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4623发布日期:2021-11-22 17: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水器(1)和至少一个换热器(2),每个所述换热器(2)的一端设有内外贯通的蒸汽入口,另一端设有内外贯通的热水出口,且每个所述换热器(2)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冷水入口(3);所述分水器(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换热器(2)的热水出口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进水口,且其上还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用于分别连接多个用户端的出水口;还包括主进水管(4),每个所述冷水入口(3)均与所述主进水管(4)连通,所述主进水管(4)上固定安装有水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4)连通至少一根与所述换热器(2)一一对应的分进水管,每根所述分进水管通过至少一根支管与对应所述换热器(2)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冷水入口(3)一一对应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4)连通至少一根与所述换热器(2)一一对应的补水管(6),每根所述补水管(6)与对应所述换热器(2)的热水出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4)位于所述换热器(2)和所述水泵(5)之间的位置通过启动管路与所述分水器(1)连通,所述启动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泵(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4)位于所述启动管路和所述水泵(5)之间的位置还通过备用管路与所述启动管路连通,所述备用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启动管路位于所述循环泵(7)与所述分水器(1)之间的部位连通,且所述备用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备用泵(8)。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9),所述水箱(9)与所述主进水管(4)的进水端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化水装置(10),所述软化水装置(10)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水箱(9)连通,且其上设有内外贯穿的自来水入口。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器(12),所述集水器(12)上设有出口和多个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用户端的回水口;所述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主进水管(4)靠近所述水泵(5)出水口的位置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通过泄压管路(13)与所述水箱(9)连通,所述泄压管路(13)上固定安装有泄压阀。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9)的底部还设有内外贯穿的供水口,所述供水口处固定安装有球阀(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直混式供热系统,包括分水器和至少一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的一端设有内外贯通的蒸汽入口,另一端设有内外贯通的热水出口,且每个换热器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冷水入口;分水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换热器的热水出口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进水口,且其上还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用于分别连接多个用户端的出水口;还包括主进水管,每个冷水入口均与主进水管连通,主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了100%的换热效率,大大提升了能源供应效果;同时,实现供热系统的无泵化输送,节省了大量运行电耗及系统补水水耗,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