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5367发布日期:2021-02-03 17:2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


背景技术:

[0002]
冷却塔是通过热水均匀向下流动、空气向上流动,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接触换热等来降低水温,降温后的水再回流冷却其他设备的装置。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淡水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淡水资源自身处于严重缺乏状态,且分布不均,有些地区甚至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寻求高效节水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
大多数冷却塔都是开式的,即露在大气之中,由于水是循环利用,水与空气长期接触后,会将空气中的灰尘溶解在水中。目前正在使用的冷却塔填料是采用塑料薄膜制造,换热的最大面积就是薄膜本身的面积,加之长时间使用会在填料组下部结垢,严重的会出现阻塞,大大降低了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采用单片的丝网设计,通过自锁叠加成需要的体积,安装在冷却塔内,当进入冷却塔的水从上向下流过填料时,遇到丝网就会发生碰撞,水会被分裂成更多个小水滴,表面积大大增加,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包括丝网和纽扣结构;丝网由丝线交织而成,丝线之间交织形成多个三角形网孔,该丝网的上下表面呈波浪状;纽扣结构包括按钮和孔扣,按钮设置于丝网的一面,孔扣设置于与丝网的另一面,按钮和孔扣分布成若干列;按钮包括一柱状细颈和位于细颈顶部的弧面形钮头,扭头的最大直径大于该细颈的直径;孔扣含有与按钮细颈适配的一圆孔,可穿过按钮的钮头卡接在细颈上。
[0007]
进一步地,丝网为多片时,相邻两片丝网之间通过一丝网上的按钮卡接于另一丝网上的孔扣来堆叠一起。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丝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还包括丝线连接加强环,该丝线连接加强环为圆环结构,位于丝线交织的节点处,用于加强丝线间的连接强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和孔扣分别设置于丝网的波峰和波谷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的细颈和钮头为中空结构,细颈上开设有沿轴向的长孔。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还包括一圆盘形底座,细颈的底部连接至该底座中部。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的圆盘形底座中心为与细颈连通的通孔,在通孔边缘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与细颈的长孔对应且连通的条形孔,用于增加细颈的弹性程度。
[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和纽扣结构为塑料材质。
[0015]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为一体铸造成型。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填料的丝网不同于现有填料的薄膜,通过丝网交织而成的三角形孔洞以及波浪状表面,使得经过丝网的水在遇到任何一条丝线时都会产生飞溅,保证了水既有向下流动也有水平方向流动,使得水的分布在平面上更加均匀,平面上的换热强度也比较均匀,可以强化换热能力,降低了流动阻力,减少了运行能耗。此外,纽扣结构的设计能够使丝网相互连接堆叠以及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填料在冷却塔内的层数设置和更换维修。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的正面视图。
[0018]
图中:1-按钮,2-孔扣,3-丝线连接加强环。
[0019]
图2是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的侧面视图。
[0020]
图3是两片丝网堆叠组合图。
[0021]
图4是丝线连接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a-5c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a-6b是纽扣结构的分拆和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明显易懂,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冷却塔用滴水式填料,如图1-2所示,包括波浪状的丝网和丝网上的纽扣结构,具体说明如下:
[0026]
1、丝网具有波浪状表面和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0027]
主体结构丝网为采用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丝线交织构成,通过模具铸造为一个整体,丝线间的网孔为稳定的三角形网孔,如图1所示。丝网的上下表面呈现起伏的波浪状,即任一横截面为波浪状,如图2所示。图4所示为丝线连接加强环,丝网上的关键节点采用丝线连接加强环连接(如图1所示),以加强两条丝线连接处的牢固程度。
[0028]
2、钮孔结构
[0029]
钮孔结构包括按钮和孔扣。按钮的设计采用中空两分结构,包括一圆盘形底座、一柱状细颈和位于细颈顶部的弧面形钮头,扭头的最大直径大于该细颈的直径,细颈的底部连接至该底座中部,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如图5a-5c所示,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按钮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装配也方便成品堆放及运输。孔扣含有与按钮细颈适配的一圆孔,可穿过按钮的钮头卡接在细颈上。按钮与孔扣可以相互卡接锁定,如图6a-6b所示。
[0030]
3、丝网的互连自锁
[0031]
每片丝网上都有若干列的的按钮和孔扣(如图1所示),按钮位于一面(如顶面),纽扣位于另一面(如底面),这样当两篇相互堆叠时,相邻两片的按钮和孔扣相对应,将按钮依次插入孔扣中就将两片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了,实现丝网的互连自锁,如图3所示。通过互连自锁,可以根据冷却塔的需要,可以容易地堆叠多层丝网,也可容易地拆卸,便于更换和维修。
[0032]
本填料采取整体铸造模式进行生产,生产材料可以按照工作介质的不同来调整,通过一个整体模具来实施铸造,将加热的生产材料注入模具,稍加冷却后脱模即完成单片的生产。
[0033]
水滴在遇到本填料的丝网时能够快速散热的原理是:
[0034]
水滴在与丝网发生碰撞后,水滴的表面张力会被破坏,大水滴就会破碎成很多小水滴。以一个球形大水滴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球形小水滴为例,一个水滴的半径为r,分成两个水滴后的半径为r,由于两个小水滴的体积和与一个大水滴的体积相同,那么就有如下关系式:v=4/3πr3=2
×
4/3πr3,得到r=1.26r,大水滴与小水滴的表面积分别为:s

=4πr2,s

=4πr2,将r=1.26r带入表面积公式得到s

=0.79s

,可知两个小水滴的总表面积=2s

=1.58s

,因此,大水滴分裂成小水滴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0035]
依据换热原理,冷却塔的换热主要有蒸发换热和接触换热:
[0036]
1、接触换热:换热量=散热系数
×
(水体表面温度-空气干球温度)
×
接触面积;
[0037]
2、蒸发散热:散热量=散质系数
×
(水表面蒸汽压力-湿空气水蒸气压力)
×
接触面积。
[0038]
由换热原理看,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换热能力,在填料丝网中流动的水不受方向限制,可以实现水在填料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效率。
[003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