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997发布日期:2021-01-15 11:3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部分。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目前在除湿时常用的有半导体除湿机,现有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结构在满足足够除湿量的同时往往功耗、体积较大,不能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中工作;而体积较小的往往除湿效率低,除湿深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除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顶盖、外壳、分隔件、制冷电极和风机,

所述顶盖,其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底壁和围接在所述外壳底壁四周的外壳侧壁,外壳底壁和外壳侧壁围成容纳部,其中所述外壳侧壁上设有出风口;

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风腔;

所述分隔件,将所述风腔分隔成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顶盖配合形成进风道、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出风道;

所述进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道的出口与所述出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出风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出风口;

所述风机,用于加速所述进风道和/或所述出风道的风速;

所述制冷电极,沿所述出风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出风道中,包括冷面和热面,所述冷面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第一子出风道,所述热面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子出风道。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出风道的截面积沿所述出风道的送风流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子出风道的截面积沿送风流路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壳侧壁采用筒状结构,包括侧壁第一端和侧壁第二端,所述侧壁第一端与所述外壳底壁连接在一起,所述侧壁第二端与所述顶盖装配在一起,其中沿所述侧壁第一端至所述侧壁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外壳侧壁的筒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分隔件采用筒状结构,包括分隔件第一端和分隔件第二端,所述分隔件第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分隔件第二端与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其中沿所述分隔件第一端至所述分隔件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分隔件的筒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制冷电极采用筒状结构,包括制冷电极第一端和制冷电极第二端,其中沿所述制冷电极第一端至所述制冷电极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制冷电极的筒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制冷电极第一端靠近所述风机的出口设置,且分隔所述出风道的入口以形成第一子出风道入口和第二子出风道入口,其中:所述第一子出风道的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出风道的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

所述制冷电极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侧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支撑件和第二限位支撑件,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侧壁的内侧,用于按照所述制冷电极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的预设楔形角对所述热面进行抵靠,以对所述制冷电极进行支撑并限位所述制冷电极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侧壁的内侧,用于与所述制冷电极第二端抵靠,以支撑所述制冷电极并限位所述制冷电极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顶盖包括由顶盖中心向外依次同心设置的顶盖下凹部、顶面和顶盖连接部,

所述顶盖下凹部,包括下凹部侧壁和下凹部底壁,其中:所述下凹部侧壁为筒状结构,包括与所述下凹部底壁连接的下凹部侧壁第一端和与所述顶面连接的下凹部侧壁第二端,其中沿所述下凹部侧壁第一端至所述下凹部侧壁第二端的方向,所述下凹部侧壁的筒口逐渐增大;

所述顶面,其上设有所述进风口;

所述顶盖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外壳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壳侧壁、所述制冷电极、所述分隔件、所述下凹部侧壁均同轴设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下凹部底壁位于靠近所述侧壁第一端的一侧,所述分隔件第一端位于靠近所述侧壁第一端的一侧,所述制冷电极第一端位于靠近所述侧壁第一端的一侧,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侧壁第二端设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离心风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下凹部底壁上;所述离心风轮设置在所述风腔中且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出口与所述出风道的入口之间,其中:

