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5767发布日期:2021-08-03 14: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packagedterminalairconditioner,简称ptac,包装末端空调设备)具有价格低、安装方便、维修方便、耗电量小的优点,适合在酒店、办公室等场所使用。然而现在人们不仅要求新风,而且对用户的舒适度又提出了新的需求。窗机在运行过程中,风机安装在新风风道内,风机将空气抽入窗机内部,新风风道的入口存在噪音大的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旨在改善现有窗式空调新风入口处存在的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风装置,包括:

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及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

风机支架,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通风口,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周适配设于所述新风风道的内壁;以及

风机,安装于所述风机支架,用以驱使气流自所述新风入口经由所述通风口流向所述新风出口。

可选地,所述新风风道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周呈方形设置,以使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新风风道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臂,所述风机装设于所述支臂上。

可选地,所述支臂上设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过风孔。

可选地,所述通风口上设有导风圈,至少部分所述导风圈的内壁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新风入口上形成用于将气流向所述风机方向导引的导风面。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通风口靠近所述新风入口的一端,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导风圈的内径逐渐缩小以形成所述导风面。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铺设线缆的卡线槽。

可选地,所述新风壳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线槽相对应的卡扣,所述线缆夹设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卡线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可选地,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并排装设于所述新风风道。

可选地,所述新风壳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风段、弧形段和出风段,所述风机装设于所述进风段;

所述弧形段包括相连的过渡区及缓冲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进风段连接,所述缓冲区与所述出风段连接,所述过渡区自所述进风段向所述缓冲区呈渐扩设置,所述缓冲区自所述过渡区向所述出风段呈渐缩设置。

本发明在上述新风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包括上述所述的新风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风机支架来安装风机,由于支架本体的外周与新风风道的内壁相互适配,当风机运行过程中,能够提高风机的稳定性,进而减少风机的振动噪音;通过使风机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气流能够稳定的向新风风道输送,减少风机振动产生的气流扰流,进而减少新风装置的气流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壳和下壳配合状态下新风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气流在现有通风口处气流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风口局部气流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出风段一侧视角新风壳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窗及空调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一侧视角窗式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一侧视角窗式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装置一侧视角窗式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机支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11,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181、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182及连通新风入口181及新风出口182的新风风道18;风机支架30,设于新风风道18,并包括支架本体31,支架本体31设有通风口,支架本体31的外周适配设于新风风道18的内壁;以及风机20,安装于风机支架30,用以驱使气流自新风入口181经由通风口流向新风出口182。风机20运行时,在新风风道18内产生负压,气流经由新风入口181进入新风风道18,并经由新风出口182输送到室内。

新风壳11用于形成一个通道作为新风风道18,气流通过新风风道18输送到室内,风机支架30用于支撑和固定风机20,以使风机20被固定在新风风道18内,当气流经过支架本体31时,气流通过支架本体31上的通风口流动。

由于新风装置运行时,风机20会产生振动,使得新风装置产生振动噪音,由于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相互适配,使得风机20通过支架本体31与新风壳11相互连接,通过新风壳11和支架本体31缓解风机20产生的振动,以提高风机20的稳定性,进而减少振动噪音。

在风机20运行时,如果风机20出现振动,容易造成新风风道18内的气流紊乱,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相互适配,使得风机20的稳定性提高,进而能够减少风机20的振动带来的气流紊乱的问题,有助于降低新风风道18内的运行噪音。

在安装时,支架本体31的外周直接贴合在新风风道18的内壁上,使得支架本体31与新风风道18呈面接触,进而可以增大支架本体31与新风壳11之间的接触面积,缓冲风机20运行时对新风壳11造成的冲击,进一步降低振动噪音。

当气流经过缝隙时,由于过风面积骤减而容易产生噪音,当风机20运行时,气流沿新风风道18流动,在经过支架本体31时,由于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相互适配,可以避免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的气流噪音的问题,进而降低新风风道18内的噪音。

