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822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



背景技术:

换热器泄漏经常导致整套装置停车,不仅影响生产的经济性,还常常直接威胁主机或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引起严重的设备损害事故。换热器泄漏原因主要是:换热器长时间处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工况运行,由于冷、热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壁的温度互有差异,长年累月运行会造成部分胀管端口与管材热胀冷缩不同步现象,当两者温差较大时可能将管子扭弯致使管子和管板相联接处发生流体泄露。另外换热器在启停过程中温升率、温降率超过规定,管子和管板将受到较大的热应力,管子和管板相联接的焊缝或胀接处也会发生损坏,引起端口泄漏。在端口出现泄漏后,维修无法解决泄漏,更换新管材费工费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蒸发器、冷凝器及壳管式热交换器的端板与管材密封处存在换热流体泄漏的问题,该胀管结构既能解决流体泄漏问题,又能保证原先换热器管材继续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包括内部空心的密封胀管,所述密封胀管呈前端外管径较小、后端外管径较大的锥形管,密封胀管可由前端向后端嵌套入换热管内,所述密封胀管前端的外管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密封胀管后端的外管径大于换热管的内径且小于换热器端板管孔的内孔径。

上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所述密封胀管的内管壁呈柱形管壁。

上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所述密封胀管的壁厚为2mm-10mm。上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所述密封胀管的长度为20mm-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胀管结构,能够在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出现流体泄露问题后,就地及时地嵌套入旧的换热管内,免于更换新的管材,省去更换管材所带来的高额费用,节省维修及人力成本。同时嵌套所需时间短,大大缩短了现有技术中更换管材的时间,为设备使用方缩短施工周期赢取宝贵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胀管采用锥形结构,小管径的前端先镶嵌到圆心管材里面,再使用外力冲击使胀管全部嵌入管材里面,使得胀管外壁与换热管材内壁充分接触后,还能够逐渐涨实换热管材与端板孔内壁,保证换热管材与端板之间紧密接触而将泄漏口封堵严有效解决流体泄露的问题。

3、由于本胀管为两端贯通的空心结构,在胀管完毕后,对胀管所在的这根换热管内的液体或气体流量的影响微乎其微。既能解决流体泄漏问题,又能保证原先换热器管材继续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后的结构对比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端板,2-端板管孔,3-换热管,4-密封胀管,5-泄露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如图1-5所示,用于在换热器的换热管3与端板管孔2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换热流体泄露后,将本胀管结构嵌入换热管3中,解决流体泄露的问题。如图1-5所示,包括密封胀管4,密封胀管4的内部为前、后端贯通的空心结构,可允许流体正常流通。密封胀管4为锥形管,即密封胀管的前端外管径较小、后端外管径较大,这样使得密封胀管4可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嵌套入换热管3内。由于锥形管壁的外壁为倾斜坡面,在逐渐嵌入的过程中,外径较大的一端逐渐将换热管3的管壁胀大,从而将换热管3与端板管孔2之间出现缝隙胀实,从而将流体密封在端板1内侧。其中,密封胀管4前端的外管径小于换热管3的内径,这样有利于一开始时轻松将密封胀管4套入换热管3内;密封胀管4后端的外管径大于换热管3的内径且小于换热器端板管孔2的内孔径,这样在换热管3自身具有弹性形变范围量的基础上,能够将换热管3端部尽可能的撑大,如图5所示,使换热管3外壁与端板管孔2的内壁紧密贴触,使泄露缝隙5消失,有效解决流体从泄露缝隙5中泄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密封胀管4的内管壁呈柱形管壁,即密封胀管4的内管壁直径前后一致,这样相当于密封胀管4后端的管壁较厚,密封胀管前端的管壁较薄,如图3所示,而在密封胀管4嵌入换热管3后,受力最大的部位则是密封胀管4后端的位置,因此,保证了密封胀管4的后端能够承受最大的径向力。

密封胀管4的壁厚为2mm-10mm,即密封胀管的前端最薄处的壁厚不小于2mm,后端最厚处的壁厚不大于10mm,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换热管的直径来确定。

密封胀管4的长度为20mm-200mm,在选择密封胀管的长度时,主要是由换热管的直径大小以及端板的厚度来决定的。

密封胀管安装过程:

首先将密封胀管4的前端套入换热管3中,然后沿轴向使用外力锤击密封胀管4的后端面,逐渐将密封胀管4的后端也嵌套到换热管3里面。在密封胀管逐渐嵌套到换热管内的过程中,密封胀管4外壁与换热管3内壁充分接触使换热管膨胀,直至密封胀管4外壁与端板管孔2内壁充分紧密贴触,使密封胀管4与端板管孔2之间的泄漏缝隙5处被充分填满,在不需要重新更换换热管3的基础上解决此处泄漏的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空心的密封胀管,所述密封胀管呈前端外管径较小、后端外管径较大的锥形管,密封胀管可由前端向后端嵌套入换热管内,所述密封胀管前端的外管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密封胀管后端的外管径大于换热管的内径且小于换热器端板管孔的内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胀管的内管壁呈柱形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胀管的壁厚为2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胀管的长度为20mm-2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端板泄露维修的胀管,包括内部空心的密封胀管,所述密封胀管呈前端外管径较小、后端外管径较大的锥形管,密封胀管可由前端向后端嵌套入换热管内,所述密封胀管前端的外管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密封胀管后端的外管径大于换热管的内径且小于换热器端板管孔的内孔径,该胀管结构既能解决流体泄漏问题,又能保证原先换热器管材继续正常使用,维修及时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任彦彬;郑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祥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