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9380发布日期:2021-12-11 07: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流体换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也叫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十分广泛。
3.管壳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有壳体、若干管束、管板、封头和若干折流挡板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筒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若干折流挡板与若干管束垂直连接,用于支撑管束;折流挡板为半圆形板,且若干折流挡板被分为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折流挡板,两组折流挡板的直线型侧壁相对设置,且两组折流挡板交错排列形成换热通道,以增加管外流体的流动,从而强化传热。
4.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长期使用后,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上结有水垢和流体残留在管束外壁和壳体内壁的油污,水垢会影响管束的热传效率,当流体种类改变时,油污会影响换热器的再利用;相关技术中清洁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的方式,一般通过拆卸管箱,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喷淋管束外壁和壳体内壁,以对管束外壁上的水垢进行清理。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壳体与管板通过很多的螺栓固定连接,拆卸较为麻烦,对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的清洁较为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清洁换热器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包括管状壳体、两组折流挡板和若干管束,若干管束相互平行,每组折流挡板包括至少折流挡板,且所述折流挡板为半圆形板且套设在管束外侧;两组折流挡板直线型侧壁相对,且两组折流挡板沿管束长度方向等距交错排列形成换热通道;所述折流挡板与管束滑动连接,且折流挡板的弧形侧壁与壳体内壁贴合;换热器还包括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用于挤出清洁剂凝珠的挤出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接组件与折流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折流挡板沿管束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折流挡板内部设置有装有清洁剂凝珠的空腔,所述挤出装置位于折流挡板内部空腔,且驱动装置与挤出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挤出装置挤出清洁剂凝珠。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时,驱动装置工作,使得折流挡板沿管束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刮落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固结的水垢;且驱动装置在驱动折流挡板滑动的同时驱动挤出装置挤出清洁剂凝珠,配合滑动的折流挡板即可使得管束外壁与壳体内壁的油污
被清理,如此,操作人员无需拆卸换热器,只需关停换热器,使得驱动装置工作,即可实现对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的清洁,提高了清洁的便捷性。
9.可选的,换热器还包括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与管束平行的连接杆,连接杆垂直穿过其中一组折流挡板,该组折流挡板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驱动装置的折流挡板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侧壁朝向方向相同的折流挡板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移动,即可使得于连接杆相连的折流挡板同时沿管束长度方向滑动。
11.可选的,换热器还包括连接在壳体两端的两个管板和两个封头,所述管板分别连接在管束两端,封头与管板形成供流体流动的空腔,所述管束的两端与两个空腔贯通连接;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其中一个封头连接,所述管板位于第一分隔板与管束之间;第一分隔板与封头之间形成容纳驱动装置的容纳腔,第一分隔板与管板之间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动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隔板将封头与管板间形成的其中一个空腔一分为二,形成用于放置驱动装置的容纳腔和供流体流动的流动腔;如此,即可使得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与流体的流动互不影响。
13.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凸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推动杆和第一活动块;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竖杆和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竖杆于横杆中心点处与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推动杆上,第一推动杆一端与第一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与竖杆远离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凸轮靠近转动点一侧与第一活动块远离第一推动杆一侧贴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凸轮,当凸轮远离转动点一侧与第一活动块贴合时,使得第一活动块与第一分隔板间的第一弹簧压缩形变,第一活动块即可带动第一推动杆朝向远离凸轮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折流挡板滑动;当凸轮远离转动点一侧与第一活动块贴合时,第一弹簧形变恢复,从而带动第二活动块回到朝靠近凸轮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折流挡板朝向凸轮方向滑动;如此,实现了对折流挡板的驱动。
15.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机和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至少两个延伸杆、至少两个从动齿轮和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板一端与第一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一端与从动齿轮的转动点连接,另一端与凸轮的转动点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转动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即可通过控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驱动组件工作,联动组件使得电机实现对第一驱动组件的同时驱动,从而使得所有折流挡板同时滑动,降低了折流挡板因为滑动后无法实现错位排列而影响换热器工作的可能。