由于气流流动时,在气流的出风一侧出现棱角或遮挡时,气流容易产生涡流区域,涡流区域容易造成气流紊乱,进而使得气流的噪音增大;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相互适配,使得气流不能通过支架本体31和新风风道18的内壁之间流动,避免由于气流在支架本体31的外周和新风风道18的内壁之间流动而产生涡流,在减小气流阻力的同时,降低气流噪音。

请继续参阅图3以及图4,图4为图3后视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新风风道18的横截面呈方形,支架本体31的外周呈方形设置,以使支架本体31与新风风道18相适配,新风风道18与支架本体31相互适配的部位为方形截面,支架本体31的外周也呈方形,以使支架本体31能够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呈面接触。

通过采用方形结构,风机20运行时,风机20对支架本体31产生作用力,由于支架本体31与新风风道18均呈方形结构,使得新风风道18和支架本体31之间的作用力相对均匀,进而能够减小支架本体31和新风壳11的变形,进一步提高新风壳11的稳定性,降低风机20的运行噪音。

在安装时,可以在新风风道18的内壁上设置凸部16,同时在凸部16上设置通孔,并在支架本体31上设置安装孔37,通过紧固件贯穿安装孔37和凸部16上的通孔,实现支架本体31的安装;可以在支架本体31上设置内凹结构,以形成凹槽32,将安装孔37设置在凹槽32内,以方便定位。

为了实现支架的定位,可以在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上设置定位部38,并在新风风道18的内壁上设置对应的定位机构,当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相互适配时,定位部38卡接在对应的定位机构上,实现支架本体31的初步定位。

风机20可以采用电机21和叶片22相互配合的方式,风机20可以采用轴流风机20、离心风机20、贯流风机20或其他风机20,以实现将气流从新风入口181抽入新风风道18,气流经过新风出口182输出。

当采用轴流风机20时,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架本体31还包括支臂35,风机20装设于支臂35上,通过支臂35对轴流风机20进行支撑,以使轴流风机20被架设在新风风道18内。

支臂35的一端可以与支架本体31相连接,以实现支臂35的固定,支臂35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安装部36,将风机20安装在安装部36上,以实现风机20的固定。

由于支架本体31的外周与新风风道18的内壁呈面接触,当风机20被安装在支臂35上时,支架本体31能够缓冲支臂35受到的振动,进而降低振动噪音,同时,可以均衡支臂35受到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风机20的稳定性。

为了提升风机20的稳定性,可以设置多个支臂35,将多个支臂35间隔设置,以使相邻的支臂35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气流的通风口,风机20运行时,气流通过相邻的支臂35之间的通风口流动。

由于风机20运行时,支臂35会对气流产生遮挡,造成风阻,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支臂35上设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过风孔351,过风孔351为贯通孔,以使气流沿着新风风道18流动时,经过支臂35时,能够通过过风孔351进一步向新风出口182方向流动。

在加工过风孔351时,可以使过风孔351的两端内壁呈弧形表面,即,过风孔351朝向新风入口181一端,沿气流流动方向,过风孔351的内壁呈渐缩状;过风孔351朝向新风出口182一端,沿气流流动方向,过风孔351的内壁呈渐扩状,当气流达到过风孔351时,在过风孔351朝向新风入口181一端,由于过风孔351的内壁呈渐缩状,使得过风孔351的边缘不会对气流产生遮挡,气流沿过风孔351的内壁向新风出口182方向流动时,气流在过风孔351内不会产生涡流,进而避免过风孔351对气流产生风阻,有助于提升气流流量,同时由于过风孔351内不会产生涡流,进而能够降低涡流噪音;当气流沿过风孔351流动到靠近新风出口182一侧时,由于过风孔351的内壁呈渐扩状,使得气流在过风孔351朝向出风口一侧不会产生涡流,进而可以降低涡流噪音,同时减小风阻,进一步提升新风装置的降噪性能。

