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换热的横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0367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层换热的横流式冷却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具体为一种分层换热的横流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横流式冷却塔是水流从塔上部垂直落下,空气水平流动通过淋水填料,气流与水流正交的冷却塔。填料是冷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台冷却塔填料体积越大,冷却性能越好。另一方面淋水密度是冷却塔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填料的水量,淋水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率,在薄膜填料中,当淋水密度超过一定值后,水膜就失去稳定,形成波动,波幅数倍于水膜厚度,甚至成雨状落下,使气流阻力急剧增加。所以,对于大型的横流式冷却塔,要控制淋水密度在合理范围内,需要增大冷却塔的填料淋水面积,这由冷却塔的进风宽度及填料径深所决定,填料径深是指横流式冷却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填料径深越大,空气水平穿过的距离越大,空气阻力也会越大,所以填料径深也不宜过大,在理论上只有增大冷却塔进风宽度这一途径是最为合理的。但冷却塔宽度增大,需要占用更大的安装地面。这样的冷却塔外形显得宽且矮。但实际上现有大型横流式冷却塔,为了使冷却塔减小占地面积,通常会控制塔体进风宽度,如此冷却塔填料的淋水密度远高于最佳数值,另一方面为保证冷却塔的热力性能,需要增加填料体积和加大电机功率以提高风量的方式,冷却塔体积增大和电机功率增大都使成本增加,这限制了大型横流式冷却塔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分层换热的横流式冷却塔,结构紧凑,采用分层换热,节约了冷却塔的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冷却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冷却塔壳体1,其左右两侧为进风面,冷却塔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风筒3,风筒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所述冷却塔壳体1内位于进风面的内侧设置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6;所述每层填料6的上端均设置有独立的布水系统5;所述布水系统5外接流体入口4;除最底层填料6共用集水底盆9外,每层填料6的底部连接集水盘7;所述集水盘7上设置有集水盘排水管8。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系统5包括布水盆501和设置在布水盆501底部的布水喷头502。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喷头5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均匀分布是布水盆501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6为点滴薄膜式淋水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盘排水管8为L形,其出口垂直指向底盆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冷却塔壳体内位于进风面的内侧设置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如填料层数越多,在控制填料淋水密度在最佳范围内的同时,进风宽度就越小,因此安装所占地面面积也越小,节约了空间。

2、淋水密度处于最佳范围内时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为最高,本发明在冷却塔壳体内位于进风面的内侧设置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每层填料的上端均设置有独立的布水系统,其在与现有冷却塔淋水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冷却效率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布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冷却塔壳体;2、风机;3、风筒;4、流体入口;5、布水系统;6、填料;7、集水盘;8、集水盘排水管;9、底盆;501、布水盆;502、布水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冷却塔壳体1,其左右两侧为进风面,冷却塔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风筒3,风筒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所述冷却塔壳体1内位于进风面的内侧设置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6;所述每层填料6的上端均设置有独立的布水系统5;所述布水系统5外接流体入口4;除最底层填料6共用集水底盆9外,每层填料6的底部连接集水盘7;所述集水盘7上设置有集水盘排水管8。

优选的,所述布水系统5包括布水盆501和设置在布水盆501底部的布水喷头502。

优选的,所述布水喷头5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均匀分布是布水盆501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填料6为点滴薄膜式淋水填料。

优选的,所述集水盘排水管8为L形,其出口垂直指向底盆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冷却塔运行时,循环水从流体入口进入布水系统,布水系统将循环水喷淋到填料上,在风机的作用下,冷却塔外部的空气穿过填料并与流过填料的循环水发生热交换,被冷却的循环水经过填料向下流入到集水盘内,再经集水盘排水管排入底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层换热的横流式冷却塔与现有的横流式冷却塔比较,在淋水密度相等情形下,其进风宽度只有现有横流式冷却塔的一半,因此冷却塔的占地面积也就减小了;另一方面,因为淋水密度在最佳范围内冷却塔的效率高,与现有相同冷却性能的大型横流式冷却相比,填料体积也相应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