17.可选的,所述挤出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活动板和扭簧,所述折流挡板远离壳体
一侧设置有供清洁剂凝珠通过的出料口,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出料口处,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折流挡板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清洁剂凝珠朝向出料口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推动大颗粒清洁剂凝珠移动,进而增加大颗粒清洁剂凝珠对活动板产生的外力,进而使得活动板旋转,使得出料口打开,进而使得清洁剂凝珠自出料口落入壳体内。
19.可选的,所述挤出装置还包括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侧壁与折流挡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一面朝向第二驱动组件,另一面朝向出料口;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推动杆和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推动杆上,第二推动杆一端与第二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分隔板与清洁剂凝珠抵接;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分隔板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第二活动块进而带动第二推动杆移动,从而实现对清洁剂凝珠的推送,如此,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即可实现对清洁剂凝珠的推送。
2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朝向第二活动块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折流挡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折流挡板的空腔内;所述限位杆朝向第二活动块一端倒角设置,第二活动块朝向限位杆一侧倒角设置,当限位杆远离连接杆一点与第二活动块抵接时,第二推动杆朝远离限位杆方向移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随连接杆在折流挡板的空腔内滑动,当限位杆与折流挡板内壁抵接时,折流挡板即可随连接杆移动,且限位杆在折流挡板的空腔内移动时,即可使得限位杆最远点反复与第二活动块抵接,进而使得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23.可选的,所述壳体与管束竖直设置,第二活动块与折流挡板靠近底部一侧贴合;所述挤出装置还竖直设置的四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折流挡板的空腔内;所述固定板平行于管束,清洁剂凝珠位于固定板与折流挡板内壁形成的空间内,清洁剂凝珠在空间内竖直排列且与固定板贴合;其中靠近出料口的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清洁剂凝珠通过的第一通孔;其中远离出料口的固定板上开设有供第二推动杆通过的第二通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动块与折流挡板靠近底部一侧贴合即可使得第二驱动组件位于折流挡板空腔内的下部份,第二驱动组件工作伸入第二通孔推动最底层清洁剂凝珠,使其自第一通孔远离落入壳体内空腔后,上方清洁剂凝珠会受重力下落至底部,第二驱动组件再次工作时,即可继续推动受重力下落至底部的清洁剂凝珠,如此,即可实现清洁剂凝珠的自动续料。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和挤出装置,清洗时,操作人员无需拆卸换热器,只需关停换热器,使得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驱动折流挡板刮落水垢,并驱动挤出装置挤出清洁剂凝珠,即可实现对管束外壁以及壳体内壁的清洁,提高了清洁的便捷性;2.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即可使得弧形侧壁朝向方向相同的折流挡板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进而使得驱动装置驱动折流挡板同时沿管束长度方向滑动;3.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联动组件和电机,电机即可通过联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工作,使得所有折流挡板同时滑动,降低了折流挡板因为滑动后无法实现错位排列而影响换热器工作的可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隐藏部分折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折流挡板;3、管束;4、管板;5、封头;6、驱动装置;61、第一驱动组件;611、第一推动杆;612、第一弹簧;613、第一活动块;62、凸轮;63、联动组件;631、从动齿轮;632、主动齿轮;633、延伸杆;634、连接板;64、电机;7、连接组件;71、限位杆;72、连接杆;73、横杆;74、竖杆;8、挤出装置;81、扭簧;82、活动板;83、固定板;84、第二分隔板;85、第二驱动组件;851、第二推动杆;852、第二弹簧;853、第二活动块;9、第一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方便清洁的换热器,参照图1和图2,换热器包括壳体1、若干折流挡板2、若干管束3、两个管板4和两个封头5,壳体1为管状且竖直设置,若干管束3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空腔内;折流挡板2为水平设置的半圆形板,且折流挡板2套设在管束3外壁上与管束3滑动连接,若干折流挡板2沿管束3长度方向等距交错设置,且折流挡板2的弧形侧壁与壳体1内部贴合,相邻两个折流挡板2的直角边相对;两个管板4分别与管束3两端焊接,两个封头5分别位于管束3两端,且管板4位于封头5与壳体1之间,管板4、封头5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30.参照图2和图3,换热器还包括驱动装置6和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两个横杆73、两个竖杆74和四个连接杆72,连接杆72用于连接弧形侧壁朝向方向相同的折流挡板2,两个连接杆72垂直穿过弧形侧壁朝向方向相同的折流挡板2,且分别位于折流挡板2直线形侧壁的两端,使得弧形侧壁朝向方向相同的折流挡板2连成一体。
31.封头5与管板4形成供流体流动的空腔,管束3的两端与两个空腔贯通连接;换热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分隔板9,第一分隔板9与管束3底部的封头5焊接,底部的管板4位于第一分隔板9与管束3之间;第一分隔板9与封头5之间形成容纳驱动装置6的容纳腔,第一分隔板9与管板4之间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动腔;两个连接杆72底端分别焊接在横杆73的两端,竖杆74于横杆73中心点处与横杆73垂直焊接。
