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线计算室内空调开机和温度超标的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712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入国家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或者从位于各地的气象监测站,获取过程I小时执行一次。所获取的各个待检测空调房间所在地区在不同时间点的外部环境温度,则需永久性的存储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
[0041]系统后台服务器接收各个空调房间内温度检测器的温度历史数据,是通过跟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如图1的1-4)在公共无线或有线网络上进行通讯完成的,公共无线或有线网络包括公共W1-F1、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类型。二者的通讯过程由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首先向系统后台服务器发起通讯请求。系统后台服务器所获取的各个空调房间内温度检测器的温度历史数据,则需永久性的存储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
[0042]系统后台服务器自动统计分析各个空调房间的内部实际温度和所在地区环境温度,判断所在空调房间的空调装置是否开机,和空调装置开机的情况下空调温度是否超标。获取空调房间内温度检测器所在地区的方法是,从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先找到此温度检测器所在房间,然后找到此房间所在的建筑,再找到此建筑所在的地区。系统后台服务器判断所在空调房间的空调装置是否开机,和空调装置开机的情况下空调温度是否超标的过程为:
当夏季时间,如果空调房间的内部实际温度低于所在地区环境温度的差值超过某个温差SI,则认为室内空调是开机的,否则,判断为空调关机。如果满足前者,则进一步判断空调房间的内部温度是否低于某个温度tl,如果低于tl,则认为空调房间的空调制冷开启,且温度超标,否则,认为空调房间的制冷开启,且温度不超标。其中,tl的国家标准温度在26V, δ?最佳取值5°C,δ I值还应该考虑空调房间因建筑热传导、朝向、高度等因素进行修正。当冬季时间,如果空调房间的内部实际温度高于所在地区环境温度的差值超过某个温差δ 2,则认为室内空调是开机的,否则,判断为空调关机。如果满足前者在,则进一步判断空调房间的内部温度是否高于某个温度t2,如果高于t2,则认为空调房间的空调制热开启,且温度超标,否则,认为空调房间的制热开启,且温度不超标。其中,t2的国家标准温度在20°C,δ2最佳取值5°C,δ 2值还应该考虑空调房间因建筑热传导、朝向、高度等因素进行修正。
[0043]系统后台服务器自动统计分析过程的判断结果,被保存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并能呈现或报表给所需要的用户使用。
[0044]3)在系统后台录入空调房间内温度检测器、房间、建筑和所在地区的位置关系,并存储到系统后台服务器,如图1的1-3。温度检测器位于某个房间内,房间位于某个建筑内,建筑位于某个地区。
[0045]此步骤的一种实施例,设计一套独立的用户操作界面,供用户分别录入温度检测器与房间、房间与建筑、建筑与所在地区的所属位置关系,录入保存完成后,这些位置关系的数据被永久保存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
[0046]此步骤的另一种实施例,设计一个用于表示空调房间内温度检测器、房间、建筑和所在地区位置关系的文件模板,记为文件模板1,和位置关系文件导入系统。让用户先按照文件模板1,编辑出符合用户实际场景的位置关系文件,记为文件1,然后利用位置关系文件导入系统,把文件I导入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
[0047]4)设置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如图1的1-4,供检查人员定期通过近距离无线网络采集附近温度检测器的数据,并通过公共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到系统后台服务器。
[0048]根据实际检查工作需要,节能检查人员每周或每月持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到待检测空调房间通过近距离无线网络,采集附近温度检测器的历史温度数据。此数据传输流程如图7所示,开始数据传输之前,节能检查人员触发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首先发起近距离无线通讯请求,并唤醒温度检测器,如图7的7-1。然后开始历史温度数据的传输,如图7的7-2。数据传输完成后,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会发起结束近距离无线通讯过程的请求,使温度检测器进入休眠状态,如图7的7-3,然后,通过公共无线或有线网络,向系统后台服务器传送从温度检测器获取到的历史温度数据,如图7的7-4。
[0049]此步骤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开始数据传输之前,节能检查人员触发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首先发起近距离无线通讯请求,并唤醒温度检测器,如图8的8-1。然后开始历史温度数据的传输,如图8的8-2。数据传输完成后,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会发起结束近距离无线通讯过程的请求,使温度检测器进入休眠状态,如图8的8-3,然后,将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带回并连接PC机,如图8的8-4。再将移动式数据收集装置的历史温度数据拷贝到PC机,然后传送到系统后台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如图8的8-5。
[0050]—种离线计算室内空调开机和温度超标的系统,其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
I)温度检测器,如图2中的2-1。其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包含温度传感装置(如部件3-1)、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如部件3-2)、运算装置(如部件3-3)、记忆电路(如部件3-4)、电池供电装置(如部件3-5)。
[0051]温度检测器的温度传感装置能感应房间温度,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此温度数字信号能被温度检测器的运算装置所接收。温度检测所需精度为0.1°C。
[0052]温度检测器与外部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网络进行通讯,主要的近距离无线网络技术包括红外、蓝牙、W1-Fi, NFC、ZigBee等,具体技术选择应从成本和低功耗方面考虑,建议优选蓝牙、ZigBee两种技术。
[0053]温度检测器的运算装置,即CPU,一个例子如单片机,单片机内部构造通常包括CPU、RAM、ROM、并行输入/输出口、串行口、中断输入/输出口、定时器、计数器、时钟电路、看门狗电路等。一种常用单片机芯片如AT89S51。
[0054]温度检测器的自身记忆电路是指存储芯片,常用的存储技术有Flash、ROM、SD、TF等,所需存储容量的大小应视存储时长而定。比如,每15分钟采集一次室内温度,则存储I年所需的存储容量上限为单次采集数据量的4X24X366倍。
[0055]2)系统后台服务器,如图2的2-2。其组成结构如图4所示,包含环境温度获取模块(如部件4-1)、环境温度存储模块(如部件4-2)、房间内温度数据接收模块(如部件4-3)、房间内温度数据存储模块(如部件4-4)、统计分析模块(如部件4-5)。
[0056]在环境温度获取模块,通过接入国家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或者从位于各地的气象监测站,获取各个待检测空调房间所在地区在不同时间点的外部环境温度,每小时执行一次。国家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网站为http://openweather.weather, com.cn/,数据请求方式为http get,返回数据为json格式。从各地的气象、农业、地质、环境等相关机构架设的气象监测站,同样可以获取更为详细的气象实时数据,包括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太阳总辐射等,本文只用到空气温度,具体数据格式要视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接口格式为准。
[0057]在环境温度存储模块,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