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8893发布日期:2020-07-29 02:49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负压病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的病房,从空气的流通来讲,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2756195)公开了一种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包括一治疗室、一前室、送/排风系统,其排风系统通过负压机实现病房的负压环境,然后送风系统通过新风机向病房内送入新风,实现病房中的新鲜空气循环,避免病房中污染的空气未经处理就排放至室外,保证人们的安全,但是这种净化系统在使用时,虽能实现病房整体的负压环境,但是其空气流动存在死角,即空气由出风口处流向排风口处,而远离出风口与排风口的死角处的污染空气难以排出,医护人员在进出病房时产生的气流会干扰病房中的空气流向,使死角处的空气流动,不仅存在病房门出流出的危险,也增大了医护人员身上附着病菌的几率,将医护人员的病菌防护工作增大了危险性;并且排风口处需要将空气过滤杀毒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滤芯是排风系统主要的消耗品,但是排风口处难免会吸入体积较大的碎屑、絮状物等,容易堵塞滤芯处,影响空气的过滤杀毒,影响排风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负压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新风机上设置有通向病房内的出风口,所述负压系统包括负压机,负压机上设置有通向病房内的吸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病房门的一侧上端,出风口水平排布有若干处,所述吸风口设置在病房门的对侧下部,吸风口水平排布有若干处;

所述负压机与吸风口通过排风管道连接,所述排风管道包括与负压机相连的主管道和与主管道下部连通的横管道,横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条向下与吸风口接通的次级管道,所述主管道中于横管道的上侧设置有初滤网。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中于初滤网处设置有刷网机构,所述刷网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初滤网上下两侧的两个刷板,两个刷板通过贯穿主管道设置的u形的拉杆连接,主管道的侧壁上配合拉杆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病房的内墙上配合拉杆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外侧设置有翻盖。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中固定设置有防漏布,防漏布的外沿密封连接在容纳腔的内壁上,防漏布的中部密封固定在拉杆上。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口,排屑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病房的外墙底部于排屑口处设置有排屑腔,排屑腔处可移动的设置有医疗废品箱,医疗废品箱的上端配合排屑口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出风口与吸风口在病房中呈对角设置,使病房中气体流动顺畅无死角,避免病菌在病房中长时间存留,降低了医护人员病菌防护工作的危险性;在主管道中还设置初滤网,可对吸入负压机中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避免碎屑、絮状物等堵塞滤芯,保证了排风系统的正常工作,对空气的净化效率高,也延长了负压机滤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拉杆拉出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拉杆拉出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疗废品箱与排屑口对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排风管道布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新风系统与负压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负压病房净化换气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和负压系统2,新风系统1包括新风机11,新风机11上设置有通向病房内的出风口12,负压系统2包括负压机21,负压机21上设置有通向病房内的吸风口22,出风口12设置在病房门的一侧上端,出风口12水平排布有若干处,吸风口22设置在病房门的对侧下部,吸风口22水平排布有若干处;出风口12与吸风口22在病房中呈对角设置,使病房中气体流动顺畅无死角,避免病菌在病房中长时间存留,并且医护人员进入病房中后,病房中的空气流向为医护人员一侧指向病床的一侧,使病菌由病床一侧直接在吸风口22处吸入,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病菌防护工作的危险性;优选的,新风机11与负压机21采用稀土永磁电机驱动的高速风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节电明显的效果;

负压机21与吸风口22通过排风管道3连接,排风管道3包括与负压机21相连的主管道31和与主管道31下部连通的横管道32,横管道32上设置有若干条向下与吸风口22接通的次级管道33,主管道31中于横管道32的上侧设置有初滤网4;病房中的空气由吸风口22处吸入,经过次级管道33进入横管道32,再由横管道32进入主管道31,然后向上通过初滤网4进入负压机21处;初滤网4可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挡住碎屑、絮状物等,减小负压机21处理废气的压力;

优选的,主管道31中于初滤网4处设置有刷网机构5,刷网机构5包括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初滤网4上下两侧的两个刷板51,两个刷板51通过贯穿主管道31设置的u形的拉杆52连接,通过拉动拉杆52可带动两个刷板51在初滤网4上移动,刷掉初滤网4上附着的碎屑和絮状物,主管道31的侧壁上配合拉杆52设置有密封圈,避免拉杆52与主管道31侧壁的活动处产生气体回流;

优选的,病房的内墙上配合拉杆52开设有容纳腔61,容纳腔61的外侧设置有翻盖62,拉杆52的外端可置于容纳腔61中;

优选的,容纳腔61中固定设置有防漏布63,防漏布63的外沿密封连接在容纳腔61的内壁上,防漏布63的中部密封固定在拉杆52上,拉动拉杆52进行刷网时,防漏布63可保证拉缸外侧与内侧的隔离,进一步保证主管道31内的空气不外漏;

优选的,主管道31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口311,排屑口31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312,进入主管道31的碎屑和絮状物或刷网机构刷下的碎屑等落入排屑口311处,通过打开第一阀门312可排出主管道31;

优选的,病房的外墙底部于排屑口311处设置有排屑腔64,排屑腔64处可移动的设置有医疗废品箱7,医疗废品箱7的上端配合排屑口311设置有开口71,开口71处设置有第二阀门72,医疗废品箱7可将开口71对接排屑口311,使主管道31中的碎屑等直接进入医疗废品箱7中,防止碎屑携带病菌对外界产生污染;优选的,第一阀门312与第二阀门72可为插板阀。

优选的,负压机21中设置消杀系统,包括uv杀菌器和o3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可对进入负压机21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之后再排入外界,从而控制病菌扩散;负压机21中还连接有设置在负压病房中的压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差传感器将检测出的病房内外压差值以数字信号输出,经过单片机转换成电信号控制负压机21的启动或关闭;

新风系统1与负压系统2的工作流程为:打开电源使负压机21工作开始排风,使室内产生轻微的负压,然后新风机11开机进风,新风机11的进风量小于负压机21的排风量,室内压强继续降低,直至达到-30pa,电子压差传感器将检测值输出至单片机,控制新风机11与负压机21将进风量和排风量转换成固定值,使室内压强趋于稳定,而随着人员的出入或风机的工作误差会使室内压强产生改变,当室内压强≥-5pa或≤-50pa时,电子压差传感器将检测值输出至单片机,控制报警器报警示意,同时控制负压机21或新风机11调节风量使室内压强逐渐恢复至-30pa的稳定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