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的供暖方法及供暖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77996发布日期:2021-12-18 01:0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的供暖方法及供暖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暖方法及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2.供暖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供暖设备与系统对改善人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会实行集中供暖,由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用户家中,以此提高室内温度。热力公司提供热源,主要以燃煤、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其中燃煤炉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随着环保事业的有序开展、“煤改电”政策的落实,以燃煤为基础的功能设备正逐步被国家废止。燃气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不可避免的出现水垢、锈蚀问题,后期会出现繁杂的维护工作,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基于能够产生高温水的高效能设备对环保的贡献、维护简单的热源设备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电力供暖设备,其对介质加热过程中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的供暖方法及供暖设备,本发明的供暖方法以解决现有加热过程噪音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的供暖方法,其中,本发明的供暖方法用热能泵把介质输送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以使介质加热至第一温度;
6.将加热至第一温度的介质输送至热反应容器,以使所述介质加热至第二温度;以及
7.将加热至第二温度的介质输送至供热管网。
8.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所述将介质输送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包括:
9.所述介质通过热能泵输送到所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反应容器。
10.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所述将加热至第二温度的介质输送至供热管网包括:
11.加热至第二温度的介质通过循环泵输送至供热管网。
12.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所述热能泵、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热反应容器的进水口均设有多个,且热能泵、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热反应容器的进水口一一对应连接。
13.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所述热能泵包括:
14.机体,所述机体底端设置有脚垫;
15.冷凝箱,其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内部底端,所述冷凝箱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箱底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管道,
16.隔板,其设置于所述冷凝箱的上方,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内壁上;
17.储水箱,所述冷凝箱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左右两侧的所述储水箱;
18.过滤器,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至蒸发腔,所述蒸发腔内部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腔底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所述压缩机
底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冷凝箱内,左右两侧所述蒸发腔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压缩机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机体顶端安装有风机,所述机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压缩机和风机电性连接。
19.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所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20.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螺纹连接且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搅拌室,所述搅拌室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网状垫片,所述第二外壳用于向所述搅拌室内导入液体;所述搅拌室内设置有一螺旋涡杆,所述螺旋涡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多根螺旋导流槽,所述搅拌室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一控气片,所述控气片上开设有分流导液孔和通气槽,所述搅拌室的末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通气槽连通的通气孔和与所述分流导液孔的位置对应的进液孔,所述分流导液孔用于将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孔导入所述螺旋导流槽内形成漩涡,并使所述搅拌室内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孔引入所述搅拌室内与液体混合。
21.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将所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所述热能泵以及所述热反应容器设置于隔音柜中。
22.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其中,将所述热反应容器通过储能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连通,所述储能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之间串接有所述循环泵。
2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供暖设备,其中,所述供暖设备采用如上所述的供暖方法进行供暖。
24.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25.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26.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具有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的供暖方法的主视图;
27.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热能专用泵与高负压气泡复合热源的成套供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以及
29.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激发器与负压气泡复合热源的成套供暖设备的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3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供暖方法,其中,本发明的供暖方法包括:将介质输送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以使介质加热至第一温度;将加热至第一温度的介质输送至热反应容器,以使该介质加热至第二温度;以及将加热至第二温度的介质输送至供热管网。
33.本发明的供暖方法通过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热反应容器联合加热介质,最终将介质输送至供热管网,具有加热效率高且加热过程噪音低的优点。
34.具体地,介质通过热能泵输送到所述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热能泵包括:机体,机体底端设置有脚垫;冷凝箱,其安装在机体的内部底端,冷凝箱内部设置有冷凝器,冷凝箱底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凝箱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管道,隔板,其设置于冷凝箱的上方,隔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内壁上;储水箱,冷凝箱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左右两侧的储水箱;过滤器,储水箱通过管道连接至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至蒸发腔,蒸发腔内部安装有蒸发器,蒸发腔底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压缩机底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冷凝箱内,左右两侧蒸发腔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压缩机安装于安装座上,机体顶端安装有风机,机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机体内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分别与压缩机和风机电性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热能泵,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均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
35.具体地,加热至第二温度的介质通过循环泵输送至供热管网。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热能泵、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热反应容器的进水口均设有多个,且热能泵、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和热反应容器的进水口一一对应连接。
3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将热反应容器通过储能水箱与供热管网连通,储能水箱与供热管网之间串接有循环泵。
37.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螺纹连接且内部连通,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搅拌室,搅拌室的前端与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网状垫片,第二外壳用于向搅拌室内导入液体;搅拌室内设置有一螺旋涡杆,螺旋涡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多根螺旋导流槽,搅拌室的末端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一控气片,控气片上开设有分流导液孔和通气槽,搅拌室的末端面开设有与通气槽连通的通气孔和与分流导液孔的位置对应的进液孔,分流导液孔用于将液体通过进液孔导入螺旋导流槽内形成漩涡,并使搅拌室内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通过通气孔引入搅拌室内与液体混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高负压气泡产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均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
3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高负压气泡产生器、热能泵以及热反应容器设置于隔音柜中。
39.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热能专用泵与负压气泡复合热源的成套供暖设备,包括供水管1、热能泵2、软连接管件3、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热反应容器5、激发器6、热水输出管7、储能水箱8、循环泵9、控制柜10以及隔音柜11。
40.供水管1通过法兰、短管、第一阀门12由螺栓、螺帽与热能泵2连接,组成给水系统。热能泵2依次通过软连接管件3、第二阀门13由螺栓、螺帽与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连接。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与热反应容器5连接。激发器6设置在热反应容器5内部且在热反应容器5的进水口处。热能泵2、软连接、第二阀门13、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热反应容器5、激发器6组成水加热系统。其中热反应容器5的进水口设有8个,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第二阀门13、软连接管件3、热能泵2与热反应容器5的进水口一一对应。热反应容器5的出水口与储能水箱8通过热水输出管7连接。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中装有带若干网孔的网片,通过剪切力原理激发若干负压气泡,负压气泡在破灭瞬间会在局部空间内产生高温,从而提高水的温度,再通过激发器6进一步提高水温,并由热水输出管7将热水送至储能水箱8。热反应容器5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输出管7与储能水箱8连接。储能水箱8与供热管网连接,通过循环泵9将储能水箱8中的热水输送到供热管网中。在供热管网与循环泵9之间串接有软连接管件3。软连接管件3为
金属软连接件或橡胶软连接件,例如泰州九一波纹管设备有限公司的“金属软管”、衡水富嘉橡塑有限公司的“橡胶接头”。第一阀门12、热能泵2、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激发器6、循环泵9分别与控制柜10电连接。
41.其中,第一阀门12、热能泵2、软连接管件3、第二阀门13、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热反应容器6以及热水输出管7均在隔音柜11内部,隔音柜11具有阻隔或阻断声音传播的功能,从而将隔音柜11内部的设备产生的噪音隔绝在隔音柜11内,降低隔音柜11外的噪音。
42.本实施方式的负压气泡复合热源的成套供暖设备,其产生噪音的热能泵2、高负压气泡产生器4和热反应容器5等设置在隔音柜11内,有效消除或降低了噪音;水流急易造成水击产生水响,软连接管件3可随水击冲击力变形,减少水击造成的水响,进一步降低噪音。。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4.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