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169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具体是一种电磁炉,属于电磁炉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超薄电磁炉由于其厚度小,使用和收放都很方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为达到整机超薄的目的,这类电磁炉底座支脚内藏,使得机身整体较低,而进风口一般设置于底座上对应风机的正下方处,极易将灶台上的水吸入底座内部,容易出现电路短路现象;而且为达到整机超薄目的,风机的体积和扇片高度都需减小,为了保证散热效果确保足够的风量,则又必须提高风机转速,导致风机与其正下方的进风口网罩的作用增强,气流通过网罩网格形成的紊流使噪音变大。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116896.6公开一种超薄并便于散热的电磁炉,该电磁炉需要由风机从电磁炉底部抽风,并对电源板与发热盘散热,虽然设有档风板隔开进风与出风区域,但这种散热结构由于受进风方式影响,容易把电磁炉底部的水汽抽到电磁炉内部,容易引发电路短路现象,影响电磁炉内部部件寿命。同时由于进风口在电磁炉底部,也影响电磁炉底部外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保证散热效果,又可防止水从进风口吸入内部的电磁炉。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上盖、线圈盘、电路板及风机,线圈盘、电路板及风机分别安装在底壳内,上盖盖于底壳的上端部,底壳的壁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底壳内设有将其内腔分隔为进风区和散热区的第一挡风骨,线圈盘固定在底壳内底部对应散热区的位置,风机固定在底壳内底部对应进风区的位置,且进风口设在底壳对应进风区的侧壁,出风口设在底壳对应散热区的壁部,风机的下方为出风侧,风机的出风侧与散热区连通。
[0006]上述方案中,由于进风口设在底壳对应进风区的侧壁,可防止电磁炉底部的水从进风口被吸入到电磁炉内部,避免了底壳内的电路短路现象,提高电磁炉内部部件寿命,风机以上抽风方式从进风区抽冷风,然后从下方出风把冷风流向散热区给线圈盘等器件散热,第一挡风骨防止热风回流,从而保证散热效果。
[0007]为了保证风机吹出的冷风能尽可能流向散热区,上述底壳的内底部对应风机的扇叶外围设有第二挡风骨,风机位于在第二挡风骨的上端,第二挡风骨开设缺口,第二挡风骨、底壳及风机所围成空腔通过缺口与散热区连通,风机下方空腔的冷风通过缺口流向散热区。
[0008]为了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上述电路板固定在底壳内底部对应散热区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地,上述出风口设在底壳对应散热区的侧壁,所述进风口有两排,第一排的进风口位于第二排的进风口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进风口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进风口为竖向长孔;所述出风口有两排,第一排的出风口位于第二排的出风口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出风口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出风口为竖向长孔。
[0010]为了达到散热要求且又美观,上述进风口位于底壳的左侧壁,出风口位于底壳的右侧壁和后侧壁。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档风骨把电磁炉内部空间分隔为进风区与散热区,冷风从电磁炉左侧壁的进风口进入到进风区,风机以上抽风方式从进风区抽冷风,冷风然后从风机下方出风进入第二挡风骨、底壳及风机所围成空腔,最后从缺口流向散热区给线圈盘、电路板等器件散热,带走器件散出的热量后再从电磁炉右、后侧壁的出风口排出到电磁炉外部,达到散热效果。由于进风口不开设在底壳的底部,可防止电磁炉底部的水从进风口被吸入到电磁炉内部,避免了底壳内的电路短路现象,提高电磁炉内部部件寿命,另外,第一挡风骨可防止热风回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进风口不需设置网罩,使风机扇叶带动气流的风阻更小、风量更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也不会产生因气流通过网罩网格形成紊流,降低了因紊流气流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磁炉内部结构立意图。
[0013]图2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磁炉内部结构正意图。
[0014]图3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磁炉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
[0016]本实施例的电磁炉的结构如图1至3所示,包括底壳1、上盖2、线圈盘3、电路板4及风机5,所述底壳I内设有将其内腔分隔为进风区11和散热区12的第一挡风骨6,线圈盘3和电路板4分别固定在底壳I内底部对应散热区12的位置,风机5固定在底壳I内底部对应进风区11的位置,底壳I对应进风区11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 13,底壳I对应散热区12的壁部开设有出风口 14,风机5的下方为出风侧,风机5从其上方抽风,下方出风,所述底壳I的内底部对应风机5的扇叶51外围设有第二挡风骨7,风机5位于在第二挡风骨7的上端,第二挡风骨7开设缺口 71,第二挡风骨7、底壳I及风机5所围成空腔通过缺口 71与散热区12连通,风机5从其上方抽冷风鼓入第二挡风骨7、底壳I及风机5所围成空腔,冷空气再从缺口 71流入散热区12内对线圈盘3和电路板4等器件散热。