当采用离心风机20时,可以在新风壳11的侧壁上设置出风风道,以使新风装置呈轴向进风、周向出风结构。

当采用贯流风机20时,可以并排设置多组贯流风机20,以使增大新风装置的进风量。在安装贯流风机20时,可以将多个贯流风机20并排设置在靠近新风入口181一侧,以方便贯流风机20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3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缆的卡线槽39,线缆可以为连接风机20的线缆。通过设置卡线槽39,在铺设风机20的线路时,可以不在新风壳11上进行打孔操作,进而能够减少对新风壳11的加工,同时可以避免新风壳11的打孔部位出现漏风。

在线缆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卡线槽39限定线缆的位置,进而避免风机20运行时,气流带动线缆产生抖动而造成的噪音;由于卡线槽39能够在支架本体31外周形成铺设线缆的空间,进而能够避免对线缆造成挤压,防止线缆损坏。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新风壳11的内壁上设有与卡线槽39相对应的卡扣17,线缆夹设于卡扣17与卡线槽39之间,以使线缆被固定在卡扣17和卡线槽39之间,实现对线缆的固定。

卡扣17可以为设置在新风壳11内壁上的凸出结构,当支架本体31装设于新风壳11内时,线缆通过卡线槽39伸入新风风道18内并与风机20相连接,线缆被卡接在卡线槽39内,卡扣17压合在在线缆上,以使线缆被固定起来,进而避免线缆产生抖动,以减少新风风道18内的噪音,同时避免线缆对气流产生扰流。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壳和下壳配合状态下新风壳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新风壳11的加工,可以将新风壳11分为上壳111和下壳112两部分,上壳111和下壳112相互对接时,上壳111和下壳112内部形成新风风道18。通过采用上下两部分组成新风壳11,可以方便新风壳11的加工,使新风壳11可以通过模具单独加工之后进行拼接。

在加工时,可以在上壳111和下壳112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用于对上壳111和下壳112进行定位和固定。

以新风壳11水平安装为例,下壳112位于下部,上壳111扣合在下壳112上方,上壳111和下壳112的连接部位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18延伸方向相一致,并且上壳111和下壳112的连接部位呈连续设置,以防止上壳111和下壳112的连接部位延伸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不一致时,上壳111或下壳112受力不均而导致的变形或断裂,并且能够提升新风壳11的密封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风口上设有导风圈33,至少部分导风圈33的内壁呈倾斜设置,以使新风入口181上形成用于将气流向风机20方向导引的导风面331。导风圈33用于对进入通风口的气流进行导流,以使气流沿着导风面331向预设方向流动。

通风口设置在支架本体31上,进入新风入口181的气流通过通风口流入新风风道18,当气流经过导风圈33时,靠近通风口的边缘流动的气流,可以沿着导风面331流动,进而可以避免导风圈33对气流产生阻挡。

请参阅图6,图6为气流在现有通风口处气流流动状态示意图,当气流沿如图6中a方向流动到通风口而受到阻挡时,容易产生涡流,涡流区域会造成气流阻挡,气流在涡流区域产生转向,形成如图6中b方向的气流,使得涡流区域对气流产生风阻,涡流区域越大,对产生的风阻也越大,进而降低了气流的流量,由于涡流区域的影响,使得新风入口181处的实际过风面积大大减小,直接影响新风装置的进风量,进而影响新风装置的进风效率,同时,随着风阻的增大,在涡流区域会产生噪音,随着气流的持续输送,在新风入口181处的噪音会非常大。当气流沿如图6中c方向持续输出时,由于气流在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侧的涡流区域大,造成气流沿如图6中d方向输出时,会对输出气流造成干扰,使得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端的实际过风面积减小,进而容易在该部位产生噪音。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风口局部气流流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当气流沿着如图7中a1方向由新风入口181达到通风口位置时,气流沿着导风面331向新风风道18内部流动,形成如图7中b1方向的气流,由于气流在通风口处产生的涡流区域减小,通风口部位产生的风阻大大减小,通过减小通风口部位的风阻,能够有效降低新风入口181一侧的气流噪音;由于导风面331能够将气流向新风风道18内部导流,减少气流受到的阻力,增大通风口的实际过风面积,进而能够有助于提升新风入口181的气流量,进一步提高新风装置的进风量;通过导风面331对气流进行导引,使得通风口内的实际利用率增大,进而可以实现对通风口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不增大通风口内径的前提下,保证新风装置的进风量,当将新风装置装设于其他新风设备上,如空调窗机、新风系统等结构上时,可以在不增大新风装置所占用的体积的前提下,同时实现新风输入,进而有利于减小新风设备占用的空间,增加新风设备适用性。

