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2665发布日期:2021-06-11 19:2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



背景技术:

所谓换热站,就是用来转换供热介质,改变供热介质参数、流量分配、温度控制及计量等,然后供给用户需求热量的设备设施,其中换热站可以包括: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软水箱、阀门以及各种仪表。

换热站的工作过程主要是:从锅炉房输出的一次供水通过打开电动调节阀进入到换热器中,循环水泵将加热用水同时输送到换热器中,从而通过一次供水对加热用水进行加热以形成二次供水,二次供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从换热器进入到用户热水管道进水口,从而通过用户热水管道中将二次供水传送至各个用户使用。与此同时,用户使用过的二次供水在散发完热量后,通过用户热水管道的出水口流出形成二次回水;二次回水流入到循环水泵进水口处,通过循环水泵又流入换热器中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无需停止作业,为设备预留了维修空间,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使用方便。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包括:蒸汽进气管道、蒸汽出气管道、换热装置、二次网供水管道、二次网回水管道、循环装置、水处理装置、用户、补水装置、补水管道。

蒸汽进气管道的输出端与换热装置连接,蒸汽出气管道的输入端与换热装置连接,换热装置通过二次网供水管道与用户连接,用户通过循环装置连接至换热装置,补水管道通过水处理装置和补水装置与二次网回水管道连接,第二压力表和第二温度计安装于二次网回水管道上,补水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九开关阀。

进一步,蒸汽进气管道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开关阀、第一过滤器、第一温控阀,蒸汽进气管道上设有旁支管道,旁支管道上安装有第二开关阀。

进一步,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和第七开关阀,换热器的进气管道上安装有第四开关阀,换热器的出气管道上安装有第五开关阀,换热器的进水管道安装有第六开关阀,换热器的出水管道安装有第七开关阀。

进一步,二次网供水管道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压力表、第一温度计和第八开关阀,清洗管道分别与二次网供水管道和二次网回水管道连接,清洗管道上设有第九开关阀。

进一步,循环装置内的循环管道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十开关阀、第一橡胶连接垫、第一单向阀、循环泵和第十一开关阀。

进一步,水处理装置包括:盐箱和软化罐,并在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排污管道,第一排污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二开关阀。

进一步,用户下端的出水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三开关阀和第二过滤器。

进一步,补水装置包括:第十四开关阀、第二橡胶连接垫、补水泵、第二单向阀、水箱、第十六开关阀、第三过滤器和第十七开关阀,补水装置内的补水管道依次连接有水箱、第十六开关阀、第三过滤器、第十四开关阀、第二橡胶连接垫、补水泵、第二单向阀和第十七开关阀。

进一步,水箱下端设有第二排污管道,第二排污管道上安装有第十八开关阀,水箱侧面上端设有溢流管道,水箱上安装有液位开关。

进一步,换热装置、循环装置、补水装置中的第十四开关阀、第二橡胶连接垫、补水泵、第二单向阀和第十七开关阀均采用一用一备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气管道,进入换热器与水进行热交换,蒸汽温度降低并部分形成冷凝水,经蒸汽出气管道排出,换热后的水通过二次网供水管道进入到采暖管网中,供用户使用,降温后的水通过二次网回水管道并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回到换热器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当采暖管网中的水量因热量消耗减少时,自来水通过补水管道进入水箱内,并在盐箱和软化罐的作用下对水进行除杂、软化处理,同时通过补水泵补充管网中损失的水量,以此保证恒定压力运行。

plc根据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水压差,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差,对系统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控制变频器频率,以此调节循环泵转速,保证二次网供回水压差和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稳定。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监测,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官网内的水压和温度进行调节,此外,该换热站重要组件采用一用一备模式,当部件需要维系时,无需停止作业,为设备预留了维修空间,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汽进气管道,2、蒸汽出气管道,3、换热装置,4、二次网供水管道,5、二次网回水管道,6、循环装置,7、水处理装置,8、用户,9、补水装置和10、补水管道。

