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3155发布日期:2021-12-04 11:0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


背景技术:

2.热交换设备是一种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热交换设备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热、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
3.现有的板式热交换设备多由若干热交换板依次堆叠而成,相邻的热交换板配合形成交替布置的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内分别流入不同的流体以实现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现有的热交换板多压制有强化换热的压型图案,该压型图案多为v型波纹或者w型波纹或者斜波纹,相邻热交换板之间通过压型图案抵靠相连以支撑形成至少两种介质通道,现有的板式热交换设备形成的两种介质通道差异不大,难以适应两种换热流体流量差异巨大的换热工况,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通过斜波纹上阵列布置的凹槽,使得热交换板对应凸起的一侧形成小体积通道、对应凹陷一侧形成大体积通道,如此有效的增大了两侧的通道体积比,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板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板的所有特点,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介质通道,如此有效的提了两侧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整体性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沿其纵向划分为位于纵向两端的分流区、以及位于两个分流区之间的热交换区,两个所述分流区内均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角孔,所述热交换区内设置有压型图案,该压型图案包括由板本体横向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若干斜波纹、以及对应斜波纹延伸轴线间隔布置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道宽度大于斜波纹的槽道宽度且凹槽在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为条型槽且其延伸轴线与斜波纹的延伸轴线共线或者平行。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其由若干换热板组依次堆叠而成,每个所述换热板组均包括相互堆叠的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
8.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由上板面向下板面压制形成且由横向第一板侧向横向第二板侧倾斜的第一斜波纹、以及设置在第一斜波纹上且向下压制形成的若干第一凹槽;
9.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由下板面向上板面压制形成且由横向第二板侧向横
向第一板侧倾斜的第二斜波纹、以及设置在第二斜波纹上且向上压制形成的若干第二凹槽;
10.所述换热板组中的第一热交换板的第一凹槽与第二热交换板的第二凹槽呈交叉支撑抵靠以配合形成小体积通道,相邻的换热板组之间配合形成大体积通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特别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通过斜波纹上阵列布置的凹槽,使得热交换板对应凸起的一侧形成小体积通道、对应凹陷一侧形成大体积通道,如此有效的增大了两侧的通道体积比,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板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板的所有特点,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介质通道,如此有效的提了两侧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第一热交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4.图3是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第二热交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3的俯视图。
16.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7.1、第一热交换板;11、第一角孔;12、第一斜波纹;13、第一凹槽;2、第二热交换板;21、第二角孔;22、第二斜波纹;2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9.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矩形结构的板本体,该板本体沿其纵向方向划分为位于两端的分流区、以及位于分流区之间的热交换区,两个分流区均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角孔,该热交换区内设置有压型图案,该压型图案包括由板本体横向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若干斜波纹、以及对应斜波纹延伸轴线间隔布置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道宽度大于斜波纹的槽道宽度且凹槽在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
20.在上述方案中,优选,该凹槽为条型槽且其延伸轴线与斜波纹的延伸轴线共线或者平行。
21.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如图1至图4所示,其由若干换热板组依次堆叠而成,每个换热板组均包括第一热交换板1(图1)和第二热交换板2(图3),其中,同个换热板组内的第一热交换板1和第二换热板相互堆叠支撑配合形成第一介质通道,相邻的换热板组之间配合形成第二介质通道,两种流体分别在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内流动以实现流体之间的换热;其中,该第一热交换板1两端的分流区内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第一角孔11,该第一热交换板1的热交换区上设置有由上板面向下板面压制形成且由横向第一板侧向横向第二板侧倾斜的第一斜波纹12、以及设置在第一斜波纹12上且向下压制形成的若干第一凹槽13;该第二热交换板2两端的分流区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第二角孔21,
该第二热交换板2的热交换区上设置有由下板面向上板面压制形成且由横向第二板侧向横向第一板侧倾斜的第二斜波纹22、以及设置在第二斜波纹22上且向上压制形成的若干第二凹槽23;如此,换热板组内第一热交换板1和第二热交换板2相互堆叠时,该第一斜波纹12与第二斜波纹22呈交叉设置且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23呈交叉支撑抵靠以使得第一热交换板1和第二热交换板2之间形成小体积通道,相邻的换热板组之间配合形成大体积通道,如此使得热交换器内形成有交替布置且流通体积比大的介质通道,能够适应两种换热流体流量差异巨大的换热工况,有效的提了两侧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整体性能。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特别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通过斜波纹上阵列布置的凹槽,使得热交换板对应凸起的一侧形成小体积通道、对应凹陷一侧形成大体积通道,如此有效的增大了两侧的通道体积比,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板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板的所有特点,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介质通道,如此有效的提了两侧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整体性能。
23.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沿其纵向划分为位于纵向两端的分流区、以及位于两个分流区之间的热交换区,两个所述分流区内均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角孔,所述热交换区内设置有压型图案,该压型图案包括由板本体横向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若干斜波纹、以及对应斜波纹延伸轴线间隔布置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道宽度大于斜波纹的槽道宽度且凹槽在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条型槽且其延伸轴线与斜波纹的延伸轴线共线或者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大流通体积比的热交换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沿其纵向划分为位于纵向两端的分流区、以及位于两个分流区之间的热交换区,两个所述分流区内均设置有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的角孔,所述热交换区内设置有压型图案,该压型图案包括由板本体横向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若干斜波纹、以及对应斜波纹延伸轴线间隔布置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道宽度大于斜波纹的槽道宽度且凹槽在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特别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热交换,能够使得热交换板一侧面的通流体积大、一侧通流体积小,如此有效的提了两侧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保证了热交换板良好的整体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军 卓宏强 孙旭光 颜爱斌 陈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