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导风机构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86699阅读:来源:国知局
] S107 :以计算的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对导风机构进行控制。
[0085]S108 :预设时间At后,即在时间点t+At,返回步骤S102。
[0086]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导风板的控制方法,在获取风速样本后,再 获取风速样本中不同时间点的第一风速和第二风速,并根据第一风速和第二风速对导风机 构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导风机构根据自然风的风速运动,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更加自 然,改善空调器吹出的风的单调感,使得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升用户的体验,满足用 户的多样化需求。
[0087]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如图6所示,空调器导风机构 的控制装置包括:导风机构10、存储装置20、计算装置30和控制装置40。
[0088] 其中,存储装置20用于存储风速样本。其中,风速样本可为从自然界采集到的随 着时间变化的风速数据。当然,存储装置20存储的风速样本可为一组风速数据或者多组风 速数据。在风速样本为多组风速数据时,可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对应风速样本。另外,可以 理解的是,风速样本可通过物联网进行更新,从而可使空调器具有更多类型以及最新采集 的风速样本。
[0089] 如图6所示,计算装置30用于获取存储装置20存储的风速样本以及获取风速样 本中不同时间点的第一风速和第二风速。其中,第一风速为当前时间点即时间点t对应的 风速,第二风速为当前时间点t之后预设时间At所对应时间点即时间点t+At对应的风 速。
[009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at可由空调器根据运行模式自动选择,也可由用 户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其中,选择不同的预设时间At,即使对于同一个风速样本,空调器也 可产生不同的吹风效果,得到不同的使用体验。
[0091]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40用于根据第一风速和第二风速对导风机构10进行控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机构10可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进风口或 风道,且导风机构10可为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导风板,也可为设置在空调室内的 入风口的可运动面板。另外,导风机构10的运动方式可为平移运动、或绕某一转动轴的转 动运动或包含转动和平移的复合运动。
[009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计算装置30还用于根据第一风速和第二 风速计算导风机构10的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其中,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控 制装置40以计算装置30计算的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对导风机构10进行控制。
[0093] 另外,如图7所示,空调器还包括电机60,电机60用于驱动导风机构10运动。
[0094] 也就是说,计算装置30在获取风速样本后,根据该风速样本设定导风机构10的运 动方向、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并将计算的运动方向、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发送至控制装置 40,控制装置40控制电机60带动导风机构10按照所计算的运动方向、运动行程和运动速 度运动,即言,在时间点t到时间点t+At内,控制装置40控制导风机构10以计算的运动 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行程运动,并在到达时间点t+At时,再次获取风速样本中预设时间 At后的时间点t+2 △t对应的风速,如此循环。这样,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通过控 制导风机构的运动来模拟预存的自然风风速,达到空调器吹送的风特性与自然风相似,给 用户带来自然舒适的风感。
[0095] 具体而言,计算装置30在时间点t,获取预存的风速样本中时间点t对应的第 一风速,以及获取风速样本中预设时间At后的时间点t+At对应的第二风速,具体如图 3所示为风速样本示意图,时间点t对应的风速值为V(t),时间点t+At对应的风速值为 V (t+At),由此,计算装置30可通过以上两次获取的第一风速V(t)和第二风速V(t+At) 之间的关系计算导风机构的运动方向、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
[0096] 具体地,计算装置30计算时间点t与t+At之间的风速变化值,即AV(t)= V (t+At)-V(t),以及单位时间风速变化率,即dAV(t) =(V(t+At)-V(t)) /At。根据风速 变化值AV(t)的正负判断导风机构10的运动方向,并根据风速变化值AV(t)获取导风机 构10的运动行程,以及根据风速变化率dAV(t)获取导风机构10的运动速度。
[0097] 具体地,计算装置30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导风机构的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
[0099] 其中,S(t)为导风机构的运动行程,W(t)为导风机构的运动速度,V(t)为第一风 速,V(t+At)为第二风速,t为当前时间点,At为预设时间。
