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37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冷却塔。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冷却塔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用于冷却待冷却流体物质的冷却介质腔体,冷却介质腔体内设有待冷却流体物质通道,使用时,在冷却介质腔体内保持冷却介质循环,使冷却介质腔体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待冷却流体物质通过冷却介质腔体时,与冷却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待冷却流体物质的冷却效果。
[0003]现有的冷却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冷却介质填充在整个冷却介质腔体内,其循环流通速度较慢,且冷却介质腔体内不同区域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也有差异,导致冷却效果不均匀。另外,当待冷却流体物质为高流速的气体物质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待冷却流体物质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接触时间短,无法达到设定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冷却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佳均匀。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冷却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缓冲腔,壳体的下部设有下缓冲腔,所述上缓冲腔与所述下缓冲腔之间设有冷却单元,所述上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进入的入口,所述下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出的出口 ;
[0007]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相连通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套装设有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的下端设有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冷却介质管的上端设有冷却介质上缓冲腔,所述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上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出口。
[0008]进一步,所述上缓冲腔与下缓冲腔之间由外至内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一圈冷却单
J L.ο
[0009]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内设有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的冷却介质盘管,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上间隔地设有出风口。
[0010]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与每一圈所述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为多个。
[0011]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盘管外套于与其对应的一圈所述冷却单元外。
[0012]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之间设有连通管,位于最外层的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
[0013]进一步,所述冷却管上间隔地设有至少一个缓冲节,所述缓冲节包括缓冲塞,所述缓冲塞上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通的流通口。
[0014]进一步,所有所述流通口的截面面积之和与所述冷却管的截面面积之比为0.2—0.8 ο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通过在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之间设置冷却单元,并在冷却管外套装设置冷却介质管,使用时,待冷却流体物质通过上缓冲腔均匀地进入到冷却管内,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均匀地进入到冷却介质管内,待冷却流体物质与冷却介质的流向相反,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速,即可方便地调节待冷却流体物质的冷却效率,且每一个冷却单元的冷却效率相同,不会出现冷却不均匀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佳均匀。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0020]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0021]图4为缓冲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冷却塔,包括壳体1,壳体I的上部设有上缓冲腔2,壳体I的下部设有下缓冲腔3,上缓冲腔2与下缓冲腔3之间设有冷却单元,上缓冲腔2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进入的入口 4,下缓冲腔3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出的出口 5,本实施例的下缓冲腔3底部设有漏斗17,出口 5设置在漏斗17上。
[0025]冷却单元包括分别与上缓冲腔2和下缓冲腔3相连通的冷却管6,冷却管6外套装设有冷却介质管7,冷却介质管7的下端设有冷却介质下缓冲腔8,冷却介质管7的上端设有冷却介质上缓冲腔9,冷却介质下缓冲腔8内设有冷却介质入口 10,冷却介质上缓冲腔9内设有冷却介质出口 U。
[0026]进一步,上缓冲腔2与下缓冲腔3之间由外至内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一圈冷却单元,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下缓冲腔8内设有与冷却介质入口 11相连通的冷却介质盘管12,冷却介质盘管12上间隔地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环形均布设置在冷却介质盘管12上。冷却介质盘管12与每一圈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盘管12外套于与其对应的一圈冷却单元外,相邻的两个冷却介质盘管12之间设有连通管13,位于最外层的冷却介质盘管12与冷却介质入口 11相连通,如此,冷却介质能够更加均勾地进入每一圈冷却介质管7内,保证均匀的冷却效果。
[0027]进一步,冷却管6上间隔地设有至少一个缓冲节14,缓冲节14包括缓冲塞15,缓冲塞15上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通的流通口 16,所有流通口 16的截面面积之和与冷却管6的截面面积之比为0.2-0.8,本实施例所有流通口 16的截面面积之和与冷却管6的截面面积之比为0.5,通过设置缓冲节14,能够降低待冷却流体物质的流速,能够方便地调节待冷却流体物质的流速,提高冷却效果。
[0028]本实施例的冷却塔,通过在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之间设置冷却单元,并在冷却管外套装设置冷却介质管,使用时,待冷却流体物质通过上缓冲腔均匀地进入到冷却管内,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均匀地进入到冷却介质管内,待冷却流体物质与冷却介质的流向相反,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速,即可方便地调节待冷却流体物质的冷却效率,且每一个冷却单元的冷却效率相同,不会出现冷却不均匀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佳均匀。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缓冲腔,壳体的下部设有下缓冲腔,所述上缓冲腔与所述下缓冲腔之间设有冷却单元,所述上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进入的入口,所述下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出的出口 ;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相连通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套装设有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的下端设有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冷却介质管的上端设有冷却介质上缓冲腔,所述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上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腔与下缓冲腔之间由外至内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一圈冷却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内设有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的冷却介质盘管,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上间隔地设有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与每一圈所述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盘管外套于与其对应的一圈所述冷却单元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之间设有连通管,位于最外层的所述冷却介质盘管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上间隔地设有至少一个缓冲节,所述缓冲节包括缓冲塞,所述缓冲塞上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通的流通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流通口的截面面积之和与所述冷却管的截面面积之比为0.2-0.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缓冲腔,壳体的下部设有下缓冲腔,所述上缓冲腔与所述下缓冲腔之间设有冷却单元,所述上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进入的入口,所述下缓冲腔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出的出口;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相连通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套装设有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的下端设有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冷却介质管的上端设有冷却介质上缓冲腔,所述冷却介质下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上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冷却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佳均匀。
【IPC分类】F28F9-02, F28D7-04
【公开号】CN204612542
【申请号】CN201420825223
【发明人】谷飞, 魏小兵, 邹鹏, 王明冬, 邹宏
【申请人】重庆蓝洁广顺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