32.参照图3,驱动装置6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组件61和两个凸轮62,第一驱动组件61第一弹簧612、第一推动杆611、第一活动块613和两个第一限制板;第一限制板竖直设置,且第一限制板顶端与第一分隔板9焊接;第一推动杆611竖直设置,其底端与第一活动块613一体成型,顶端穿过第一分隔板9与竖杆74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推动杆611与第一活动块613位于两个第一限制板之间,以限制第一推动杆611与第一活动块613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弹簧612套接在第一推动杆611上,第一弹簧612顶端与第一分隔板9焊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块613焊接。
33.凸轮62靠近转动点一侧与第一活动块613远离第一推动杆611一侧贴合,如此,转动凸轮62,使得凸轮62远离转动点一侧与第一活动块613贴合,即可使得第一活动块613与第一分隔板9间的弹簧压缩形变,第一活动块613即可带动第一推动杆611朝向远离凸轮62
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72以实现对折流挡板2驱动。
34.参照图3,驱动装置6还包括电机和联动组件63,联动组件63包括主动齿轮632、两个延伸杆633、两个从动齿轮631和两个连接板634,两个连接板634一端与第一分隔板9焊接;延伸杆633一端焊接在凸轮62的转动点处,另一端焊接在从动齿轮631的焊接点出,且一个延伸杆633垂直穿过一个连接板634与第一分隔板9固定连接,两个从动齿轮631分别与主动齿轮632啮合;电机64设置在封头5外壁,电机64的输出轴穿过封头5侧壁与主动齿轮632的转动点固定连接。
35.如此,电机64工作即可通过联动组件63同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61工作,使得所有折流挡板2同时沿管束3长度方向滑动,降低了折流挡板2因为滑动后无法实现错位排列而影响换热器工作的可能。
36.参照图4,折流挡板2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装有大颗粒装的清洁剂凝珠;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折流挡板2内部空腔的挤出装置8,挤出装置8用于自折流挡板2内部向壳体1内部挤出清洁剂凝珠;连接组价还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71。
37.挤出装置8包括活动板82和扭簧81,折流挡板2远离壳体1内壁一侧设置有供清洁剂凝珠通过的出料口,活动板82设置在出料口处;扭簧81的一端与活动板8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折流挡板2固定连接,以实现出料口的敞开和闭合。且活动板82与折流挡板2贴合的侧壁设置有密封条,以提高出料口处的密封度,从而降低流体入折流挡板2内部空腔的可能。
38.挤出装置8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分隔板84和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组件85,第二分隔板84侧壁与折流挡板2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分隔板84一面朝向第二驱动组件85,另一面朝向出料口。
39.参照图1和图3,第二驱动组件85设置在折流挡板2底部的内壁上,包括第二弹簧852、第二推动杆851和第二活动块853;第二活动块853与折流挡板2内壁贴合,第二弹簧852套接在第二推动杆851上;挤出装置8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四个固定板83,固定板83两端与折流挡板2内壁焊接,清洁剂凝珠位于固定板83与折流挡板2内壁形成的空间内,清洁剂凝珠在固定板83与折流挡板2内壁形成的空间内竖直排列且与固定板83贴合,其中靠近出料口的固定板83上开设有供清洁剂凝珠通过的第一通孔;其中远离出料口的固定板83上开设有供第二推动杆851通过的第二通孔;第二推动杆851一端与第二活动块853焊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分隔板84于固定板83的通孔处与清洁剂凝珠贴合;第二弹簧852一端与第二活动块85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分隔板84固定连接。
40.如此,当推动第二活动块853时,即可使得第二驱动组件85工作,进而使得第二推动杆851推动清洁剂凝珠朝向出料口运动。
41.参照图3和图4,连接组件7还包括位于折流挡板2的空腔内的限位杆71,限位杆71一端与连接杆72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二活动块853,且限位杆71与连接块一体成型;连接杆72与折流挡板2滑动连接,且限位杆71朝向第二活动块853一端倒角设置,第二活动块853朝向限位杆71一侧倒角设置,当限位杆71远离连接杆72一点与第二活动块853抵接时,第二推动杆851朝远离限位杆71方向移动。
42.如此,驱动装置6带动连接杆72上下移动时,即可使得限位杆71上下移动,当限位
杆71与第二活动块853抵接,即可推动最底层清洁剂凝珠顶开活动板82,进而使得清洁剂凝珠自出料口处落入壳体1内;当第二弹簧852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推动杆851回缩至原位,位于上方的清洁剂凝珠会受重力下落至底部,第二驱动组件85再次工作时,即可继续推动受重力下落至底部的清洁剂凝珠,如此,即可实现清洁剂凝珠的自动连续送料。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合坚果装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清洁换热器前,关停竖直设置的换热器,打开电机64,电机64带动主动齿轮632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齿轮632啮合的两个从动齿轮631转动,进而带动通过延伸杆633与从动齿轮631连接的凸轮62转动,如此,电机64通过联动组件63实现了对两个第二驱动组件85的控制;当凸轮62远离转动点一端与第一活动块613抵接时,第一弹簧612被压缩,第一活动块613带动第一推动杆611朝远离凸轮62方向运动,进而使得与第一推动杆611相连的竖杆74朝远离凸轮62方向运动,竖杆74通过横杆73同时带动两个连接杆72运动,进一步使得折流挡板2沿竖直方向移动,如此,第二驱动组件85通过连接组件7实现了对折流挡板2的驱动;连接杆72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杆71在折流挡板2内部空腔内移动,限位杆71远离连接杆72一端与第二活动块853抵接时,第二活动块853压缩第二弹簧852,并带动第二推动杆851朝向出料口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推动杆851带动清洁剂凝珠顶开活动板82,进而使得清洁剂凝珠自出料口处落入壳体1内;如此,电机64电动驱动装置6工作,使得折流挡板2沿管束3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刮落管束3外壁以及壳体1内壁固结的水垢;同时,驱动装置6驱动挤出装置8挤出清洁剂凝珠,配合滑动的折流挡板2即可使得管束3外壁与壳体1内壁的油污被清理,如此,操作人员无需拆卸换热器,只需关停换热器,使得驱动装置6工作,即可实现对管束3外壁以及壳体1内壁的清洁,提高了清洁的便捷性。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