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2246发布日期:2021-03-16 22:2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空调机通常具有新风功能,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机需要在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新风连接管连接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上还需要设置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导致空调室内机管线复杂,在安装空调机时,复杂的管路增加安装空调机的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横向间隔设置,方便走管的空调室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壳的后板上设置冷媒管口和新风连接管口,新风连接管口连接新风连接管,冷媒管口连接冷媒管,新风连接管与冷媒管独立走线,方便用户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口和冷媒管口横向间隔设置,使得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横向间隔设置,新风连接管上设置有过滤网,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之间留有方便过滤网安装的间隔空间,方便用户安装拆卸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将新风引入机壳内,后板与机壳内的蜗壳形成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将新风连接管引入的新风送入蜗壳中,供空调室内机进入新风模式时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上设置插槽,新风连接管在插槽下端设置支撑部,过滤网为环状结构,过滤网上端为卡接部,中间为过滤空气的过滤部,当过滤网插入插槽内时,过滤网的卡接部与新风连接管的支撑部连接,将过滤网安装在新风连接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连接管与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使新风连接管通过空调室外机将新风引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在连接空调室外机时,墙体上对应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设置有穿墙管,横向间隔设置的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方便在墙体上开穿墙孔,提高安装空调的效率,方便用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媒管口和新风关口留有间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连接管和过滤网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安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新风连接管和冷媒管安装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机壳;101、后板;102、新风管口;103、冷媒管口;104、新风风道;2、新风连接管;201、过滤网;202、插槽;203、卡接部;204、支撑部;3、冷媒管;4、蜗壳;401、进风口;5、墙体;501、第一穿墙孔;502、第二穿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机中设置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换热器,空调机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换热器来执行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换热,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换热器换热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换热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机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换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机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换热器时,空调机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6,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为圆柱形,以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侧,以靠近安装墙壁的方向为后侧。

机壳1的后侧设置后板101,在机壳1的内部设置蜗壳4,风机设置在蜗壳4中,以便在蜗壳4中形成风道向室内送风,蜗壳4在靠近机壳1左侧和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401,用以将空气吸入蜗壳4中,供风机使用。

机壳1的后板101通常位于室内的墙壁一侧,后板101将蜗壳4遮挡,以防止灰尘落入机壳1的内部,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质量。

机壳1的后板101上开设新风管口102和冷媒管口103,新风管口102和冷媒管口103整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其中,新风管口102与新风连接管2连接。

其中,冷媒管口103和新风管口102的横向间隔距离为l,且l满足13cm≤l≤14cm,在本实施例中,l选取为13.5cm,使冷媒管口103和新风管口102的横向间隔距离为13.5cm,方便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分开走管,方便空调室内机的走管设置。

新风连接管2一端与新风管口102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将新风引入机壳1内,由于机壳1的后板101与蜗壳4之间形成了密封的新风风道104,在本实施例中,后板101与蜗壳4形成的新风风道104位于蜗壳4的一侧,且新风风道104连通蜗壳4的进风口401。

当新风连接管2从空调室外机中引入新风后,新风经过新风风道104进入蜗壳4中,最后向室内送入新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生活健康。

新风连接管2一端连通新风管口102,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在新风连接管2的中间部分设置插槽202,并且,在插槽202内设置过滤网202,以便对新风连接管2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过滤网201整体呈圆环状,过滤网201的上端为卡接部203,中间为过滤空气的过滤部,卡接部203的宽度大于过滤网201的下端,相应的,新风连接管2在插槽202的下端设置了支撑部204,插槽202的宽度与卡接部203的宽度一致,使得过滤网201插入插槽202中时,支撑部204支撑卡接部203,将过滤网201固定在新风连接管2上。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横向间隔设置,使得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之间留有供过滤网201安装的空间,以便用户在安装拆卸过滤网201时,提供足够的空间让用户完成新风连接管2上过滤网201的安装或者拆卸步骤。

参考图7和图8,空调室内机设置在室内,空调室外机设置在室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需要穿过墙体5连接,因此,需要在墙体5上开设穿墙孔,穿墙孔根据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连接的管路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为横向间隔排布,因此在墙体5上对应新风连接管2开设第一穿墙孔501,对应冷媒管3开设第二穿墙孔502,方便空调机在安装时在墙体5上开孔,新风连接管2通过第一穿墙孔501连接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冷媒管3通过第二穿墙孔502连接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

第一穿墙孔501的孔径根据新风连接管2的管径设置,第二穿墙孔502的孔径关于冷媒管3的管径设置,以确保第一穿墙孔501适配新风连接管2,第二穿墙孔502适配冷媒管3,防止漏风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个3为横向间隔排布,因此在墙体5上对应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开设能够容纳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的第一穿墙孔501,使得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同处在同一个孔内,减少墙体5上的开孔数量,降低用户安装空调的成本。

第一穿墙孔501内设置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因此,在第一穿墙孔501中新风连接管2和冷媒管3之间的间隔部分需要做密封处理,防止漏风情况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