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2870发布日期:2021-10-19 21:1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2.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主要可以分为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和风冷式冷却器。冷却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它适用于冷却器、冷凝、加热、蒸发、废热回收等不同工况。因此,在门类众多的热交换器中,冷却器,管式换热器仍居于重要位置。现有的冷却器存在装置内部冷却液不能循环冷却使用,以及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包括冷却箱外壳、进气管、排气管、内冷凝箱和冷凝螺旋管,所述冷却箱外壳与加强立柱焊接,所述冷却箱外壳左侧与进气管胶合,所述进气管与连通软管胶合,所述连通软管与冷凝螺旋管胶合,所述冷凝螺旋管与冷凝粗管胶合,所述冷凝粗管与水循环箱螺纹连接,所述水循环箱的下方与抽液泵螺钉连接。
5.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外壳的内部设有隔热板,所述冷却箱外壳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罩。
6.优选的,所述加强立柱的个数为四个,所述加强立柱的下方与固定腿柱焊接,所述加强立柱与承重横梁螺钉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冷凝螺旋管的两端都与连通软管胶合,所述冷凝螺旋管位于冷凝粗管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冷凝粗管的外侧设有内冷凝箱,所述冷凝粗管的内部设有单向流通阀。
9.优选的,所述内冷凝箱的两侧设有隔热板,所述水循环箱与存液桶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连通软管胶合,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管道接头胶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利用冷却箱外壳、进气管、排气管、连通软管、内冷凝箱、冷凝粗管、单向流通阀、水循环箱、抽液泵、冷凝螺旋管和存液桶的相互配合,首先,本装置的冷却箱外壳左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左侧连通软管胶合,连通软管与冷凝螺旋管胶合,冷凝螺旋管与右侧冷凝粗管胶合,冷凝螺旋管位于冷凝粗管内部,冷凝粗管两端的下方与水循环箱连通,水循环箱
的下方设有抽液泵和存液桶,在开始冷却时,在抽液泵的作用下,存液桶内的冷却液流向水循环箱内部的左腔室,接着从水循环箱流进冷凝粗管内,对冷凝螺旋管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由于冷凝螺旋管位于冷凝粗管的内部,待冷却高温液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左侧的连通软管,再通过连通软管进入冷凝螺旋管进行冷却,接着,在左高右底液差的作用下,待冷却高温液体从右侧的连通软管流出,实现高温液体的冷却,而位于冷凝粗管内的冷却液,流回水循环箱内部的右腔室,从水循环箱内部的右腔室进入存液桶内,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冷却使用,提高装置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连通软管和管道接头的相互配合,排气管的一端与连通软管胶合,方便冷却液体的正常流通排放,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管道接头胶合,排气管一端通过管道接头与产生高温蒸汽的组件进行密闭连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箱外壳、隔热板、散热罩、加强立柱、固定腿柱和承重横梁,在冷却箱外壳的四个边角位置设有四个加强立柱,提高装置的牢固性,同时,在冷却箱外壳的上方和下方都设有承重横梁,有利于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冷却结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组件示意图。
18.图中:冷却箱外壳1、隔热板11、散热罩12、加强立柱2、固定腿柱21、承重横梁22、进气管3、排气管4、连通软管41、管道接头42、内冷凝箱5、冷凝粗管6、单向流通阀61、水循环箱7、抽液泵71、冷凝螺旋管8、存液桶9。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器,包括冷却箱外壳1、进气管3、排气管4、内冷凝箱5和冷凝螺旋管8,冷却箱外壳1与加强立柱2焊接,冷却箱外壳1左侧与进气管3胶合,进气管3与连通软管41胶合,连通软管41与冷凝螺旋管8胶合,冷凝螺旋管8与冷凝粗管6胶合,冷凝粗管6与水循环箱7螺纹连接,水循环箱7的下方与抽液泵71螺钉连接。
21.进一步地,冷却箱外壳1的内部设有隔热板11,为了防止在冷却过程中,外界的热量对装置内部冷却造成影响,冷却箱外壳1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罩12,便于排出内部抽液泵7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22.进一步地,加强立柱2的个数为四个,加强立柱2的下方与固定腿柱21焊接,加强立柱2与承重横梁22螺钉连接,在冷却箱外壳1的四个边角位置设有四个加强立柱2,提高装置的牢固性,同时,在冷却箱外壳1的上方和下方都设有承重横梁22,有利于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23.进一步地,冷凝螺旋管8的两端都与连通软管41胶合,冷凝螺旋管8位于冷凝粗管6的内部,待冷却高温液体通过进气管3进入左侧的连通软管41,再通过连通软管41进入冷凝螺旋管8进行冷却,接着,在左高右底液差的作用下,待冷却高温液体从右侧的连通软管41流出,实现高温液体的冷却。
24.进一步地,冷凝粗管6的外侧设有内冷凝箱5,对冷凝粗管6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冷凝粗管6的内部设有单向流通阀61,设置单向流通阀61,为了防止抽液泵71停止工作时,冷凝粗管6内的冷却液出现逆流情况。
25.进一步地,内冷凝箱5的两侧设有隔热板11,水循环箱7与存液桶9螺纹连接,在开始冷却时,在抽液泵71的作用下,存液桶9内的冷却液流向水循环箱7内部的左腔室,接着从水循环箱7流进冷凝粗管6内,最后,再流回水循环箱7内部的右腔室,从水循环箱7内部的右腔室进入存液桶9内,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冷却使用。
26.进一步地,排气管4的一端与连通软管41胶合,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管道接头42胶合,排气管4通过连通软管41与产生高温蒸汽的组件进行密闭连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
27.工作原理:首先,本装置的冷却箱外壳1左侧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与左侧连通软管41胶合,连通软管41与冷凝螺旋管8胶合,冷凝螺旋管8与右侧冷凝粗管6胶合,冷凝螺旋管8位于冷凝粗管6内部,冷凝粗管6两端的下方与水循环箱7连通,水循环箱7的下方设有抽液泵71和存液桶9,在开始冷却时,在抽液泵71的作用下,存液桶9内的冷却液流向水循环箱7内部的左腔室,接着从水循环箱7流进冷凝粗管6内,对冷凝螺旋管8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由于冷凝螺旋管8位于冷凝粗管6的内部,待冷却高温液体通过进气管3进入左侧的连通软管41,再通过连通软管41进入冷凝螺旋管8进行冷却,接着,在左高右底液差的作用下,待冷却高温液体从右侧的连通软管41流出,实现高温液体的冷却,而位于冷凝粗管6内的冷却液,流回水循环箱7内部的右腔室,从水循环箱7内部的右腔室进入存液桶9内,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冷却使用,提高装置实用性。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