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995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对阶梯式电价的普及,如何对空调系统进行移峰填谷已经成为解决空调系统电费开支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空调系统的移峰填谷主要方式为水蓄冷、冰蓄冷等。因为常规水蓄冷系统的效率比冰蓄冷高,所以如何有效地改进水蓄冷系统,提高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效率,已成为空调系统如何利用移峰填谷技术的关键。
[0003]当前能源政策下,能耗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企业不得不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在有明显峰谷电价差的地区,水蓄能技术倍受重视。在众多水蓄能原理中,水密度自然分层蓄能方式较为简单。自然分层效果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布水器的性能为主要因素之一。
[0004]布水器应保证出水能均匀布置在水池内,且扰动小。目前,工程上有H型、八卦型,环型,孔板型等布水器。这些造型奇特的布水器无非都是为了布水均匀,最大限度减小斜温层厚度,提高蓄能效率。其中,H型,八卦型、环型布水器多为对称型布水器,这些布水器往往受到水池的形状限制,在横截面不规则的蓄能水池中安装对称型的布水器就比较难了。对称型布水器一般都是理论上能让水流均流布置,但受到材料、制作工艺、安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孔板型布水器虽然施工方便,但是需要在水池整个横截面布置孔板,还需要布置众多布水管道,虽然效果好,但是代价较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水器的对称结构而不能适用于各种横截面形状的蓄能水池、由于对称型的布水器受到材料、制作工艺、安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孔板型布水器的安装需要众多布水管道而导致代价较高的问题。
[000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安装于一蓄水池内,所述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包括与所述蓄水池连通的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第一布水器及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的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布水器位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一水位,所述第二布水器位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一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水位,所述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第一布水器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的横截面上的第一均流布水层及用以将所述第二布水器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的横截面上的第二均流布水层,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覆盖于所述蓄水池的整个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覆盖于所述蓄水池的整个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位于所述第一布水器的第一水位下方,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位于所述第二布水器的第二水位上方,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位于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的上方,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及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位于所述第一布水器与所述第二布水器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和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均包括两层筛网及位于两层所述筛网之间的夹层,所述夹层由防腐滤料组成,两层所述筛网及所述夹层布满所述蓄水池的整个横截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水器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的若干个第一布水管及均布于各个所述第一布水管上的第一布水喷嘴,所述第一布水喷嘴以平面布水方式出水,各个所述第一布水管均具有由所述第一布水喷嘴出水的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位于各个所述第一布水管的所述第二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布水器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若干个第二布水管及均布于各个所述第二布水管上的第二布水喷嘴,所述第二布水喷嘴以平面布水方式出水,各个所述第二布水管均具有由所述第二布水喷嘴出水的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位于各个所述第二布水管的所述第二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水喷嘴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布水管内且与该第一布水管连通的第一喷嘴盘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喷嘴盘上的第二喷嘴盘,所述第一喷嘴盘与所述第二喷嘴盘之间形成有可360度喷水的缝隙,所述第二喷嘴盘包括与所述第一喷嘴盘连接的塞体,所述塞体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缝隙及所述第一布水管。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水喷嘴包括橡胶套管,所述第一布水管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橡胶套管卡设于所述穿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喷嘴盘包括第一盘体及由所述第一盘体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一布水管延伸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布水管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贯穿所述第一盘体,所述插入管紧密配合于所述橡胶套管内,所述塞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内腔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嘴盘包括第二盘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盘体的中部的连接体,所述塞体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具有一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由所述第二盘体至所述第一盘体的方向朝内倾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嘴盘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盘体的中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连接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盘体的相对两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塞体的外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入管的所述内腔的腔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螺锁,所述缝隙的厚度于所述塞体与所述内腔之间的旋入和旋出而变小和变大。
[0015]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管的所述内腔包括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塞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
[0016]第一布水器与第二布水器分别设置于蓄水池的高低水位,当第一布水器放水时,在第一布水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均流布水层,且第一均流布水层能够将所述第一布水器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的横截面上,使第一布水器的布水更加均匀,且能有效减小布水引起的扰动;当第二布水器放水时,在第二布水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均流布水层,且第二均流布水层能够将所述第二布水器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的横截面上,同样使第二布水器的布水更加均匀,且能有效减小布水引起的扰动,最大限度地减小斜温层厚度,提高蓄能效率。并且,在本发明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中,布水均匀性主要由第一、第二均流布水层来决定,对于第一、第二布水器并没有对称设置的要求,也不会受到材料、制作工艺、安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不需要像孔板型布水器一样特意布置很多布水管道,而且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布水效果;第一、第二均流布水层是一个层状结构,其形状可以与各种横截面形状的蓄水池配合使用,适应性强。综上,本发明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应用于各种横截面的蓄能水池、达到预期效果、安装代价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均流布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1]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100安装于一蓄水池10内。所述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100包括与所述蓄水池10连通的第一管路20及第二管路21、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20上的第一布水器30及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21上的第二布水器40。所述第一布水器30位于所述蓄水池10的第一水位,所述第二布水器40位于所述蓄水池10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一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水位。所述第一布水器30与所述第二布水器40分别位于蓄水池10的高水位和低水位处,从蓄水池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布水。
[0022]所述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第一布水器30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10的横截面上的第一均流布水层50及用以将所述第二布水器40排出的水均布于整个所述蓄水池10的横截面上的第二均流布水层60,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50覆盖于所述蓄水池10的整个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60覆盖于所述蓄水池10的整个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均流布水层50位于所述第一布水器30的第一水位下方,所述第二均流布水层60位于所述第二布水器40的第二水位上方,所述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