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521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9]步骤402、降温处理: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排风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在所述排风设备的作用下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室内的空气在所述循环风道内连续进行循环流动;
[0020]所述空气在所述循环风道内连续进行循环流动时,先采用所述排风设备且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将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室内的热空气连续送至步骤二中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受热后其内部的工作介质蒸发汽化,对所述热空气的热量进行吸收;之后,所述热空气的热量被吸收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在所述排风设备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出风通道连续排至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内;同时,所述蒸发器内的工作介质蒸发汽化后,蒸发汽化后的工作介质移至所述冷凝器内;因所述冷凝器周侧地下土壤中的温度低于所述冷凝器内部温度,所述冷凝器内蒸发汽化后的工作介质受冷并发生液化,液化后的工作介质再回流至所述蒸发器内,且工作介质受冷后发生液化时释放的热量排至所述冷凝器周侧的地下土壤中;
[0021]步骤403、下一个采样时刻所检测温度值分析处理:返回步骤401,且按照步骤401至步骤402中所述的方法,对温度检测装置下一个采样时刻所检测温度值进行分析处理。
[0022]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进行热管换热装置埋设深度确定时,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深度不小于lm ;
[0023]步骤一中所述热管换热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热管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热管呈一排布设或由上至下分多排进行布设,多排所述热管中位于最上排的热管为上排热管;当多个所述热管呈一排布设时,多个所述热管的埋设深度均相同;当多个所述热管由上至下分多排进行布设时,每排所述热管中所有热管的埋设深度均相同;所述热管为呈水平布设的第一热管或呈倾斜向布设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位于其冷凝段下方;
[0024]步骤一中进行热管换热装置埋设深度确定时,当所述热管换热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热管呈一排布设且所述热管为第一热管时,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深度为所述第一热管的中心轴线与地面之间的竖向距离;当所述热管换热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热管呈一排布设且所述热管为第二热管时,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深度为所述第二热管的冷凝段中部与地面之间的竖向距离;当所述热管换热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热管由上至下分多排进行布设且所述热管为第一热管时,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深度为所述上排热管的中心轴线与地面之间的竖向距离;当所述热管换热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热管由上至下分多排进行布设且所述热管为第二热管时,所述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深度为所述上排热管的冷凝段中部与地面之间的竖向距离。
[0025]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进行热管换热装置埋设深度确定时,根据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所处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并结合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所处地区的地下温度情况和预先设定的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的室内最高温度TM进行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所处地区的地下温度情况包括该地区地面以下的外热层中不同深度处的地下温度信息,所述热管换热装置埋设位置处的地下温度值低于TM。
[0026]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进行热管换热装置埋设时,还需埋设对所述冷凝器向地下土壤中排放的热量进行储存的储能器,所述储能器埋设于所述冷凝器周侧的地下土壤中;
[0027]步骤402中所述工作介质受冷后发生液化时释放的热量排至所述冷凝器周侧的地下土壤中时,通过储能器对排放至地下土壤中的热量进行同步储存;所述储能器为热电发生器且其通过电缆与电能存储装置连接。
[002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结构简单且设备投入成本低,只需要热管换装置,并布设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即可。
[0030]2、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安装布设方便且施工简单,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新机房而言,在机房地基施工过程中,将热管换热装置埋设于机房正下方的地下;对于旧机房而言,可将热管换热装置埋设于机房周侧地下,即机房的斜下方。热管换热装置的埋设位置不会对降温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仅是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长度相对较长,但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施工量非常小且成本低廉,因而该热管降温系统施工简便,布设位置灵活。
[0031]3、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结构设计新颖、合理,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当中地表温度最高的时间在夏天7月中下旬,地下1米位置处土层的温度比地表温度大体上要低6°C?8°C (由于我国各地地理玮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此数据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差别并不大)。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极端天气最高温度均不超过43°C。本发明中将所述热管换热装置埋设在机房地下,由于地下土层有比较大的比热,因而能作为冷源吸收热量。因而,能将机房的高温通过冷凝器传导到地下的土层中,释放出热量,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利用本发明在1米埋设深度的情况下能使基站机房降温6°C左右,并且埋设深度越大,所降温度越低。这样,即便在极端高温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基站机房的工作温度始终保持在37°C以下,因而能够满足基站机房的工作环境要求。
[0032]4、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采用温控器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对机房室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当当前室内温度不高于最高设定温度TM时,排风设备不工作;当当前室内温度高于最高设定温度TM时,排风设备启动,通过进风通道往下向蒸发器的翅片吹风,热管开始工作,蒸发器升温,冷凝器向地下土壤排热,并完成散热过程,达到降温的目的;当机房室内温度降低并低于最高设定温度TM时,排风设备关闭并停止工作。整个控制过程简单且实现方便,控制过程稳定、可
A+-.与巨ο
[0033]5、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且不受地域限制,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0034]6、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维护费用低,热管工作时没有机械部件的运行,没有磨损,没有噪声,使用寿命长,一般可在20年。
[0035]7、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运行费用低,整个系统需要耗电的只有排风设备和温度检测装置,用电量非常少,运行更稳定、可靠。
[0036]8、不需要再安装传统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机房外观更加简单,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形象。
[0037]9、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占用非常小的室内空间,对机房布局几乎没有影响。
[0038]10、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方法可行性高、操作实施步骤简便,而且实施所花费成本低、投资少。
[0039]11、所采用的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方法节能环保,能对地下温度进行有效利用且绿色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基站机房内各类电子器件设计与工艺的大大提高,在确保网络运行质量、设备工作MTBF(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受明显影响的前提下,考虑提高基站机房的室内温度要求,采用本发明能将机房温度调节能耗降低30%以上。
[0040]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机房降温用空调系统存在的设备投入成本高、节能效果较差等问题。
[004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0044]图2为本发明对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进行热管降温时的方法流程框图。
[004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用热管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