所述风机的进口与所述进风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出风道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制冷电极第一端与所述风轮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制冷电极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侧壁间距为3mm-5mm,所述预设楔形角为5°-6°。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风道组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半导体除湿机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其能够适用于较小的空间,将空气中的水分迅速冷凝、排出,并且具有较好的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中电机与风轮连接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中进风道与出风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顶盖;2-分隔件;3-外壳;4-制冷电极;5-电机;6-风轮;7-电机螺钉;8-六角螺母;9-弹性垫圈;10-为平垫圈;11-支撑筋;12-弹扣;13-叶片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结构在满足足够除湿量的同时往往功耗、体积较大,不能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中工作;而体积较小的往往除湿效率低,除湿深度不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除湿机中的风道组件进行改进,使其满足小体积情况下同样具有较高除湿效率。该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除湿器能有效降低所处空间内相对湿度,解决了一般的半导体除湿机普遍能效低、冷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在提高制冷能效的同时,更是达到了降低噪音的技术效果,同时促进除湿机整机结构设计微型化。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结合图1-6所示,现提供了如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顶盖、外壳、分隔件、制冷电极和风机。风道组件的进风口设置在顶盖上;外壳包括外壳底壁和围接在外壳底壁四周的外壳侧壁,外壳底壁和外壳侧壁围成容纳部,其中风道组件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侧壁上。该顶盖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风腔。分隔件分隔所述风腔,通过该分隔件将风腔分隔出进风道和出风道,其中分隔件与顶盖配合形成进风道、与外壳配合形成出风道。进一步的,出风道沿外壳侧壁的方向延伸,其中:进风道的入口连通进风口,进风道的出口与出风道的入口连通,出风道的出口连通出风口。

风道组件中的风机可以加速进风道和/或出风道的风速,优选地,该风机设置在进风道的出口与出风道的入口之间。

制冷电极沿出风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出风道中,包括冷面和热面。该冷面与分隔件之间形成第一子出风道,该热面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子出风道。

该风道组件通过对(风机中离心风轮的)出风口与半导体制冷电极位置角度的设置,实现负压进风和对半导体制冷电极的冷、热两面表面空气流速的控制,同时利用制冷电极冷面的低温出风对除湿机进风进行预冷。该改进结构提高了制冷电极的湿负荷,提高除湿效率,同时有效降低(采用该风道组件的)除湿机所处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制冷电极将出风道进行分隔后,此时满足第一子出风道的截面积沿出风道的送风流路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子出风道的截面积沿送风流路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外壳侧壁采用筒状结构,包括侧壁第一端和侧壁第二端,侧壁第一端与外壳底壁连接,侧壁第二端与顶盖装配,其中沿侧壁第一端至侧壁第二端的方向,外壳侧壁的筒口逐渐增大。即:此时外壳侧壁与外壳底壁组成的容纳部为上大下小结构,为实现小型化,制冷电极分隔件及及部分顶盖均可内置在该容纳部中,此时进风道与出风道所连成的完整送风道采用折回布置,进风道与出风道中仅一板之隔,如图4所示。优选地,出风口靠近侧壁第二端设置,出风口包括:多个与出风道内送风旋转方向对应的小出风口。

相应的,为配合外壳,该分隔件也采用筒状结构,包括分隔件第一端和分隔件第二端,分隔件第一端为自由端,分隔件第二端与顶盖可拆卸连接,其中沿分隔件第一端至分隔件第二端的方向,分隔件的筒口逐渐增大。

相应的,制冷电极采用筒状结构,包括制冷电极第一端和制冷电极第二端,其中沿制冷电极第一端至制冷电极第二端的方向,制冷电极的筒口逐渐增大。该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出风道中的出风空间,使其更多的与出风接触。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制冷电极第一端靠近风机的出口设置,且分隔出风道的入口以形成第一子出风道入口和第二子出风道入口。其中:第一子出风道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连通,第二子出风道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连通。制冷电极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侧壁可拆卸连接。

为实现将制冷电极稳定安装在出风道中,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支撑件和第二限位支撑件。其中:第一限位支撑件设置在外壳侧壁的内侧,能对所述热面进行抵靠。可选的,当第一限位支撑件采用支撑筋时,支撑筋为楔形,其楔形角与预设楔形角一致,其中:支撑筋的楔形角是指楔形的靠近制冷电极的一面与外壳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该预设楔形角是为在制冷电极的热面与外壳侧壁的内壁的夹角。此时当制冷电极装入风道中后,利用该支撑筋能对制冷电极进行支撑并限位制冷电极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使制冷电极在朝向外壳底部安装时达到预设位置后边无法进一步移动。

