难清洗。

又如申请号为201710703360.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清洁型油烟机,在蝶翼板上增加半导体冷却装置和传感器,并在此结构的表面上开降噪孔,其目的是为了对蝶翼板降温,进而提高蝶翼板的油脂分离度。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半导体制冷元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但其制冷系数较小,电耗量较大,不经济,此装置设置于蝶翼板上侧,由于没有设计散热风道,其产生的热量并不能被带走,不能精准控温及一直保证蝶翼板处于较低的恒温,蝶翼板的油脂分离能力有限;(2)由于此装置设置在吸油烟机进风口,存在油烟从降噪孔进入半导体制冷元件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能够提升吸油烟效果、降低挡烟板温度以防止烫伤用户及上方放置的物品,提高油脂分离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进风组件、挡烟板组件和用于对挡烟板组件降温的降温装置,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壳体和开设在壳体前侧的进风口,所述壳体前侧、对应进风口处设置有挡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组件呈中空,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将吸油烟机外部的用于降温的空气吸入挡烟板组件内部并排出、从而带走挡烟板组件热量的风扇。

优选的,为便于设置风扇,同时便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风扇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挡烟板组件内部构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之间流体连通,所述壳体与第一散热通道对应处开设有散热进风口,所述挡烟板组件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呈上下两端弯折的形状,所述隔板的上端与壳体内前侧连接固定,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挡烟板组件后侧连接固定,所述挡烟板组件的后侧、位于隔板下端上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之间通过通孔流体连通。

为便于自动控制风扇的运行,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挡烟板组件的温度、从而控制风扇运行的温度传感器。

为扩大挡烟板组件边缘的负压区分布范围,使得负压区向前、向下外扩,缓冲油烟冲击挡烟板组件边缘,对油烟起到导流作用,减小烹饪时油烟在边缘逃逸的风险,所述挡烟板组件的底部边缘呈流线型。

优选的,挡烟板组件的结构可以为,所述挡烟板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顶板的相应侧面,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则分别连接在底板的相应侧面,所述散热出风口开设在顶板上,所述底板在与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连接处呈向挡烟板组件外部突出的流线型。

优选的,为抑制流经底板油烟的分离,使得油烟在进风口处流动更加稳定、均匀,增加油烟在底板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挡烟板组件的油脂分离度,同时与降温装置配合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所述底板朝向挡烟板组件外部的外表面具有朝向挡烟板组件内部凹陷的凹槽。

优选的,为更好地产生湍流作用,有效抑制油烟流经底板表面时分离,同时又便于清洁,所述凹槽为半球形、半径为r0,r0的取值范围为4~8mm。

优选的,为使得油烟在进风口处流动更加稳定、均匀,增加油烟与底板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增大底板的散热面积,所述凹槽呈阵列布置,相邻凹槽中心之间的距离为h1,h1的取值范围为123~140mm。

优选的,为更为有效扩大挡烟板组件边缘的负压区分布范围,减小烹饪时油烟在边缘逃逸的风险,所述底板和前侧板连接的部分呈圆弧形、半径为r1,所述底板和左侧板、右侧板的连接处均呈圆弧形、半径为r2,r1的取值范围为50~65mm,r2的取值范围为45~6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风冷的方式对中空的挡烟板组件降温,体积小、散热效率高,从而降低挡烟板组件温度,以防止烫伤用户及上方放置的物品,提高油脂分离度,提升吸油烟效果;2)通过设计单独的散热风道,能及时将热量排除,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能使得挡烟板组件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散热风道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3)挡烟板组件与油烟直接接触的部位具有流线型,能够有效扩大挡烟板边缘的负压区分布范围,具有缓冲油烟冲击挡烟板边缘的作用,对油烟有良好的导流作用,减小烹饪时油烟在边缘逃逸的风险,克服了低吸和集成灶类产品吸入口窄,负压小,挡烟边缘油烟逃逸的难题;4)挡烟板组件与油烟直接接触的部位表面仿高尔夫球凸凹设计,能够抑制流经挡烟板油烟的分离,使得油烟在烟机进口流动更加稳定、均匀,增加了油烟在挡烟板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挡烟板的油脂分离度,减少大量油烟未经分离进入烟机风机系统,增加风机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与降温装置,油脂分离度能力更强;5)凸凹结构增大挡烟板组件与油烟的接触面积,冷凝、挂油的能力更强,防止用户烹饪时,油滴和冷凝的水滴落入锅中,在烹饪结束时,只需要用抹布擦去表面的油脂即可,易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挡烟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见图1~图5,一种吸油烟机,包括进风组件1、吸风组件2和挡烟板组件3。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组件1包括壳体11和开设在壳体11上的进风口12,壳体11内形成进风通道13,壳体11的上端呈敞口状,进风通道13通过进风口12与吸油烟机的外部流体连通。进风口12开设在壳体11前侧下部,并且进风口12的下端与壳体11的下端优选的齐平,由此构成低吸式吸油烟机。壳体11呈扁平状,此处扁平是指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远小于壳体11的长度(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和高度(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在安装状态下,壳体11前侧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吸风组件2设置在进风组件1的上方,包括风机架21和设置在风机架21内的风机系统22,风机架21的下端与进风组件1的壳体11的上端连接。风机架21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壳体11,风机系统22设置在风机架21内部的前侧,风机架21位于风机系统22后侧的部分、其下端开口从而与壳体11的上端连接,并且由此与壳体11内的进风通道13流体连通。

