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6862发布日期:2021-02-26 20:0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0003]
现有的电磁炉在使用时,容易弄脏电磁炉的表面,且电磁炉上也没有清洁装置,无法及时的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导致后续清理的难度增加,且电磁炉的通风散热装置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电磁炉内部零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磁炉在使用时,容易弄脏电磁炉的表面,且电磁炉上也没有清洁装置,无法及时的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导致后续清理的难度增加,且电磁炉的通风散热装置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电磁炉内部零件的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所述电磁炉本体的底端开设有通风口,且电磁炉本体的顶端安装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滑槽,且滑槽与电磁炉本体的前端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且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且清洁刷与电磁炉本体的顶端之间为相连接,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磁炉本体的底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通风口的底端安装有防尘机构。
[0006]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
1、本实用新型中,在清洁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可使连接杆连接的清洁刷移动到电磁炉本体的顶端,转动轴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使清洁刷在电磁炉本体的顶端移动,清洁刷便于将其顶端的油渍清除,防止长时间没清理,导致后续的清理工作难度增加,清理完的清洁刷,通过转动轴的转动,以及转动轴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将清洁刷移动到凹槽的内部,节省了空间。
[0008]
2、本实用新型中,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支撑杆在套管的内部移动,便于带动着电磁炉本体可以上下移动,在需要进行散热时,增大电磁炉本体与工作台面的距离,便于电磁炉本体底端的通风口处空气的流通,使散热的效果更好。
[0009]
3、本实用新型中,在防尘机构的作用下,通过防尘网的作用,可防止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到电磁炉本体的内部,防止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通过将手拧螺栓从隔板和固定件的内部取出,便于将隔板取下,对其内部的防尘网进行清理,使其防尘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洁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例说明:
[0015]
1、电磁炉本体;2、通风口;3、清洁机构;301、滑槽;302、滑块;303、转动轴;304、转动杆;305、连接杆;306、清洁刷;307、连接板;308、凹槽;4、调节机构;401、套管;402、通孔;403、支撑杆;404、套筒;405、复位弹簧;406、t型杆;5、防尘机构;501、隔板;502、防尘网;503、手拧螺栓;50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参照图1-4,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1,电磁炉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通风口2,且电磁炉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清洁机构3,清洁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滑槽301,且滑槽301与电磁炉本体1的前端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滑槽3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302,且滑块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3,转动轴3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4,且转动杆3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5,连接杆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306,且清洁刷306与电磁炉本体1的顶端之间为相连接,电磁炉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7,且连接板307的内部开设有凹槽308,电磁炉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调节机构4,通风口2的底端安装有防尘机构5,通过转动杆304的转动,可使连接杆305连接的清洁刷306移动到电磁炉本体1的顶端。
[0018]
进一步的,转动轴303通过滑块302与滑槽3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转动杆304通过转动轴303与滑块30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转动轴303通过滑块302在滑槽301的内部滑动,可使连接杆305连接的清洁刷306在电磁炉本体1的顶端移动,将其顶端的油渍清除。
[0019]
进一步的,清洁刷306与连接杆305构成l形状结构,且连接杆305与电磁炉本体1之间为平行,清洁刷306通过转动杆304的转动,通过转动轴303连接的滑块302在滑槽301的内部滑动,可将清洁刷306移动到凹槽308的内部,便于在不使用时,不占用空间。
[0020]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套管401,其套管401与电磁炉本体1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套管401的两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402,套管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03,且支撑杆403的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404,套筒4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5,其复位弹簧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406,且t型杆406与通孔402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将t型杆406按到套管401的内部,可使支撑杆403以及电磁炉本体1可以上下移动,通过复位弹簧405的作用力,可将t型杆406从套管401上的通孔402处弹出,可将电磁炉本体1固定在指定的高度。
[0021]
进一步的,t型杆406通过通孔402与套管4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t型杆406通过
复位弹簧405与套筒404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电磁炉本体1底端的通风口2在进行散热时,增大通风口2与工作台的距离,便于通风口2处空气的流通,使散热的效果更好。
[0022]
进一步的,防尘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隔板501,且隔板501与通风口2的底端之间相连接,隔板501的内部嵌合连接有防尘网502,且隔板501的底端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503,手拧螺栓503穿过隔板501螺纹连接有固定件504,且固定件504与电磁炉本体1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防尘网502是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通风口2进入到电磁炉本体1的内部,防止其内部的零件受到损坏,固定件504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便于手拧螺栓503的插入。
[0023]
进一步的,手拧螺栓503通过隔板501与固定件504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手拧螺栓503关于隔板501的中轴线呈对称,将手拧螺栓503从隔板501和固定件504的内部取出,便于对隔板501内部的防尘网502进行清理,使其防尘的效果更好。
[0024]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转动杆304,可将清洁刷306移动到电磁炉本体1的表面,在转动轴303通过滑块302在滑槽301的内部滑动,可使清洁刷306在电磁炉本体1的顶端滑动,便于及时的将电磁炉本体1顶端的油渍进行清除,防止长时间没清理,增大后续的清理难度,清理完的清洁刷306通过转动杆304以及转动轴303连接的滑块302在滑槽301的内部滑动,可将清洁刷306移动到凹槽308的内部,便于在不使用清洁刷306时,不占用空间,在电磁炉本体1需要散热时,通过将t型杆406按到套管401的内部,可使支撑杆403以及电磁炉本体1可以上下移动,通过复位弹簧405的作用力,可将t型杆406从套管401上的通孔402处弹出,可将电磁炉本体1固定在指定的高度,增大通风口2与工作台的距离,便于通风口2处空气的流通,使散热的效果更好,通过防尘网502的作用,可防止灰尘进入到电磁炉本体1的内部,防止其内部零件受到损坏,将手拧螺栓503从隔板501和固定件504的内部取出,便于对隔板501内部的防尘网502进行清理,使其防尘的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