第二限位支撑件也设置在外壳侧壁的内侧,用于与制冷电极第二端抵靠,以支撑制冷电极并限位制冷电极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支撑件为弹扣,当制冷电极第二端滑入弹扣内将其卡住,防止其再滑出。

进一步的,为保证制冷电极在出风道内的对称固定,此时第一限位支撑件的个数至少为三个,当采用三个时,两个第一限位支撑件之间的夹角为120°,当采用更多第一限位支撑件时,其个数根据具体需求而定,满足均分布即可。第二限位支撑件的个数及布置方式,与第一限位支撑件类似,优选的,第二限位支撑件与第一限位支撑件一一对应。

在一些可选的方式中,顶盖包括由顶盖中心向外依次同心设置的顶盖下凹部、顶面和顶盖连接部。顶盖下凹部包括下凹部侧壁和下凹部底壁。其中:下凹部侧壁为筒状结构,包括与下凹部底壁连接的下凹部侧壁第一端和与顶面连接的下凹部侧壁第二端,其中沿下凹部侧壁第一端至下凹部侧壁第二端的方向,下凹部侧壁的筒口逐渐增大。该下凹部与分隔件配合,形成规则的进风道,其采用了一种环锥形设计方式,此时进风道的截面积沿进风流路方向逐渐缩小。顶面上设有进风口;顶盖连接部用于与外壳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侧壁、制冷电极、分隔件、下凹部侧壁均同轴设置。下凹部底壁位于靠近侧壁第一端的一侧,分隔件第一端位于靠近侧壁第一端的一侧,制冷电极第一端位于靠近侧壁第一端的一侧,出风口靠近侧壁第二端设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风机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风轮。电机固定在下凹部底壁上;风轮设置在风腔中且位于进风道的出口与出风道的入口之间。其中:风机的进口与进风道的出口连通,风机的出口与出风道的入口连通,当风机采用离心风机时,其风轮为离心风轮,此时进风道出口的送风沿轴向进入离心风轮后,经离心风轮径向送出,此时对应的分别进入第一子出风道的入口和第二子出风道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组件通过对离心风轮出风口与半导体制冷电极位置角度的巧妙设置,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电极冷、热面表面空气流速的控制,使得通过制冷电极冷面的风速小于通过制冷电极热面的风速,从而使通过制冷电极冷面的空气的显热在半导体制冷电极制冷量中的占比大幅降低,空气中水蒸汽的相变潜热在制冷电极制冷量中的占比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半导体制冷电极的冷面在低相对湿度条件下从空气中滤除水分。

该风道组件的分隔件采用薄钣金件,使进风道具有可有效传热的薄钣金件,利用制冷电极冷面的低温出风对除湿机进风进行预冷,从而将进风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提高,使之成为接近于饱和的湿空气或饱和空气。当预冷后的空气进入制冷电极冷面,从而提高制冷电极的湿负荷,提高除湿效率,同时有效降低除湿机所处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风道结构整个呈环锥形设计,使得进出风面积更大,从而加快了热交换,相比现有普通半导体除湿机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适用于一种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组件,并提供了其具体安装方式。

该适用于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组件包括顶盖1、分隔件2、外壳3、制冷电极4、电机5和离心风轮6、电机螺钉7、六角螺母8、弹性垫圈9、平垫圈10、支撑筋11、弹扣12、叶片加强环13。其中,分隔件2使用厚度为0.5mm的热镀锌板冲压而成。

