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3888发布日期:2021-12-29 11: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因其储量大、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而被受推崇。但是生物质能在使用和开发时,需要对原料进行存储,而干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干燥后的原料不仅质量更轻易于搬运和存放,而且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利于储备,在使用现有的恒温干燥炉时,除湿问题一直是待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包括恒温干燥炉,所述恒温干燥炉水平设置,所述恒温干燥炉底面四角均竖直固定设置有固定脚,所述恒温干燥炉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左端贯穿恒温干燥炉延伸至恒温干燥炉左侧,所述恒温干燥炉顶面设置有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底面与恒温干燥炉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除湿机构底端贯穿恒温干燥炉顶面延伸至恒温干燥炉内部,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吸气框、出气管、冷凝箱、保温层二、支撑板、换热螺旋铜管、集液管、出液管、导气管、进气管、气泵和三通接头,所述吸气框水平设置在恒温干燥炉内部,所述吸气框顶面与恒温干燥炉内部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气框底面和吸气框侧面均贯通开设有吸气孔,所述出气管竖直设置在恒温干燥炉右侧,所述出气管底端贯穿恒温干燥炉与吸气框侧面贯通设置,所述冷凝箱固定设置在恒温干燥炉顶面,所述保温层二均匀固定设置在冷凝箱内壁上,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冷凝箱内部,所述支撑板左侧面和支撑板前后侧面与冷凝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螺旋铜管水平设置在冷凝箱内部,所述换热螺旋铜管上下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支撑板内壁与换热螺旋铜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顶端贯穿冷凝箱与换热螺旋铜管右端贯通设置,所述气泵设置在冷凝箱左侧,所述气泵底面与恒温干燥炉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左端与气泵出气口贯通设置,所述进气管右端与冷凝箱顶面贯通设置,所述三通接头左端与气泵进气口贯通设置,所述换热螺旋铜管左端贯穿冷凝箱与三通接头底端贯通设置,所述导气管右端与冷凝箱右侧底端贯通设置,所述导气管左端与恒温干燥炉左侧面贯通设置。
5.优选的,所述恒温干燥炉顶面竖直贯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面螺纹设置有进料管盖,所述恒温干燥炉右侧底端水平贯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右端螺纹连接有出料管盖,所述恒温干燥炉内壁固定设置有保温层一。
6.优选的,所述吸气孔均匀设置在吸气框底面和吸气框侧面,所述吸气孔截面为外窄内宽设置。
7.优选的,所述集液管水平固定设置在冷凝箱内部底面,所述集液管顶面与换热螺旋铜管底端贯通设置,所述出液管水平设置在冷凝箱右侧,所述出液管左端贯穿冷凝箱与集液管内部贯通设置,所述出液管右端螺纹连接有出液管盖,通过集液管收集冷凝后产生的水。
8.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一厚度为10mm,所述保温层二厚度为5mm,所述保温层一和保温层二均由聚氨酯发泡塑料材料制成。
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恒温干燥炉左侧面,所述电机输出杆右端贯穿恒温干燥炉延伸至恒温干燥炉内部,所述搅拌杆水平设置在恒温干燥炉内部,所述搅拌杆左端与电机输出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右端通过轴承座与恒温干燥炉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叶从左往右依次均匀设置在搅拌杆表面,所述搅拌叶长短交错设置,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利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使恒温干燥炉内部的物料得到翻转搅拌,使其干燥效率提高。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利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使恒温干燥炉内部的物料得到翻转搅拌,使其干燥效率提高;通过设置除湿机构,利用气泵吸气,使换热螺旋铜管左端通过与出气管贯通连接,使恒温干燥炉内部的潮湿高温气体得到吸收,便于恒温干燥炉内部的快速除湿,利用进气管与冷凝箱贯通连接,使外界冷空气通过换热螺旋铜管与潮湿高温气体换热后通过导气管吹入恒温干燥炉内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且通过集液管收集冷凝后产生的水。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剖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箱正面结构剖视图。