导风面331可以为设置在通风口上的倾斜的表面,沿通风口的轴向截面,导风面331可以为指向通风口的轴线的斜面,也可以为向通风口内侧凸出的凸弧面,以实现对气流进行导流。

可以将导风圈33可以设置为中空的椎体形状,以使导风圈33内部的锥面作为导风面331;也可以在导风圈33的内部上设置多个倾斜的片状结构,由于风机20运行时,气流流向基本保持一致,片状结构的一个表面作为迎风面,可以将片状结构的迎风面作为片状结构导风面33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通风口和风机20的具体布置来选择导风面331的设计。

导风圈33设置在通风口朝向新风入口181一侧,也可以同时在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侧也设置导风圈33,用于对气流进行导流。

当在通风口靠近新风入口181一侧设置导风圈33时,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导风圈33的内径逐渐缩小以形成导风面331,此时导风面331为通风口靠近新风入口181一侧的倾斜表面,由于导风圈33的内径逐渐缩小,使得导风面331为均布在导风圈33的斜面或曲面结构,可以方便导风面331的加工。

其中,导风圈33可以为支架本体31靠近新风入口181一端的端部,不单独加工导风圈33,将通风口靠近新风入口181一端的内壁作为导风面331,以方便导风面331的加工;同时,可以不在支架本体31上单独安装导风圈33,进而减少对支架本体31的加工,以提升支架本体31的强度;气流经由新风入口181达到通风口时,可以减少对气流的阻挡,进而提高新风装置的进气量;但气流能够沿着新风入口181流动到通风口位置时,由于气流受到的遮挡减少,使得气流不容易在通风口朝向新风入口181一侧产生涡流,进而降低新风入口181的噪音,提升新风装置的进气量。

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在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端设置导风圈33时,沿气流流动方向,导风圈33的内径逐渐扩大以形成导风面331,当气流沿导风面331向新风风道18内流动时,由于气流能够沿着导风面331流动,形成如图7中c1的流动方向,使得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端产生的涡流区域面积大大减小,进而能够减小该部位的风阻,进一步有助于降低噪音,气流沿如图7中d1方向输出时,能够增加新风风道18的实际过风面积,提高新风装置的进风量,在气流沿如图7中d1方向输出时,由于实际过风面积怎大,使得该部位的噪音也相对减小。

当在通风口靠近新风出口182一端设置导风圈33时,也可以根据新风出口182的位置,调整导风面331的角度,以使导风面331将气流向新风出口182方向导引。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出风段一侧视角新风壳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新风壳1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风段12、弧形段13和出风段14,风机20装设于进风段12;弧形段13包括相连的过渡区132及缓冲区133,过渡区132与进风段12连接,缓冲区133与出风段14连接,过渡区132自进风段12向缓冲区133呈渐扩设置,缓冲区133自过渡区132向出风段14呈渐缩设置。新风入口181位于进风段12远离弧形段13一端,新风出口182位于出风段14远离弧形段13一端,新风入口181和新风出口182之间的通道为新风风道18;风机20装设于进风段12,用于将气流抽入新风风道18内。

进风段12、弧形段13以及出风段14形成一个整体,进风段12内部的新风风道18可以为第一风道121,弧形段13内部的新风风道18可以为第二风道131,出风段14内部的新风风道18可以为第三风道141,风机20带动气流由新风入口181进入,并依次经由第一风道121、第二风道131和第三风道141输出到新风出口182。

