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6345发布日期:2022-09-03 01: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现有的连接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此连接方式需要人工使用辅助工具实现焊接,操作过程不便,且后期不方便对连接管进行拆卸,连接管出现损坏时,不能方便的进行维修更换,降低了整个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包括板式换热器主体和换热管,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管;
5.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内管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一。
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板式换热器主体方便对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进行装配连接,还可以提升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之间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喷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构造均相一致,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还安装有连接圈。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连接为一个整体。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圈与限位槽之间连接有多组压缩弹簧。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使连接圈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内部具备弹性调节的能力。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接管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卡接柱结构相匹配,第二接管的内侧开设有挡槽,所述挡槽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二,所述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结构相匹配。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提升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装配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从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喷出。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其中:所述卡接口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插接槽的侧端还开设有定位槽。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将内管安插连接在第二接管的内部,还可以将内管限位固定在第二接管的内部,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方便使用者对换热管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能够提升板式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其中:所述插接槽、环形滑槽和定位槽与卡接柱结构相匹配,且属于卡接连接。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对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进行装配连接,还可以对装配连接一体的换热管进行拆分处理。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8.1.通过内管、卡接柱和环形槽一结构,板式换热器主体方便对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进行装配连接,还可以提升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之间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喷出。
19.2.通过插接槽、环形滑槽和定位槽结构,可以对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进行装配连接,还可以对装配连接一体的换热管进行拆分处理,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方便使用者对换热管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以此来提升板式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圈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管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滑槽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板式换热器主体;2、换热管;3、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5、内管;6、卡接柱;7、环形槽一;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连接圈;11、限位圈;12、限位槽;13、压缩弹簧;14、卡接口;15、挡槽;16、环形槽二;17、插接槽;18、环形滑槽;19、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板式换热器接管装配结构,包括板式换热器主体1和换热管2,板式换热器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换热管2,换热管2包括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第一接管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管4,第一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内管5,内管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柱6,内管5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一7,通过内管5、卡接柱6和环形槽一7结构,板式换热器主体1方便对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进行装配连接,还可以提升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从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之间的连
接缝隙处泄漏喷出。
30.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8与第二密封圈9构造均相一致,第一密封圈8与第二密封圈9之间还安装有连接圈10,通过连接圈10结构,可以将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连接为一个整体。
31.请参阅图3-5,连接圈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圈11,限位圈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圈11与限位槽12之间连接有多组压缩弹簧13,通过限位圈11与限位槽12之间连接的压缩弹簧13,使连接圈10在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内部具备弹性调节的能力。
32.第二接管4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接口14,卡接口14与卡接柱6结构相匹配,第二接管4的内侧开设有挡槽15,挡槽15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二16,环形槽一7和环形槽二16与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结构相匹配,当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进行装配连接时,通过将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分别连接在环形槽一7和环形槽二16的内部,可以提升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装配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从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喷出。
33.请参阅图5-6,卡接口14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17,插接槽17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滑槽18,插接槽17的侧端还开设有定位槽19,通过插接槽17结构,方便将内管5安插连接在第二接管4的内部,配合环形滑槽18和定位槽19结构,还可以将内管5限位固定在第二接管4的内部,该结构设计简单,方便使用者对换热管2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以此来提升板式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34.插接槽17、环形滑槽18和定位槽19与卡接柱6结构相匹配,且属于卡接连接,通过将卡接柱6安插进插接槽17中,可以将第一接管3的内管5安插进第二接管4的内部,当内管5的顶部接触到挡槽15时,通过对第一接管3进行旋转调节,可以将第一接管3的内管5限位在第二接管4的内部,当第一接管3旋转一定的角度时,内管5侧端设置的卡接柱6会被第一密封圈8与第二密封圈9产生的弹性势能推顶至定位槽19中,此时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完成装配连接,同理,当板式换热器主体1需要对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进行拆分时,通过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对中部的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造成一定的挤压,可以使卡接柱6从定位槽19中滑出,然后对第一接管3进行一定的角度旋转调节,使卡接柱6重新滑入插接槽17中,此时内管5的可以从第二接管4的内部抽理出来。
35.工作原理:通过将卡接柱6安插进插接槽17中,可以将第一接管3的内管5安插进第二接管4的内部,当内管5的顶部接触到挡槽15时,通过对第一接管3进行旋转调节,可以将第一接管3的内管5限位在第二接管4的内部,当第一接管3旋转一定的角度时,内管5侧端设置的卡接柱6会被第一密封圈8与第二密封圈9产生的弹性势能推顶至定位槽19中,此时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完成装配连接,同理,当板式换热器主体1需要对第一接管3与第二接管4进行拆分时,通过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对中部的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造成一定的挤压,可以使卡接柱6从定位槽19中滑出,然后对第一接管3进行一定的角度旋转调节,使卡接柱6重新滑入插接槽17中,此时内管5的可以从第二接管4的内部抽理出来。
36.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