14.图中:1恒温干燥炉、101进料管、102出料管、103保温层一、2固定脚、3搅拌机构、301电机、302搅拌杆、303搅拌叶、4除湿机构、401吸气框、402吸气孔、403出气管、404冷凝箱、405保温层二、406支撑板、407换热螺旋铜管、408集液管、409出液管、410导气管、411进气管、412气泵、413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再生能源恒温干燥装置,包括恒温干燥炉1,恒温干燥炉1水平设置,恒温干燥炉1顶面竖直贯通设置有进料管101,进料管101顶面螺纹设置有进料管盖,恒温干燥炉1右侧底端水平贯通设置有出料管102,出料管102右端螺纹连接有出料管盖,恒温干燥炉1内壁固定设置有保温层一103,恒温干燥炉1底面四角均竖直固定设置有固定脚2,恒温干燥炉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左端贯穿恒温干燥炉1延伸至恒温干燥炉1左侧,恒温干燥炉1顶面设置有除湿机构4,除湿机构4底
面与恒温干燥炉1顶面固定连接,除湿机构4底端贯穿恒温干燥炉1顶面延伸至恒温干燥炉1内部,除湿机构4包括吸气框401、出气管403、冷凝箱404、保温层二405、支撑板406、换热螺旋铜管407、集液管408、出液管409、导气管410、进气管411、气泵412和三通接头413,吸气框401水平设置在恒温干燥炉1内部,吸气框401顶面与恒温干燥炉1内部顶面固定连接,吸气框401底面和吸气框401侧面均贯通开设有吸气孔402,吸气孔402均匀设置在吸气框401底面和吸气框401侧面,吸气孔402截面为外窄内宽设置,出气管403竖直设置在恒温干燥炉1右侧,出气管403底端贯穿恒温干燥炉1与吸气框401侧面贯通设置,冷凝箱404固定设置在恒温干燥炉1顶面,保温层二405均匀固定设置在冷凝箱404内壁上,保温层一103厚度为10mm,保温层二405厚度为5mm,保温层一103和保温层二405均由聚氨酯发泡塑料材料制成,支撑板406水平设置在冷凝箱404内部,支撑板406左侧面和支撑板406前后侧面与冷凝箱404内壁固定连接,换热螺旋铜管407水平设置在冷凝箱404内部,换热螺旋铜管407上下贯穿支撑板406设置,支撑板406内壁与换热螺旋铜管407表面固定连接,出气管403顶端贯穿冷凝箱404与换热螺旋铜管407右端贯通设置,集液管408水平固定设置在冷凝箱404内部底面,集液管408顶面与换热螺旋铜管407底端贯通设置,出液管409水平设置在冷凝箱404右侧,出液管409左端贯穿冷凝箱404与集液管408内部贯通设置,出液管409右端螺纹连接有出液管盖,气泵412设置在冷凝箱404左侧,气泵412底面与恒温干燥炉1顶面固定连接,进气管411左端与气泵412出气口贯通设置,进气管411右端与冷凝箱404顶面贯通设置,三通接头413左端与气泵412进气口贯通设置,换热螺旋铜管407左端贯穿冷凝箱404与三通接头413底端贯通设置,导气管410右端与冷凝箱404右侧底端贯通设置,导气管410左端与恒温干燥炉1左侧面贯通设置,通过设置除湿机构4,利用气泵412吸气,使换热螺旋铜管417左端通过与出气管403贯通连接,使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潮湿高温气体得到吸收,便于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快速除湿,利用进气管411与冷凝箱404贯通连接,使外界冷空气通过换热螺旋铜管407与潮湿高温气体换热后通过导气管410吹入恒温干燥炉1内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且通过集液管408收集冷凝后产生的水;
17.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301、搅拌杆302和搅拌叶303,电机301固定设置在恒温干燥炉1左侧面,电机301输出杆右端贯穿恒温干燥炉1延伸至恒温干燥炉1内部,搅拌杆302水平设置在恒温干燥炉1内部,搅拌杆302左端与电机301输出杆右端固定连接,搅拌杆302右端通过轴承座与恒温干燥炉1内壁转动连接,搅拌叶303从左往右依次均匀设置在搅拌杆302表面,搅拌叶303长短交错设置,通过设置搅拌机构3,利用电机301带动搅拌杆302转动,使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物料得到翻转搅拌,使其干燥效率提高。
18.使用时,通过设置搅拌机构3,利用电机301带动搅拌杆302转动,使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物料得到翻转搅拌,使其干燥效率提高;通过设置除湿机构4,利用气泵412吸气,使换热螺旋铜管417左端通过与出气管403贯通连接,使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潮湿高温气体得到吸收,便于恒温干燥炉1内部的快速除湿,利用进气管411与冷凝箱404贯通连接,使外界冷空气通过换热螺旋铜管407与潮湿高温气体换热后通过导气管410吹入恒温干燥炉1内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且通过集液管408收集冷凝后产生的水。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