[0100] 也就是说,导风机构的运动行程S(t)与风速变化值AV(t)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函 数关系,即:导风机构的运动行程S(t) =f(AV(t)),AV(t)越大,导风机构的运动行程越 大;运动速度W(t)与风速变化率dAV(t)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函数关系,S卩:导风机构的运 动速度w(t) =g(dAV(t)),dAV(t)越大,导风机构的运动速度越快。
[0101] 下面以图8-图10所示的导风机构10为设置在空调器出风口 70的导风板80为 例,来详细描述导风机构的运动方向、运动行程和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
[0102] 其中,如图8-图10所示,空调的出风口 70处可设置有风轮90和换热器100。图8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的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最大送风角度时的示意图,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的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最大送风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的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最大送风角度时的TK意 图。
[0103] 需要说明的是,在导风板80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导风板80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 的变化将对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方向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风速产生 变化。具体如图4和图8-图10所示,导风板80从下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导风板80与垂直 方向的夹角ct逐渐增大。当夹角ct越接近最大送风角度P时,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风 速越大。
[0104] 当AV(t)为正时,表明从时间点t到t+At的预设时间At内,风速样本中对应 的风速增加,此时导风板80的运动也需要产生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风速增加的效果,SP如 图4和图10所不,若a小于0,则按照图4所不的规律,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应该 增加,即导风板80需向上运动;如图4和图9所示,若a大于P,则按照图4所示的规律, 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应该减小,即导风板80需向下运动。
[0105] 当AV(t)为负时,表明从时间点t到t+At的预设时间At内,风速样本中对应 的风速减小,此时导风板80的运动也需要产生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风速减小的效果,SP如 图4和图10所不,若a小于0,则按照图4所不的规律,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应该 减小,即导风板80需向下运动;如图4和图9所示,若a大于P,则按照图4所示的规律, 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应该增加,即导风板80需向上运动。此外,除了导风板以外的 其他导风机构的运动方式类似。
[0106]由此,计算装置30首先计算风速变化值,即AV(t) =V(t+At)-V(t),并根据风 速变化值AV(t)的正负判断导风机构的运动方向。具体地,在时间点t,如图9所示,若导 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ct大于最大送风角度P,则当AV(t)为正,导风板80的运动方向 为向下,当AV(t)为负时,导风板80的运动方向为向上;反之,如图10所示,若导风板与垂 直方向的夹角ct小于等于最大送风角度P,则当AV(t)为正,导风板80的运动方向为向 上,当AV(t)为负时,导风板80的运动方向为向下。其中,如图8所示,导风板与垂直方向 的夹角a等于最大送风角度P时,空调器出风口 70吹送出的风的风速最大。
[0107] 计算装置30在判断并确定导风机构10的运动方向后,根据AV(t)计算风速变化 率,即dAV(t) =(V(t+At)-V(t)) /At,再根据AV⑴和dAV⑴计算导风机构10的运动 行程和运动速度。仍以设置于出风口 70处的导风板80为例,根据图4所示,当确定了运动 方向后,可根据出风口 70送出的风的风速与导风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之间的相对应关 系,确定第一风速V(t)对应的夹角ai,当然也可直接检测当前时间点t导风板与垂直方向 的夹角ai,并根据AV(t)获得导风板80的运动行程Aa=f(AV⑴),从而确定导风板 80的运动行程为从ai到a'Aa。之后,计算导风板80的运动速度W(t) =g(dAV(t)),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导风板80在预设时间At内恰好可以转动运动行程Aa,运动速度 W(t)设定为W(t) =Aa/At。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运动速度W(t)设定为与Aa/At 呈现正相关的函数,例如W(t) = 2XAa/At。
[01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器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50。位置检 测装置50可与计算装置30相连,用于检测导风机构10运动的运动行程,并发送至计算装 置30,其中,如果导风机构10在预设时间内已运动了计算的运动行程,则控制装置40进一 步控制导风机构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