挡烟板组件3设置在壳体11的前侧,由与壳体11的连接处向前延伸。挡烟板组件3的上端可以与进风口11的上端齐平,而下端则对应进风口11的上部。挡烟板组件3包括顶板31、底板32、前侧板33、后侧板34、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顶板31和底板32上下相对设置,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前后相对设置,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左右相对设置,前侧板33、后侧板34、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顶板31的相应侧面,前侧板33、后侧板34、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的下端则分别连接在底板32的相应侧面。由此,上述顶板31、底板32、前侧板33、后侧板34、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之间共同围成一个空腔而使得挡烟板组件3呈中空。除底板32外,其他各板可均为平板,顶板31可用于置物。

底板32为挡烟板组件3主要用于引导油烟、与油烟接触的部分。底板32呈流线型设计,由此能够有效扩大挡烟板组件3边缘的负压区分布范围,使得负压区向前、向下外扩,具有缓冲油烟冲击挡烟板组件3边缘的作用,流线型设计对油烟有良好的导流作用,减小烹饪时油烟在边缘逃逸的风险。此外,克服了低吸和集成灶类产品吸入口窄,负压小,挡烟边缘油烟逃逸的难题,特别地,表现在掂锅和高锅烹饪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流线型设计,是指底板32在与前侧板33、左侧板35和右侧板36的连接处呈向挡烟板组件3外部突出的圆弧形。

底板32朝向挡烟板组件3外部的外表面具有朝向挡烟板组件3内部凹陷的凹槽321,凹槽321优选的呈球冠状,使得底板32的外表面呈仿高尔夫球凸凹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21呈阵列布置,左右方向布置成行、前后方向布置成列。通过设置凹槽321,能够抑制流经底板32油烟的分离,使得油烟在进风口11处流动更加稳定、均匀,增加了油烟在底板32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挡烟板组件3的油脂分离度,减少大量油烟未经分离进入风机系统22,增加风机系统22的使用寿命;而且底板32表面的这种凸凹结构,由于能够增大与油烟的接触面积,冷凝、挂油的能力更强;防止用户烹饪时,油滴和冷凝的水滴落入锅中,在烹饪结束时,只需要用抹布擦去表面的油脂即可,易清洁。

参见图1和3,优选的,凹槽321为半球形,其半径为r0,r0优选的取值范围为4~8mm,在此尺寸范围内,表面凹状能够产生湍流作用,有效抑制油烟流经底板32表面时分离,当油脂累积在凹槽321内表面时,也能够用抹布擦去,易清洁。相邻凹槽321中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h1,h1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23~140mm,由此可以达到如下效果:(1)使得油烟在进风口11处流动更加稳定、均匀,增加了油烟与底板32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2)增大底板32的散热面积。挡烟板组件3的高度为h2,此处高度为前侧板33、左侧板34和右侧板35的高度,上述三个侧板高度相同,h2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25mm,挡烟板组件3的宽度(前后方向上的尺寸)l1=896mm。底板32和前侧板33连接的部分、其圆弧半径为r1,底板32和左侧板35、右侧板36的连接处呈对称、其圆弧半径为r2,r1优选的取值范围为50~65mm,r2优选的取值范围为45~65mm,在此尺寸范围内,能够有效扩大挡烟板组件3边缘的负压区分布范围,具有缓冲油烟冲击挡烟板组件3边缘的作用,减小烹饪时油烟在边缘逃逸的风险。本实施例中,更为优选的,上述参数的取值范围为r0=5mm,h1=15mm,h2=24.5mm,r1=59mm,r1=50mm,l1=896mm。

本申请的挡烟板组件3的底板32表面仿高尔夫球原理,即通过在表面形成凹槽321,产生一些小漩涡的吸力,底板32表面的流体分子被漩涡吸引,使油烟在底板32表面的边界层分离点推后。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本申请的挡烟板组件3的边缘,所具有的推迟油烟与挡烟板的分离现象,而且在距离吸油烟机的进风口11较近的挡烟板组件3表面也有同样作用,推迟分离后,油烟流入负压区较大的吸油烟机的进风口11,直至被吸入。推迟分离的作用:(1)防止挡烟板组件3边缘的油烟逃逸;(2)增加油烟与挡烟板组件3的接触时间;(3)具有凹槽321的挡烟板组件3与平面挡烟板相比,增大与油烟的接触面积。