如图1所示,该顶盖1通过螺旋卡扣的方式与外壳3旋转卡接,图中外壳3的上端所示为半导体除湿机的环形出风口。

如图2所示,电机5通过3颗电机螺钉7与顶盖1固定连接,图中顶盖1的上端面所示为半导体除湿机的环形进风口。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组件,其中顶盖1通过螺旋卡扣的方式与外壳3旋转卡接,可实现快速拆装;分隔件2与顶盖1可通过螺钉或卡扣的方式连接,分隔件2与顶盖1之间形成环锥形进风通道(分隔件2与顶盖1之间也通过螺口方式连接,分隔件2与顶盖1之间形成环形进风通道);环锥形的制冷电极4可通过卡装或弹扣的方式固定在外壳3上(使用外壳3上周向均布的4个支撑筋11将环锥形的制冷电极4支撑住,同时利用外壳3上周向均布的4个弹扣12进行限位),制冷电极4与外壳3之间形成楔形的周向出风通道(形成楔形的周向出风的第一子出风道,优选地,楔形角在5-6°之间,上端出风口间隙在3-5mm之间),分隔件2与制冷电极4之间形成渐阔式的周向出风通道(逐渐变宽的周向出风的第二子出风道);电机5放置于顶盖1的电机安装支撑凸起上(电机5垂直向下安装在顶盖1内的电机安装凸台上),通过3颗电机螺钉7与顶盖1固定连接,电机轴通过顶盖1底部预留的小孔伸出;使用六角螺母8、弹性垫圈9及平垫圈10将离心风轮6固定在电机轴端,离心风轮6上端面边缘的叶片加强环13正好位于分隔件第一端的下方,确保进风顺畅;同时离心风轮6上半部分位于制冷电极4内部,离心风轮6与制冷电极4水平单边间隙控制在5mm内。(离心风轮6被制冷电极分为上下两个区域,离心风轮6在两个区域各占一半,为防止上下两区域空气流通,控制离心风轮6与制冷电极4水平单边间隙在5mm内。)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在离心风轮6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由顶盖1和分隔件2形成的进风风道流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周向甩出,分别进入制冷电极4与外壳3、分隔件2形成的两个出风通道,最后沿出风口流出。其中,制冷电极4的内侧面为冷面,外侧面为热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现有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结构在满足足够除湿量的同时往往功耗、体积较大,不能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中工作,而体积较小的往往除湿效率低、除湿深度不足,一般很难将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除湿机的风道结构,电机5启动带动离心风轮6旋转产生负压,空气被压入进风风道,在离心风轮6的作用下沿周向甩出。制冷电极4将离心风轮6的出风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第一子出风道(上出风通道)由分隔件2与制冷电极4形成,为渐阔式结构,通道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加大;第二子出风道(下出风通道)由制冷电极4与外壳3形成,为楔形结构,通道截面由内向外逐渐缩小。因离心风轮转速不变时,单位时间的进风量基本不变,进入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的单位时间风量也固定,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知下出风通道的空气流速会明显高于上出风通道。那么,通过制冷电极4冷面的空气流速明显小于通过制冷电极4热面的空气流速,从而使通过冷面的空气的显热在半导体制冷电极4制冷量中的占比大幅降低,空气中水蒸汽的相变潜热在制冷片制冷量中的占比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在低相对湿度条件下从空气中滤除水分。同时通过将分隔件2做成可有效传热的薄钣金件(同时通过分隔件2将上出风通道内的部分冷量传递到进风通道),利用制冷电极4冷面的低温出风对除湿机进风进行预冷,从而将进风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提高,使之成为接近于饱和的湿空气或饱和空气。当预冷后的空气进入制冷电极4冷面,从而提高制冷片的湿负荷,提高除湿效率,同时有效降低除湿机所处空间内的相对湿度,能够将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与此同时,当预冷后的空气进入制冷电极4热面,可进一步吸收更多的热量,加快制冷电极4热面热量的排出。除此之外,因制冷电极4热面与机壳较近,相当部分热量直接通过机壳辐射到环境中。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实施例1中的任意一种风道组件。基于上述风道组件,该除湿机具有了“顶进侧出”的特殊风道结构,使空气在风道内的流通阻力较小,仅在环锥形半导体制冷电极的底部设置一个离心风机即可实现风道内空气的流动,简化了整个除湿机的结构,并节约了整个除湿机的能耗。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