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457发布日期:2020-10-30 21:1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在环境温度骤变或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容易爆管,而现有的平板式太阳热水器在集热器部分采用金属管外部涂覆吸热涂层,并采用框固定金属管,在金属管侧面设置与框架固定连接的透光板,使金属管直接吸热从而加热内部介质,避免了爆管的可能性,现有技术使用水作为流动介质在集热器与水箱之间流动。

但是由于水通常为自来水,在吸热管中受光照加热后容易产生水垢,粘附在吸热管内壁,影响热传递速率,且水的冰点较低,加热管中的水在严寒地区使用时容易结冰,影响介质流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包括内胆,所述内胆侧面设有若干以内胆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流道,流道包括入流道和回流道,入流道与回流道端部连通,入流道另一端与分流管连通,回流道另一端与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集流管位于内胆端部,且分流管、集流管分别与贯穿外壳、保温层的介质流入管、介质流出管连通,分流管、集流管连接流道另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集流管均固定于内胆端部的凹槽中,所述内胆所用材料为搪瓷。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包括与入流道连通的分管,所述分管与弧管外侧连通,所述弧管端面与介质流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介质流入管外侧与保温层、外壳接触部分均套有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流道、分管、弧管、介质流入管相互连接处内壁部均为圆角边。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所用材料为聚氨酯,所述保温层外侧由扎带缠绕。

优选的,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电辅助加热管,所述电辅助加热管与外壳外部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内胆端部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外壳、保温层、内胆的进水管、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内胆侧板设置流道,使吸热管中的介质在经过搪瓷侧壁中的流道时实现与内胆内部的水进行换热,即储水箱中的水无需流动即可换热,避免现有的水直接导热造成铜管腐蚀或结冰影响流动性;在管壁呈环形阵列的流道采用分流管连接,使介质流入管中的携带热量的介质能够在内胆侧壁流动,分流管、入流道、回流道、集流管依次连通,使介质在通道内循环流道与内胆内部的水换热;内胆端部设置凹槽,将分流管、集流管置于凹槽内,使保温层能够将分流管、集流管覆盖,避免分流管、集流管与外壳接触导致热量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管、集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101、端盖;2、介质流出管;3、介质流入管;4、进水管;5、出水管;6、控制面板;7、保温层;8、内胆;801、流道;802、入流道;803、回流道;804、凹槽;9、扎带;10、电辅助加热管;11、分流管;1101、分管;1102、弧管;12、集流管;13、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包括内胆8,所述内胆8侧面设有若干以内胆8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流道801,流道801包括入流道802和回流道,入流道802与回流道803端部连通,入流道802另一端与分流管11连通,回流道803另一端与集流管12连通,所述分流管11、集流管12位于内胆8端部,且分流管11、集流管12分别与贯穿外壳1、保温层7的介质流入管3、介质流出管2连通,分流管11、集流管12连接流道801另一端连通,所述分流管11、集流管12均固定于内胆8端部的凹槽804中,所述内胆8所用材料为搪瓷,所述分流管11包括与入流道802连通的分管1101,所述分管1101与弧管1102外侧连通,所述弧管1102端面与介质流入管3连通,所述介质流入管3外侧与保温层7、外壳1接触部分均套有密封套13,所述流道801、分管1101、弧管1102、介质流入管3相互连接处内壁部均为圆角边。

介质在集热器内部加热后,集热器介质通道通过管道与储水箱中介质流入管3连接,介质通过分流管11流进入流道802,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入流道802与分流管11中呈环形阵列的分管1101一一对应连接,分管1101另一端与弧管1102连接,弧管1102侧面与介质入流管连接,因此能够使携带热量的介质均匀分布在内胆8圆周,入流道802另一端与回流道803连通,能够使介质依次经过分流管11、入流道802、回流道803、集流管12,介质在入流道802与回流道803内与搪瓷制成的内胆8内部的水进行换热,实现对水的加热,介质采用添加有防腐剂的乙二醇,乙二醇具有流动性好,热容值高的优点,且乙二醇冰点为-25℃,能够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式与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流动方式相同,都是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因此集热板所在高度应低于储水箱;采用分流管11与集流管12分别连接入流道802与回流道803,使介质均匀分布在内胆8外侧,使内胆8各部分温度均匀,介质流入管3、介质流出管2贯穿外壳1的部分设置密封套13,避免外壳1内部热量流失,同时避免外壳1与介质流入管3、介质流出管2接触而造成热传递损失;介质流动的通道各部分连接处均采用圆角边,减少了流动阻力,避免对介质流动性造成影响。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换热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包括内胆8,所述内胆8侧面设有若干以内胆8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流道801,流道801包括入流道802和回流道,入流道802与回流道803端部连通,入流道802另一端与分流管11连通,回流道803另一端与集流管12连通,所述分流管11、集流管12位于内胆8端部,且分流管11、集流管12分别与贯穿外壳1、保温层7的介质流入管3、介质流出管2连通,分流管11、集流管12连接流道801另一端连通,所述保温层7所用材料为聚氨酯,所述保温层7外侧由扎带9缠绕,所述内胆8内部设置有电辅助加热管10,所述电辅助加热管10与外壳1外部的控制面板6电性连接,所述内胆8端部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外壳1、保温层7、内胆8的进水管4、出水管5。

内胆8及内端端部凹槽804内的集流管12、分流管11均位于保温层7内,减少介质流经集流管12、分流管11时的热量损失,内胆8内与控制面板6电性连接的电辅助加热管10用于阴雨天辅助加热储水箱内部的水,可通过控制面板6启动电辅助加热,贯穿外壳1端盖101的出水管5、进水管4用于水的排出或添加。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水时,与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使集热器所处高度低于储水筒,并在集热器的铜管中注入乙二醇作为导热介质,介质应添加至铜管、连接集热器与储水箱的管道、分流管11、集热管、流道801内均存处于即将充满的状态,留有间隙,避免介质受热膨胀后对管壁产生巨大压力,集热器受光照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经介质传递到储水箱内,高温介质通过搪瓷制成的内胆8与内胆8内部的水进行换热,相对于现有的采用水直接换热,避免了水质原因造成集热器中铜管的腐蚀,采用分流管11、集流管12分别连接入流道802、回流道803,使内胆8加热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