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9234发布日期:2021-01-23 09:4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热风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自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均在积极探索新型能源结构,力求改变传统能源消费理念,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更不例外。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和对大气的严重污染性使得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急需转型,目前,太阳能以它的绿色清洁、节能高效、环保可再生的突出优势应运而生,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的新能源领域。
[0003]
现有生产热风的装置多采用电能,存在能源转化效率低、用热成本高的缺点,易造成电网电力紧张。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用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用热成本。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包括进气管、风机、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出气管、循环管、用气管、闸阀一和闸阀二;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其另一端与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的一端连通,进气管上设有风机,风机位于进风口与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之间,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的另一端与出气管的一端连通,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用气管与需求热风设备连接;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还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一端与进气管在进风口处连通,并设有闸阀二用于控制进风口和循环管的开启和关闭,循环管的另一端在出气管与用气管连接处与出气管连通,并设有闸阀一用于控制用气管和循环管的开启和关闭。
[0007]
所述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外壳、内壳、内插管和真空集热管构成;外壳侧面设有孔,孔内插有真空集热管;内壳为锥度盲管,使得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内壳的侧面设有孔;内插管的一端插入内壳的孔内,其另一端插入真空集热管中,使得空气从内壳的一端进入,经内插管进入真空集热管,经真空集热管吸收热量后,通过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空气通道排出。
[0008]
所述真空集热管与外壳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一;所述内插管与内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二。
[0009]
所述出气管上还设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水箱、上循环管、下循环管、水泵一、水泵二和换热器;水箱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与出气管内部的换热器连通,下循环管上设有水泵一,上循环管上还设有水泵二,水泵一和水泵二使得水箱内的循环水可在水箱、上循环管、下循环管和换热器内部正反向循环流动。
[0010]
所述用气管内还设有电加热器。
[0011]
所述用气管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
[0012]
所述进风口处还设有空气滤网。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出气管、循环管和用气管形成整体空气通道,通过风机进行送风,通过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对空气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闸阀一和闸阀二控制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流向。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替代电能,可有效节约能源。
[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交换装置,可进一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用热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作为暖气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2中,1—进气管,2—风机,3—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4—出气管,5—循环管,6—用气管,7—闸阀一,8—闸阀二,9—进风口,10—需求热风设备, 11—电加热器,12—空气滤网,13—水箱,14—上循环管,15—下循环管,16 —水泵一,17—水泵二,18—换热器,19—出气口。
[0020]
图3中,31—外壳,32—内壳,33—内插管,34—真空集热管,35—密封圈一, 36—密封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包括进气管1、风机2、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出气管4、循环管5、用气管6、闸阀一 7和闸阀二8。进气管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9,进气管1的另一端与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的一端连通,进气管1上设有风机2,风机2位于进风口9与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之间,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的另一端与出气管4的一端连通,出气管4的另一端通过用气管6与需求热风设备10连接。进气管1与出气管4 之间还连通有循环管5,循环管5的一端与进气管1在进风口9处连通,并设有闸阀二8用于控制进风口9和循环管5的开启和关闭,循环管5的另一端在出气管1与用气管6连接处与出气管1连通,并设有闸阀一7用于控制用气管1 和循环管5的开启和关闭。
[0023]
该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通过进气管1、出气管4、循环管5和用气管 6形成整体空气通道,通过风机2进行送风,通过太阳能空气加热模3块对空气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闸阀一7和闸阀二8控制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流向。
[0024]
该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求热风时,闸阀一7关闭循环管5,同时开启用气管6,用气管6与需求热风设备10连接,闸阀二8关闭循环管5,同时开启进风口9;此时进气管1、出气管4和用气管6形成空气通道,空气经进风口9进入进气管1,开启的风机2将空气送入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加热的空
气依序经出气管4、用气管6输送到需求热风设备10。此外,用气管6内可增设电加热器11,进一步对空气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进风口9处也可增设有空气滤网12,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空气通道。
[0025]
所述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可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如图3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加热模3块采用由外壳31、内壳32、内插管33 和真空集热管34构成的太阳能空气加热模3;外壳31侧面设有孔,孔内插有真空集热管34;内壳32为锥度盲管,使得外壳31与内壳32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内壳32的侧面设有孔;内插管33的一端插入内壳32的孔内,其另一端插入真空集热管34中。如图3中箭头所示,空气从内壳32的一端进入,经内插管33 进入真空集热管34,经真空集热管34吸收热量后,通过外壳31与内壳32之间的空气通道排出。此外,所述真空集热管34与外壳31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一 35;所述内插管与内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二36。
[0026]
为了在不需求热风时,将热能进行存储,且在需求热风时,加快制热速度。可在出气管4上增设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水箱13、上循环管14、下循环管15、水泵一16、水泵二17和换热器18。水箱13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循环管 14和下循环管15与出气管4内部的换热器18连通,下循环管15上设有水泵一 16,上循环管14上还设有水泵二17,水泵一16和水泵二17使得水箱13内的循环水可在水箱13、上循环管14、下循环管15和换热器18内部正反向循环流动。
[0027]
不需求热风时,闸阀一7关闭用气管6,同时开启循环管5,闸阀二8开启循环管5,同时关闭进风口9;此时进气管1、出气管4和循环管5形成空气循环通道,开启的风机2将空气通道内的空气送入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太阳能空气加热模块3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加热的空气经过出气管4时通过换热器18 转换成循环水的热量,开启下循环管15上的水泵一16,使带有热量循环水正向流动进入水箱13中;需求热风时,可开启上循环管14上的水泵二17,使带有热量循环水从水箱13中反向流动进入换热器18,进而升高出气管4内的空气温度,满足需求热风设备10的需求。
[0028]
为了使得该利用太阳能生产热风的装置可作为暖气使用,可在用气管上增设若干出气口19。若干出气口19可更好的均衡室内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