[0017]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 13位于底壳I的左侧壁,出风口 14位于底壳I的右侧壁和后侧壁。上述进风口 13有两排,第一排的进风口 13位于第二排的进风口 13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进风口 13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进风口 13为竖向长孔;所述出风口 14有两排,第一排的出风口 14位于第二排的出风口 14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出风口 14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出风口 14为竖向长孔,其中,横向长孔的进出风口可用于加大进出风风量,同时配合内部的挡风骨,有效的把溅到电磁炉里的水排出电磁炉外部,竖向长孔的进出风口由于与电磁炉内部风路平衡,风阻小,更利于进出风。
[0018]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工作原理:图2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向,电磁炉工作时,风机5启动,进风区11内形成负压,外面的冷空气从底壳I左侧壁的进风口 13进入进风区11,然后风机5从其上方的进风区11区域抽入冷空气鼓入到第二挡风骨7、底壳I及风机5所围成空腔内,空腔内的冷空气再从缺口 71流入散热区12内,冷空气在散热区12带走线圈盘3和电路板4等器件散发的热量变成热风,再从底壳I的右侧壁和后侧壁的出风口 14排出到外面。由于第一挡风骨6把进风区11和散热区12隔离,因此防止散热区12的热风回流,从而保证散热效果。
[0019]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I)、上盖(2)、线圈盘(3)、电路板(4)及风机(5),线圈盘(3)、电路板(4)及风机(5)分别安装在底壳(I)内,上盖(2)盖于底壳(I)的上端部,底壳(I)的壁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I)内设有将其内腔分隔为进风区(11)和散热区(12)的第一挡风骨(6),线圈盘(3)固定在底壳(I)内底部对应散热区(12)的位置,风机(5)固定在底壳(I)内底部对应进风区(11)的位置,且进风口( 13 )设在底壳(I)对应进风区(11)的侧壁,出风口( 14)设在底壳(I)对应散热区(12 )的壁部,风机(5)的下方为出风侧,风机(5)的出风侧与散热区(1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I)的内底部对应风机(5 )的扇叶(51)外围设有第二挡风骨(7 ),风机(5 )位于在第二挡风骨(7)的上端,第二挡风骨(7)开设缺口(71),第二挡风骨(7)、底壳(I)及风机(5)所围成空腔通过缺口(71)与散热区(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固定在底壳(I)内底部对应散热区(12)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4)设在底壳(I)对应散热区(12)的侧壁,所述进风口( 13)有两排,第一排的进风口( 13)位于第二排的进风口(13)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进风口(13)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进风口(13)为竖向长孔;所述出风口(14)有两排,第一排的出风口(14)位于第二排的出风口(14)的上方,其中第一排的出风口(14)为横向长孔,第二排的出风口(14)为竖向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位于底壳(I)的左侧壁,出风口(14)位于底壳(I)的右侧壁和后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上盖、线圈盘、电路板及风机,线圈盘、电路板及风机分别安装在底壳内,上盖盖于底壳的上端部,底壳的壁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底壳内设有将其内腔分隔为进风区和散热区的第一挡风骨,线圈盘固定在底壳内底部对应散热区的位置,风机固定在底壳内底部对应进风区的位置,且进风口设在底壳对应进风区的侧壁,出风口设在底壳对应散热区的壁部,风机的下方为出风侧,风机的出风侧与散热区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把进风口设在底壳对应进风区的侧壁,可防止电磁炉底部的水从进风口被吸入到电磁炉内部,避免了底壳内的电路短路现象,提高电磁炉内部部件寿命,风机以上抽风方式从进风区抽冷风,然后从下方出风把冷风流向散热区给线圈盘等器件散热,第一挡风骨防止热风回流,从而保证散热效果。
【IPC分类】F24C15-00, F24C7-00
【公开号】CN204611860
【申请号】CN201520093771
【发明人】夏云彪, 何耀然, 关嘉乐
【申请人】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