11、第一开关阀,12、第一过滤器,13、温控阀,14、旁支管道,15、第二开关阀,

21、第三开关阀,

31、换热器,32、第四开关阀,33、第五开关阀,34、第六开关阀,35、第七开关阀,

41、第一压力表,42、第一温度计,43、第八开关阀,44、清洗管道,

441、第九开关阀,

51、第二压力表,52、第二温度计,

61、第十开关阀,62、第一橡胶连接垫,63、第一单向阀,64、循环泵,65、第十一开关阀,66、循环管道,

71、盐箱,72、软化罐,73、第一排污管道,74、第十二开关阀,

81、第十三开关阀,82、第二过滤器,

91、第十四开关阀,92、第二橡胶连接垫,93、补水泵,94、第二单向阀,95、水箱,96、第十六开关阀,97、第三过滤器,98、第十七开关阀

951、第二排污管道,952、第十八开关阀,953、溢流管道,954、液位开关,

101、第十九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结合图1,一种一体式采暖换热站,包括:蒸汽进气管道1、蒸汽出气管道2、换热装置3、二次网供水管道4、二次网回水管道5、循环装置6、水处理装置7、用户8、补水装置9和补水管道10。

蒸汽进气管道1的输出端与换热装置3连接,蒸汽出气管道2的输入端与换热装置3连接,换热装置3通过二次网供水管道4与用户8连接,用户8通过循环装置6连接至换热装置3,补水管道10通过水处理装置7和补水装置9与二次网回水管道5连接,第二压力表51和第二温度计52安装于所述二次网回水管道5上,补水管道10上安装有第十九开关阀101。

进一步,蒸汽进气管道1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开关阀11、第一过滤器12、第一温控阀13,蒸汽进气管道1上设有旁支管道14,旁支管道14上安装有第二开关阀15。

进一步,换热装置3包括:换热器31、第四开关阀32、第五开关阀33、第六开关阀34和第七开关阀35,换热器31的进气管道上安装有第四开关阀32,换热器31的出气管道上安装有第五开关阀33,换热器31的进水管道安装有第六开关阀34,换热器31的出水管道安装有第七开关阀35。

进一步,二次网供水管道4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1、第一温度计42和第八开关阀43,清洗管道44分别与二次网供水管道4和二次网回水管道5连接,清洗管道44上设有第九开关阀441。

进一步,循环装置6内的循环管道66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十开关阀61、第一橡胶连接垫62、第一单向阀63、循环泵64和第十一开关阀65。

进一步,水处理装置7包括:盐箱71和软化罐72,并在补水管道10上设有第一排污管道73,第一排污管道73上安装有第十二开关阀74。

进一步,用户8下端的出水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三开关阀81和第二过滤器82。

进一步,补水装置9包括:第十四开关阀91、第二橡胶连接垫92、补水泵93、第二单向阀94、水箱95、第十六开关阀96、第三过滤器97和第十七开关阀98,补水装置9内的补水管道10依次连接有水箱95、第十六开关阀96、第三过滤器97、第十四开关阀91、第二橡胶连接垫92、补水泵93、第二单向阀94和第十七开关阀98。

进一步,水箱95下端设有第二排污管道951,第二排污管道951上安装有第十八开关阀952,水箱95侧面上端设有溢流管道953,水箱95上安装有液位开关954。

进一步,换热装置3、循环装置6、补水装置9中的第十四开关阀91、第二橡胶连接垫92、补水泵93、第二单向阀94和第十七开关阀98均采用一用一备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气管道1,进入换热器31与水进行热交换,蒸汽温度降低并部分形成冷凝水,经蒸汽出气管道2排出,换热后的水通过二次网供水管道4进入到采暖管网中,供用户8使用,降温后的水通过二次网回水管道5并在循环泵64的作用下回到换热器31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当采暖管网中的水量因热量消耗减少时,自来水通过补水管道10进入水箱95内,并在盐箱71和软化罐72的作用下对水进行除杂、软化处理,同时通过补水泵93补充管网中损失的水量,以此保证恒定压力运行。

plc根据第一压力表41和第二压力表51的水压差,第一温度计42和第二温度计52的温度差,对系统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控制变频器频率,以此调节循环泵64转速,保证二次网供回水压差和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