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5717发布日期:2021-12-01 09: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窑炉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尾气收集系统(1)和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尾气收集系统(1)的进气口与所述窑炉(8)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口与所述窑炉(8)的进气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尾气收集系统(1)的出气的热量传输至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中的第一换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设置有两条能互相换热的气体通路:第一条所述气体通路连通尾气收集系统(1)的出气口和尾气处理系统的进气口,第二条所述气体通路连通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口和窑炉(8)的进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窑炉(8)末端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中的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套设在窑炉(8)末端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设置有一条气体通路,所述气体通路一端连通至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口,另一端连通至窑炉(8)的进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后还设置有一气体加压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处理系统(2)、第一纯化系统(3)、分馏系统(4)和气体混合系统(5);所述粉尘处理系统(2)的进气口与尾气收集系统(1)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体混合系统(5)的出气口通往所述窑炉(8)的进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纯化系统(6),所述第二纯化系统(6)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二纯化系统(6)的出气口与所述分馏系统(4)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处理系统(2)包括洗涤系统,所述第一纯化系统(3)和第二纯化系统(6)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压预冷系统(9)和吸附系统(10);所述第一纯化系统(3)的加压预冷系统(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凝器、过滤器、加压机和第二冷凝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纯化系统(3)的出气口还与气体混合系统(5)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分馏系统(4)与气体混合系统(5)的连接管道上以及第一纯化系统(3)与气体混合系统(5)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和流量监测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纯氧补给系统(7),所述纯氧补给系统(7)的出气口与气体混合系统(5)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分馏系统(4)的出气口还与纯氧补给系统(7)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纯氧补给系统(7)内的纯氧来源于外部和/或所述分馏系统(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窑炉的尾气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尾气收集系统、粉尘处理系统、第一纯化系统、分馏系统和气体混合系统;尾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与窑炉的排气口相连通,气体混合系统的出气口通往窑炉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部分材料对窑炉内高氧含量的需求,避免现有技术对尾气回收后无法达到工艺需求的氧气浓度导致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整体密封性,避免了空气进入造成的氧浓度下降问题,且使用灵活,可以根据不同情形调整,实现回收、用氧的成本最小化,还充分利用了各处余热,进一步降低了系统开启时的生产成本。了系统开启时的生产成本。了系统开启时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强 李旭 冀胜利 袁小波 杨航 肖体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9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