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9736发布日期:2021-01-29 18: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一种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新风装置的应用日趋广泛,并结合各类空调实现空气处理换热。新风装置从室外引入新风,与室内空气进行混合。新风空调在使用新风换气系统给室内换气时,由于室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差,直接引进新风会使得室内温度升高/减低,从而加大空调器的能量消耗。当室内空气排出室外时,室内空气的热量也直接排出,不能实现直接回收利用。
[0003]
为了降低换热过程的热量损耗,现有新风空调会分别对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换热,需要在进风位置和排风位置分别设置两个换热结构,占用空调内部空间,结构复杂,而且导致能源耗费升高。
[0004]
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新风空调的结构进行改进,以降低能量损耗,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通气管,包括:
[0006]
第一管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
[0007]
第二管体,在所述第一管体内穿过,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管体内第一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内第二气流方向相反。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流与所述第二气流通过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进行热交换。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管体包括换热段和出风段,所述换热段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换热段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段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所述出风段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0010]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段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呈s形、螺旋形或u形盘绕延伸。
[0011]
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段的管道长度为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的2倍以上。
[0012]
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还具有进风段,所述进风段为弯折形状,所述进风段穿出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段的末端。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与墙壁穿孔固定的套筒。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引气系统、出气系统和置于所述引气系统和所述出气系统之间的上述结构的通气管,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引气系统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气系统的进风端连通。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引气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进风管和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的蜗壳形成所述出风端。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出气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出风风机和排风管,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风机的进风端。
[0017]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将室内排风和新风的管路设置为一体,在新风开启时将引入的室外新风通过通气管,利用室内排风的热量对新风进行换热,使引入的室外空气接近室内温度,实现能量回收,不需要对新风和排风增设额外的换热结构,简化了空调结构,而且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空调的能量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气管的剖视图。
[0021]
图2是垂直于图1中剖面方向的通气管的剖视图。
[0022]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的正视图。
[0023]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的俯视图。
[0024]
图5是图3的纵向剖面图。
[0025]
图6是图3的右视图。
[0026]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7]
第一管体11,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套筒12,换热段21,出风段22,进风段23,第二进风口211,第二出风口212,墙壁100,进风管201,进风风机202,过滤网203,排风管301,出风风机302。
具体实施例
[0028]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新风处理能耗较高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气管,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11包括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11内穿过,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风口211和第二出风口212,第一管体11内第一气流方向与第二管体内第二气流方向相反。
[003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排风和新风的管路设置为一体,在新风开启时将引入的室外新风通过通气管,利用室内排风的热量对新风进行换热,使引入的室外空气接近室内温度,实现能量回收,不需要对新风和排风增设额外的换热结构,简化了空调结构,
而且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空调的能量回收利用率。
[0031]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管体设于内部,内部的第二气流应当是作为换热媒介,对第二管体中的第一气流进行换热。
[003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通过第二管体的管壁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的管壁作为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换热面,实现两个气流的换热效果,具体地,第二管体的管体外表面积应该尽可能地增大,可以通过延长第二管体的长度,设置小尺寸的第二管体,或者通过增加第二管体的数目来实现,使得第二气流从第二出风口212排出后尽可能实现较高换热率,使第二气流的温度更接近与第一气流的温度,第一气流可以为引入的新风,第二气流可以为室内空气,从而减少空调器能量的消耗。
