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0961发布日期:2021-01-26 20:4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送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


背景技术:

[0002]
高效送风口为千级、万级、十万级净化空调系统较为理想的终端过滤装置,可广泛于医药、卫生、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净化空调系统。高效送风口是用作改造和新建1000-300000级各级洁净室的终端过滤装置,是满足净化要求的关键设备。高效送风口包含静压箱,散流板,高效过滤器,与风管的接口可为顶接或侧接。
[0003]
但现有的高效送风口中,是通过箱体下端插入到高效过滤器的液槽中直接完成密封,其密封性存在不足;而且现有的高效送风口中,其散流板通常采用方形散流板,但在高度超过4米的洁净区,其垂直方向扩散过慢,且房间气流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具有密封性能好、风速大、气流均匀的优势。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包括:进风法兰,箱体,液槽高效过滤器,旋流式散流板和过滤器托框;所述进风法兰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侧;所述箱体上侧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为中空设置;所述液槽高效过滤器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下端;所述过滤器托框上边框折弯处插入到所述液槽高效过滤器的液槽内;所述过滤器托框的外径大于所述箱体的外径;所述箱体下端与所述过滤器托框上边框相焊接;所述旋流式散流板固定在所述过滤器托框的下方;所述旋流式散流板包括:固定在所述过滤器托框下方的矩形板体;所述矩形板体上挖设有呈径向排列的若干出风槽;所述出风槽沿径向的其中一侧倾斜固定有旋转百叶;所述旋转百叶朝向所述矩形板体的外侧;所述旋转百叶与所述出风槽所在面呈锐角。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风槽均匀分布。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旋流式散流板采用不锈钢304砂光板折弯成型。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矩形板体上的四个边角设有螺栓孔。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法兰下侧的环形发烟管;穿设于所述过滤器托框上边框、且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两个宝塔接头;穿设于所述箱体侧面、且一端与一个所述宝塔接头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发烟管相连通的注入管;穿设于所述箱体侧面、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宝塔接头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开口且位于所述环形发烟管下侧的检测管;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注入管和所述检测管下端的两个硅胶套;所述环形发烟管朝向所述液槽高效过滤器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宝塔接头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注入管和所述检测管下端满焊的环形凸块。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宝塔接头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硅胶套过盈配合完成密封的凹凸条纹。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顶板内侧、与所述进风法兰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位于所述环形发烟管上方。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若干过滤器压件;所述过滤器压件通过丝杆、螺母与焊接在所述过滤器托框下侧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所述过滤器托框上,所述液槽高效过滤器紧固在所述过滤器压件上。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的上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吊件。
[00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0016]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过滤器托框,过滤器托框的上边框折弯处插入到液槽高效过滤器的液槽内,箱体下端与过滤器托框上边框相焊接,完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加出色,而且箱体没有与液槽内的液体接触,使得箱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0017]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旋流式散流板,与传统的散流板不同,旋流式散流板利用出风的旋转,将空气以螺旋状送出,产生相当高的诱导比,使送风与周围空气迅速混合,风速大,投送的垂直距离远,保证房间气流均匀,没有死角。
[0018]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注入管和检测管,且注入管、检测管的下端分别与一个宝塔接头的上端连接,使得该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更加容易进行pao测试,检测时拔掉硅胶套,与注入管相连的宝塔接头的下端用于连接pao发尘器,与检测管相连的宝塔接头的下端用于使用气溶胶光度计检测;又设有环形发烟管,且环形发烟管朝向液槽高效过滤器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使得进行pao测试时,发烟更均匀,测试结果更准。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流式散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流向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法兰;2、箱体;3、液槽高效过滤器;4、旋流式散流板;5、过滤器托框;6、均流板;7、液槽;8、环形发烟管;9、宝塔接头;10、注入管;11、检测管;12、硅胶套;13、环形凸块;14、凹凸条纹;15、过滤器压件;16、吊件;17、矩形板体;18、出风槽;19、旋转百叶;20、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包括:进风法兰1,箱体2,液槽高效过滤器3。进风法兰1固定在箱体2上侧;箱体2上侧与进风法兰1相对应的位置为中空设置;这样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进风法兰1进入箱体2内。
