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1954发布日期:2020-10-28 11:3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热水在地上换完热以后通过与地热回灌井井口装置相连的钢管流入液面以下,进而回灌到地层。回灌一段时间后,下部地层通道会部分发生堵塞,回灌量衰减,则需要把扬水管起出,与潜水泵连接后重新下入地热井液位一下,进行抽水回扬,多半回扬12-24小时即可疏通下部通道。目前我国大部分地热井不抽水时静液位一般为30-70米,抽水时的动液位一般为50-120米,扬水管的长度一般设计为100米,即可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但目前的泵扬水管,只有单一的功能,即只能实现回灌或回扬,需要实现另一种功能时,则需要用大型吊车和人员将扬水管起出,拆掉潜水泵(回灌)或接入潜水泵(回扬),大大增加了成本、人工以及时间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将该管连同潜水泵一起下入液面以下,即可满足正常的回灌,需要回扬时,只要在地面启动潜水泵电源即可实现回扬。

其技术方案是: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被外管套接,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间隙,内管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设有回扬抽水管,外管的顶部与井口连接,井口的一端连接设有回灌水管,回灌水管的另一端与回扬抽水管并联,回灌水管上设有阀门,内管的底部连接设有潜水泵,外管的底端管壁上设有孔道。

所述孔道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潜水泵通过电缆与地面上的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套装置和一套生产工序可以实现回扬和回灌两种功能,方便、快捷、安全,大大节省了车辆成本、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被外管1套接,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间隙,内管2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设有回扬抽水管3,外管1的顶部与井口8连接,井口8的一端连接设有回灌水管4,回灌水管4的另一端与回扬抽水管3并联,回灌水管4上设有阀门5,内管2的底部连接设有潜水泵7,外管1的底端管壁上设有孔道6。

所述孔道6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潜水泵7通过电缆与地面上的电源连接。

工作原理:向地下回灌水时,打开阀门5,将水通过回灌水管4注入井口8,然后水流入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环空,然后再通过外管1设计的孔道6注入井内,实现回灌。回扬抽水时,关闭阀门5,接通电源使潜水泵7工作,井内水从内管2输出至回扬抽水管3,排放出去,回灌水和回扬水相互独立不冲突。



技术特征:

1.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被外管(1)套接,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间隙,内管(2)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设有回扬抽水管(3),外管(1)的顶部与井口(8)连接,井口(8)的一端连接设有回灌水管(4),回灌水管(4)的另一端与回扬抽水管(3)并联,回灌水管(4)上设有阀门(5),内管(2)的底部连接设有潜水泵(7),外管(1)的底端管壁上设有孔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6)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潜水泵(7)通过电缆与地面上的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中深层地热井泵室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被外管套接,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间隙,内管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设有回扬抽水管,外管的顶部与井口连接,井口的一端连接设有回灌水管,回灌水管的另一端与回扬抽水管并联,回灌水管上设有阀门,内管的底部连接设有潜水泵,外管的底端管壁上设有孔道。一套装置和一套生产工序可以实现回扬和回灌两种功能,方便、快捷、安全,大大节省了车辆成本、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生;贾艳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银生
技术研发日:2020.03.08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