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317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属于再生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辐射能生产热水的一种热水供给系统,与其它能源或方式提供热水相比,利用太阳能热转换来提供热水有很大的优势。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清洁;用煤或电提供热水,不仅效率较低,还消耗化石能源,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利用太阳能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提供热水,对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中,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传递到传热介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0004]在我国,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大多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而吸热板是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向传热介质传递热量的关键部件,吸热板的性能直接影响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而现在使用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上透明盖板均为平板状,且透明盖板与太阳能集热器外壳连接处为直角,风阻大,直角处易留下灰尘,长久积压后影响太阳光透过率;同时,吸热板以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排管里的水,在常温范围内,金属的热传导能力远高于非金属的热传导能力,因此,一般采用金属作为吸热板的基材,但是普通金属吸热板在水质碱性比较高的地区使用时,普通金属吸热板易腐蚀,最终导致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集热器透明盖板两端与太阳能集热器外壳持平,且该透明盖板为弧形,减少风阻,不易留下灰尘,同时,增大了透光面积和透光率。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吸热板、透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的U型凹槽;所述吸热板设置在该U型凹槽的凹槽内;所述透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U型凹槽的上部,且所述透明盖板为弧形。
[0008]进一步,述吸热板包括排水管;在吸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吸热涂层;该吸热涂层为黑色太阳能吸收涂层,此涂层可使吸热板的太阳能吸收率提高到90%以上,从而大幅度改善集热器的吸热效果;所述吸热板材质为金属铝,且所述吸热板排水管内部喷涂有氟碳涂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管内部对水质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保证铝质吸热板排水管在各种水质地区使用时不被腐蚀;所述吸热板为翼管式、管板式、扁盒式中的任一种;且所述吸热板与U型凹槽底部平行设置,两端向上翘起后与U型凹槽两端连接;使吸热板在U型凹槽和透明盖板之间以合适的方式设置,并使吸热板以更好的角度吸收太阳會K。
[0009]进一步,所述弧形透明盖板最低点与吸热板间距20-30mm ;所述透明盖板材质为钢化玻璃;具有太阳透射比高、导热系数小、冲击强度高,可以经受冰雹的冲击。
[0010]进一步,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或矿渣棉;具有导热系数小、不易变形、吸水性小、耐高温、不分解、便于安装、价格低廉等特点;所述外壳的底部和四周边缘保温层的厚度为80-120mm ;减少太阳能集热器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散热损失,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其厚度还可以根据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来适当增加与减少;所述外壳材质为钢材或铝材,保证了外壳的强度和刚度;且所述外壳表面喷涂有氟碳涂料,确保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和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
[0011]进一步,所述透明盖板与外壳依次采用密封圈、密封条和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以提高外壳的密封性。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太阳能集热器上采用弧形透明盖板,有效解决了透明盖板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处的死角问题,同时,增大了透光面积和透光率;进一步,吸热板采用铝材,且吸热板排水管内部喷涂有氟碳涂料,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管内部对水质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进而提升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效率。
[0013]【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热板翼管式排水管结构剖视图;
[0016]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7]1、外壳,2、保温材料,3、吸热板,4、排水管,5、吸热涂层,6、透明盖板。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1、吸热板3、透明盖板6 ;所述外壳I是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2的U型凹槽;所述吸热板3设置在该U型凹槽的凹槽内;所述透明盖板6固定设置在所述U型凹槽的上部,且所述透明盖板6为弧形。
[0021]进一步,本实施例所述吸热板3包括排水管4 ;在吸热板3的外表面覆盖有吸热涂层5 ;该吸热涂层5为黑色太阳能吸收涂层,此涂层可使吸热板3的太阳能吸收率提高到90%以上,从而大幅度改善集热器的吸热效果;所述吸热板3材质为金属铝,且所述吸热板3排水管4内部喷涂有氟碳涂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管4内部对水质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保证铝质吸热板3排水管4在各种水质地区使用时不被腐蚀;本实施例所述吸热板3为翼管式;当然,吸热板3也可以采用管板式或者扁盒式;且所述吸热板3与U型凹槽底部平行设置,两端向上翘起后与U型凹槽两端连接;使吸热板3在U型凹槽和透明盖板6之间以合适的方式设置,并使吸热板3以更好的角度吸收太阳能。
[0022]进一步,本实施例所述弧形透明盖板6最低点与吸热板3间距20mm,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间距在20-30mm之间;所述透明盖板6材质为钢化玻璃;具有太阳透射比高、导热系数小、冲击强度高,可以经受冰雹的冲击。
[0023]进一步,所述保温材料2为岩棉;当然也可以采用矿渣棉等具有导热系数小、不易变形、吸水性小、耐高温、不分解、便于安装、价格低廉多种优点的保温材料;所述外壳I的底部和四周边缘保温层的厚度为80m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80-120mm ;减少太阳能集热器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散热损失,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其厚度还可以根据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来适当增加与减少;本实施例所述外壳I材质为钢材,保证了外壳I的强度和刚度;也可以采用铝材等材料制作外壳;所述外壳I表面喷涂有氟碳涂料,确保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和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本实施例所述透明盖板6与外壳I之间依次采用密封圈、密封条和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以提高外壳I的密封性。
[0024]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太阳辐射透过透明盖板6投射到表面涂有高太阳能吸收率涂层的吸热板3上,其能量被吸热板3吸收后传递给吸热板3排水管4内的传热工质水,水温度升高后流出太阳能集热器,最终输送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水箱储存利用。
[0025]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能集热器上采用弧形透明盖板,有效解决了透明盖板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处的死角问题,同时,增大了透光面积和透光率;进一步,吸热板采用铝材,且吸热板排水管内部喷涂有氟碳涂料,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管内部对水质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进而提升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效率。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吸热板、透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的U型凹槽;所述吸热板设置在该U型凹槽的凹槽内;所述透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U型凹槽的上部,且所述透明盖板为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包括排水管,且在吸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吸热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材质为金属铝,且所述吸热板排水管内部喷涂有氟碳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为翼管式、管板式、扁盒式中的任一种;且所述吸热板与U型凹槽底部平行设置,两端向上翘起后与U型凹槽两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透明盖板最低点与吸热板间距20-3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材质为钢化玻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或矿渣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和四周边缘保温层的厚度为80-12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材质为钢材或铝材,且所述外壳表面喷涂有氟碳涂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与外壳依次采用密封圈、密封条和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吸热板、透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的U型凹槽;所述吸热板设置在该U型凹槽的凹槽内;所述透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U型凹槽的上部,且所述透明盖板为弧形。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透明盖板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处的死角问题,在增大了透光面积和透光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吸热板及排水管内部对水质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盐雾腐蚀性,进而提升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效率。
【IPC分类】F24J2/05, F24J2/48, F24J2/20, F24J2/46
【公开号】CN204665702
【申请号】CN201520351619
【发明人】陈菊芳
【申请人】陈菊芳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