[0033]
如图1-图6所示,还包括:过滤器托框5。液槽高效过滤器3位于箱体2内部的下端;过滤器托框5上边框折弯处插入到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液槽7内;液槽7内装有密封液体;过滤器托框5的外径大于箱体2的外径;箱体2下端与过滤器托框5上边框相焊接。通过设有过滤器托框5,过滤器托框5的上边框折弯处插入到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液槽7内,箱体2下端与过滤器托框5上边框相焊接,完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加出色,而且箱体2没有与液槽7内的密封液体接触,使得箱体2的使用寿命更长。
[003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流式散流板4。旋流式散流板4固定在过滤器托框5的下方,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在安装后,旋流式散流板4与洁净室内的顶板面齐平,旋流式散流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过滤器托框5下方。如图6、图8、图9所示,旋流式散流板4包括:固定在过滤器托框5下方的矩形板体17;矩形板体17上挖设有呈径向排列的若干出风槽18;出风槽18沿径向的其中一侧倾斜固定有旋转百叶19;旋转百叶19朝向矩形板体17的外侧;旋转百叶19与出风槽18所在面呈锐角。空气经过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再经过旋流式散流板4的旋转百叶19的导向,形成沿切线方向的射流,整个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的送风在多股射流的作用下,产生一团如台风状的涡流,涡流的中心区域形成一个负压区,诱导周围室内空气迅速地与送风混合,风速大,投送的垂直距离远,保证房间气流均匀,没有死角。
[0035]
优选的,出风槽18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旋流式散流板4采用不锈钢304砂光板折弯成型,且矩形板体17上的四个边角设有螺栓孔20。
[0036]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设于箱体2内、且位于进风法兰1下侧的环形发烟管8,环形发烟管8朝向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使得进行pao测试时,发烟更均匀,测试结果更准。
[0037]
如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还包括:穿设于过滤器托框5上边框、且位于箱体2外侧的两个宝塔接头9;穿设于箱体2侧面、且一端与一个宝塔接头9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环形发烟管8相连通的注入管10;穿设于箱体2侧面、一端与另一个宝塔接头9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开口且位于环形发烟管8下侧的检测管11;以及,分别套设于注入管10和检测管11下端的两个硅胶套12。通过设有注入管10和检测管11,且注入管10、检测管11的下端分别与一个宝塔接头9的上端连接,使得该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更加容易进行pao测试,检测时拔掉硅胶套12,与注入管10相连的宝塔接头9的下端用于连接pao发尘器,与检测管11相连的宝塔接头9的下端用于使用气溶胶光度计检测。
[0038]
具体的,如图4和图7所示,宝塔接头9的上端设有环形凸块13,使得宝塔接头9的上端与注入管10、检测管11的下端对接满焊,大幅提高其密封性;宝塔接头9的下端设有凹凸
条纹14,使得宝塔接头9的下端与硅胶套12过盈配合,大幅提高其密封性。
[0039]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箱体2顶板内侧、与进风法兰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均流板6;均流板6位于环形发烟管8上方。均流板6通过螺栓与焊接在箱体2顶板内侧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箱体2顶板内侧上,均流板6上均匀分布出风小孔,通过进风法兰1进入箱体2的空气,在均流板6的阻挡和缓冲后,可以更加平缓的进入箱体2,流向液槽高效过滤器3,既保证了气流的平稳,也有效的保护了液槽高效过滤器3。
[0040]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还包括:若干过滤器压件15;过滤器压件15通过丝杆、螺母与焊接在过滤器托框5下侧的螺纹座连接固定在过滤器托框5上,液槽高效过滤器3紧固在过滤器压件15上;该采用旋流板的高效送风口中的液槽高效过滤器3可更换,更换时,先拆下旋流式散流板4,再拆下过滤器压件15,即可更换液槽高效过滤器3。
[0041]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箱体2由冷板折弯成型;箱体2表面设有防静电烤漆面;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滤芯为纤维滤纸;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边框为铝型材;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液槽7内设有果冻胶。
[0042]
箱体2的上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吊件16。
[004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通过设有过滤器托框5,过滤器托框5的上边框折弯处插入到液槽高效过滤器3的液槽7内,箱体2下端与过滤器托框5上边框相焊接,完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加出色,而且箱体2没有与液槽7内的密封液体接触,使得箱体2的使用寿命更长;又通过设有旋流式散流板4,与传统的散流板不同,旋流式散流板4利用出风的旋转,将空气以螺旋状送出,产生相当高的诱导比,使送风与周围空气迅速混合,风速大,投送的垂直距离远,保证房间气流均匀,没有死角。
[0044]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