为了避免挡烟板组件3温度过高,提高油脂分离度,吸油烟机还包括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隔板41和风扇42。隔板41呈上下两端弯折的形状、上端与壳体11内前侧连接固定,由此在壳体11和隔板41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43。隔板41的下端与挡烟板组件3的后侧板34连接固定,连接位置低于顶板31。挡烟板组件3的后侧板34上、位于隔板41下端上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341,而挡烟板组件3内部形成的空腔构成为第二散热通道44,第一散热通道43和第二散热通道44通过通孔341流体连通。壳体11前侧、与第一散热通道43对应处开设有散热进风口45,由此将第一散热通道43与吸油烟机外部流体连通,挡烟板组件3的顶板31上开设有散热出风口46,由此将第二散热通道44与吸油烟机外部流体连通。风扇42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43内,能够将降温用的空气吸入第一散热通道43,并通过第二散热通道44排出,由此降低挡烟板组件3的温度。风扇42优选的为贯流风机。风扇42可左右间隔布置三个。

此外,由上文可知,底板32呈凸凹结构,其可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容易在底板32内表面形成无数个小的热对流,热对流是热量传递的重要方式,热对流越剧烈,对流速度越快,热量传递越快。底板32的表面积大于平面,传热量大,再通过风扇42将挡烟板组件3传递的热量主动带走,形成主动散热系统,故本申请的降温装置降温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通过上述设置,挡烟板组件3的散热过程如下:挡烟板组件3散热会同时存在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油烟是热源、挡烟板组件3是传导体,第一过程是油烟不断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挡烟板组件3;第二过程是风扇42构成增加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媒介,挡烟板组件3的热量不断被风扇42吹动带走;第三过程是热交换的最终流向,合理和充足空间的散热通道的设置,保证良好的散热,参见图4中箭头所示,为散热时空气的流动路径。

为便于自动控制风扇42的运行,降温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7,优选的,温度传感器47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47设置在挡烟板组件3的顶板31上,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温度传感器47可设置至少两个,如至少一个设置在邻近散热出风口46处、另一个设置在远离散热出风口46的位置。本实施例所示的,共有六个温度传感器47,间隔均匀地布置在顶板31上,从而检测顶板31各位置的温度进行综合判断,以便进行精确地控制。

参见图6,为控制原理图,降温装置还包括主控制单元,包括调节回路、反馈电路、判断电路487和风扇控制电路488,各温度传感器47分别构成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六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可测得相应位置温度值t1,第二检测单元可测得相应位置温度值t2、……、第六检测单元可测得相应位置温度值t6。反馈电路包括与各检测单元对应的第一反馈电路481、第二反馈电路482、……、第六反馈单元483,调节回路包括与相应反馈电路连接的第一调节回路484、第二调节回路485……第六调节回路486。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一调节回路484分别连接到第一反馈电路481的输入端,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二调节回路485分别连接到第二反馈电路482的输入端、……、第六检测单元和第六调节回路486分别连接到第六反馈电路483的输入端。各调节回路可以为调零电路,如电位器,使用前温度调零,以作为温度传感器47测温的参照;各反馈电路可以为放大电路。判断电路487即指逻辑电路,功能是完成逻辑运算的电路。

第一反馈电路481的输出端,第二反馈电路482的输出端,……,第六反馈电路48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判断电路487的输入端。判断电路487的输出端连接到风扇控制电路488的输入端,风扇控制电路488的输出端连接到风扇42。判断电路487具有计算温度传感器47所测温度的平均值与判断风扇42是否工作的功能,此处n是指温度传感器47的数量,本实施例中n=6,则

参见图7,当开始烹饪时,吸油烟机开始工作,第一检测单元测得温度t1、第二检测单元测得温度t2、……、第六检测单元测得温度t6,主控制单元计算六处温度的平均值并将tm反馈到判断电路487中,以此作为风扇42运行的判断条件。

当tm≥t0时,表示挡烟板组件3温度过高,具有烫伤用户及放置物品的隐患。t0是控制风扇42是否工作的温度预设值,如优选的可以为25℃,判断电路487通过风扇控制电路488控制风扇42开始工作。

当tm<t0时,判断电路487通过风扇控制电路488使得风扇42停止工作。

特别的,选取25℃作为阈值的原因是,挡烟板组件3处于此温度时:(1)不存在烫伤用户及放置物品的风险;(2)此时挡烟板组件3处于较低温度,与降温装置配合,流经挡烟板组件3的油脂分离度高。

上述挡烟板组件3、降温装置不限于低吸式吸油烟机,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如侧吸式吸油烟机中。

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