[003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管体包括换热段21和出风段22,换热段21设于第一管体11内,换热段21设有第二进风口211,出风段22设于第一管体11外,出风段22设有第二出风口212。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管体设置为两部分,其中换热段21用于实现换热,出风段22则用于实现第二气流的快速输出,缓解换热段21的内部气压。如前所述,第二管体为了充分换热,其管体尺寸较小,对应地截面积也较小,因此可知第二管体内的气流压力会比较大,而为了保持出风效率,降低出风所需能效,出风段22需要保证第二气流快速通过,缓解换热段21的出风气压。
[0034]
进一步地,换热段21沿第一管体11的长度方向呈s形、螺旋形或u形盘绕延伸。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换热段2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使换热段21在有限的腔体内进行弯折盘绕,同时应该尽量保证第一气流的方向符合气体流动的特性,此处换热段21可采用上述的s形、螺旋形或u形形状进行延伸,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上述三种形状的一种、两种或三种进行组合使用,也可以利用上述结构在空间上组合变化生成类似结构,以提高换热面积,避免气体产生稳定性过低的紊流,防止紊流影响后续的排风,而导致风机等能耗升高。
[0035]
或进一步地,换热段21的管道长度为第一管体11的长度的2倍以上。本实施例中,对换热段21的长度进行优选,换热段21的管道长度增大,能够提高第二气流与第一气流的接触面积,气流流动性较强,为了尽量提高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的接触,换热段21的长度至少为第一管体11的2倍。应当理解的是,换热段21的管道长度只是提高换热效率的一种途径,具体地,还可以和设置换热段21的截面尺寸等进行组合和协调控制。
[0036]
具体地,第一进风口111设置于第一管体11的横向一侧,第二管体沿第一管体11的长度方向由两端穿出。将第一气流的进风位置和第二气流的出风位置分离,方便安装和拆卸。
[0037]
或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管体还具有进风段23,进风段23为弯折形状,进风段23穿出第一管体11,第二进风口211设于进风段23的末端。本实施例中,进风段23除了具有允许第二气流进入的功能,其穿出第一管体11的作用是方便维修,这是因为若将通气管应用于空调中,通气管应该当穿过墙壁100或窗户等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通气管的内部需要与空调内部的部件连接,因此通气管穿出方便维修人员等进行拆卸。具体地,进风段23可设置为把手形状,且优先设置为弧形,顺应气体流向而且方便人手操作。而且,进风段23可与前述实施的结构结合,可由换热段21的末端向外延伸而成,可通过换热段21的结构通过盘绕弯折得到,可以想到的是,弯折的角度和形状可和换热段21相区别,换热段21的
弯折以提高管道长度为目的,进风段23的弯折以提高使用便捷性为目的。
[0038]
或进一步地,第一管体11的外周设有用于与墙壁100穿孔固定的套筒12。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体11的外周设置套筒12,套筒12可预先镶嵌在墙体内,套筒12不仅具有保护第一管体11的作用,防止第一管体11由于腐蚀或潮湿产生破损,还能阻挡第一管体11的气体热量向外扩散,防止对墙壁100的穿孔造成热损伤,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且,套筒12还有对第一管体11的定位作用,缓解第一管体11受到的气体冲击和晃动,同时还能降低第一管体11的气体冲击产生的噪音。
[0039]
如图3-6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引气系统、出气系统和置于引气系统和出气系统之间的前述结构的通气管,第一进风口111与引气系统的出风端连通,第一出风口112与室内连通,第二进风口211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212与出气系统的进风端连通。
[0040]
新风空调在进行空气交换时,将室外的新风通过进风管201引入室内,而将室内的循环空气通过排风管301排出室外,以此进行空气循环。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及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过程中,室内、室外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度差,本申请将排风管301与进风管201结合在一根通气管上,可使空气循环过程中引入的新风与排出的空气在通气管内进行热量交换,使引入的新风温度更接近与室内空气的温度,从而减少空调器能量的消耗。具体地,引气系统用于为新风提供负压使新风进入室内,出气系统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
[004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气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进风管201和进风风机202,进风风机202的蜗壳形成出风端。在本实施例中,引气系统的进风风机202,可设置为离心风机,是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动力源,室外新风在进风风机202的负压作用下进入蜗壳,再进入第一管体11。
[004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1穿出空调壳体,进风管201的进风端口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11的穿出端,进风管201的外周面设有进风孔,进风管201和第二管体之间形成进风腔。本实施例中,进风管201与第一管体11的外端连接,减少了管路分支和占用空间。具体地,进风管201的进风孔沿进风管201的外周面设置,可以在进风管201的内侧设置过滤网203,过滤网203应契合进风管201的形状,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03设置为圆筒状。具体地,在过滤网203处设置起到保护作用的过滤网防护罩,室外空气进入后,过滤网203可防止大颗粒杂物及昆虫随气流进入室内。第二管体内的空气已经经过换热,可能会留有部分余热,此时室外的空气进入进风管201内,还能与第二管体内的室内空气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第二管体内的空气余热。具体地,第二管体包括换热段21和出风段22,此时空气进入后与出风段22内的室内排风进行换热。
[0043]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出气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出风风机302和排风管301,第二进风口211连通出风风机302的进风端。具体地,出风风机302为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动力源,室内空气在出风风机302的作用下通过第二管体的换热段21和出风段22进而排出室外。
[0044]
如图2所示,当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时,进风风机202与排风风机同时运转,实线所示箭头为室内空气流动方向,虚线所示箭头为室外新风流动方向。新风通过过滤网203进入进风管201内,由进风风机202导入并送入第一管体11,此时排风风机302将室内的空气吸入第二管体中,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在第一管体11的管壁内交叉而过,进行热量中和交换,而后
室外新风进入室内,此时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相近,从而减少室内的能量流失。
[0045]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新风空调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将室内排风和新风的管路设置为一体,在新风开启时将引入的室外新风通过通气管,利用室内排风的热量对新风进行换热,使引入的室外空气接近室内温度,实现能量回收,不需要对新风和排风增设额外的换热结构,简化了空调结构,而且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空调的能量回收利用率。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