气流经由进风段12进入过渡区132时,沿气流流动方向,由于过渡区132呈渐扩设置,使得气流呈扩散状态向过渡区132流动,可以减小气流在第二风道131内的噪音,有助于降低新风装置的整体噪音;由于气流可以通过过渡区132减小气流的风阻和风损,当气流向出风段14持续运动时,能够使气流运行更加顺畅,避免由于过风面积的逐步骤减而引起的噪音;当气流由过渡区132持续向缓冲区133流动时,由于缓冲区133呈渐缩设置,使得气流进入出风段14时,过风面积减小,进而使得气流达到出风段14时的流速增大,实现对气流进行降噪和加速的过程。

以新风装置水平设置为例,以新风装置的下端面为平面举例,在加工时,可以使过渡区132的下表面呈平面,过渡区132的侧壁呈外凸的弧形设置,以使过渡区132的过风面积逐渐扩大,同时,缓冲区133的下表面为平面,缓冲区133的上表面呈外凸的弧形设置,以使缓冲区133的过风面积逐渐减小,如此,使得气流在整个弧形段13的流动更加顺畅,风阻及风损更小,且能够降低噪音。

本发明在上述新风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窗式空调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13,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窗及空调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一侧视角窗式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一侧视角窗式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窗式空调100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

新风装置用于将气流抽入窗式空调100。窗式空调100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部件,如外部壳体,为了实现窗式空调100功能的多样化,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窗式空调100上设置室外换热器103和室内换热器102,新风装置、室内换热器102和室外换热器103均装设于壳体内,可以在壳体上设置底盘10,以使新风装置、室内换热器102和室外换热器103均装设于底盘10上。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风装置一侧视角窗式空调100内部结构示意图,底盘10为窗式空调100的内部结构提供安装和支撑。壳体和底盘10形成整个窗式空调100的外框架,窗式空调100均安装在壳体和底盘1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壳体的形状可以呈方形、筒形等,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常,为了方便制造和成型,壳体的形状大致呈方形设置。壳体的后侧壁面设有室外进风口及新风口,新风口与新风入口181相连通。室内换热器102为从新风出口182吹出的气流换热即可。

窗式空调100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0的压缩机101,新风装置与压缩机101分设于底盘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由于压缩机101的占用空间大、且重量较大。通过使得新风装置及压缩机101分设在底盘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一方面使得布局更加合理,整体排布更加紧凑,充分利用底盘10上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底盘10上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因重力分布不均匀造成底盘10变形,且便于整机的安装。压缩机101与室外换热器103、室内换热器102的选型和控制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4,新风壳11由室外向室内延伸,为了方便新风壳11与窗及空调的其他部件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弧形段13和出风段14之间设置有连接段15,连接段15内形成第四风道151,气流依次经过第一风道121、第二风道131、第四风道151以及第三风道141流动,出风段14可以与连接段15在同一平面上设置,也可以使出风段14向室内换热器102方向弯折,以使新风出口182输出端气流能够经过室内换热器102进行换热。

在安装时,可以设置两个室内换热器102,可以使其中一个室内换热器102用于制冷,另一个室内换热器102用于加热,当气流经过第一个室内换热器102时,气流中的水分进行冷凝,进而实现除湿,当气流持续流动,经过第二个室内换热器102时,气流被加热,使得输出的气流呈加热或干燥恒温状态。

在安装新风装置时,连接段15内的过风面积与出风段14的过风面积相一致,以使气流经过弧形段13时进行降噪处理。在将新风装置安装在底盘10上时,由于弧形段13中,缓冲段呈渐缩设置,使得弧形段13的高度大于连接段15的高度,此时弧形段13的上表面和连接段15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可以将室内换热器102设置在连接段15上方,使得连接段15经由室内换热器102底部铺设,进而可以实现气流由室外向室内输送,同时减少新风装置占用空间,有助于方便窗及空调的小型化设计。

由于新风装置采用可降噪设计,使得窗式空调100的运行噪音大大降低,有助于提升窗式空调100的用户体验;通过设置在窗式空调100上的室外换热器103和室内换热器102,实现对窗式空调100的出风温度和湿度控制,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