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798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双吸旋转过滤式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旋转过滤式加湿器为圆板形态的加湿过滤器以浸渍于水槽的状态旋转并吸收水的方式。
[0003]具体地,旋转型加湿过滤器能够以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浸渍于水槽的方式直立地进行配置,并以与加湿过滤器的中心位置相正交的旋转轴为中心,以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
[0004]旋转型加湿过滤器能够沿着圆周方向旋转,从而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浸渍,并能通过从浸渍的部分向未浸渍的部分吸收水来广泛地向整个过滤器分散水。
[0005]这种结构的旋转过滤式加湿器公开于韩国公开特许第2011-0128369号。
[0006]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旋转过滤式加湿器为在水槽设有一个旋转型加湿过滤器,并只从一方吸入空气的结构,因此具有产品的加湿量受限的缺点。
[0007]并且,由于现有技术的旋转过滤式加湿器是为了将旋转型加湿过滤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水槽而具有向水槽的上部突出的支撑部的结构,因此具有水槽的重量增加,结构复杂,且妨碍空气的流动的缺点。
[0008]并且,由于现有技术的旋转过滤式加湿器的向旋转型加湿过滤器流动的空气中具有很多不通过旋转型加湿过滤器而迂回的空气,因此具有加湿性能降低的缺点。
[0009]并且,在现有技术的加湿器具有向水槽供水的水桶。但是,由于这种包括额外的水桶的加湿器与直接向水槽注入水的方式相比,部件数增加,因此具有增加产品的成本的缺点。
[0010]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基于现有技术的加湿器中具有无需水桶而能够直接向水槽供水的形态,但这具有为了向水槽供水而需要将水槽与装置本体相分离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作为一实施方式,提供加湿装置,上述加湿装置从装置的两侧吸入空气,并通过使用多个加湿过滤器来提高加湿量。
[0012]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向水槽供水的工作方便的加湿装置。
[0013]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加湿装置,上述加湿装置包括:外罩,具有至少两个空气吸入部,在上述外罩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过滤器收纳空间;双吸送风扇,设置于上述外罩的内部,配置于至少两个上述过滤器收纳空间之间;以及水槽,能够储存加湿用水,具有至少两个过滤器,配置于上述外罩的内部;在上述外罩或上述水槽的一面设有注入部,上述注入部构成从上述外罩的外部向与上述外罩相结合的水槽供水的通道。
[0014]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注入部可包括开闭部件,上述开闭部件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外罩或上述水槽的一面的注入开口。
[0015]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开闭部件以从上述注入开口向上述外罩或上述水槽的外侧方向可旋转的方式构成。
[0016]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槽的一面可形成上述外罩的外观的一部分,上述开闭部件可设置于上述水槽的一面。
[0017]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槽可包括:储水部,配置于上述外罩的下部,并能储存水;以及延伸部,从上述储水部的一侧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在上述延伸部的外侧形成有上述注入开口,并具有上述开闭部件。
[0018]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开闭部件具有朝向下端部延伸的引导部;在上述开闭部件开放上述注入开口的情况下,上述引导部向上述储水部引导从上述注入开口注入的水。
[0019]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槽通过上述外罩的一侧与上述外罩的内部进行滑动结合及分离。
[0020]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过滤器收纳空间至少可以包括第一过滤器收纳空间和第二过滤器收纳空间;上述过滤器可包括:第一过滤器框架,以下端的一部分浸渍于上述水槽的状态设置,在上述水槽以插入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配置于上述第一过滤器收纳空间,在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加湿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框架,以下端的一部分浸渍于上述水槽的状态设置,在上述水槽以插入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配置于上述第二过滤器收纳空间,在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加湿过滤器。
[0021]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由用于安装旋转型加湿过滤器的、能沿着圆周方向可旋转的旋转型框架构成。
[0022]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槽的宽度和长度可大于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第二过滤器框架的直径。
[0023]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可包括驱动部,上述驱动部设置于上述水槽,并使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第二过滤器框架旋转。
[0024]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部可包括:第一旋转体,配置于上述水槽的内部的一侧,用于支撑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的边缘,并使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旋转;以及第二旋转体,配置于上述水槽的内部的另一侧,用于支撑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边缘,并使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旋转。
[0025]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部可包括:第一支撑辊,设置于上述水槽的内部,并与上述第一旋转体联合支撑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的下端;以及第二支撑辊,设置于上述水槽的内部,并与上述第二旋转体联合支撑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下端。
[0026]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可包括风扇板,上述风扇板设置于上述外罩的内部,以覆盖上述双吸送风扇的两面的方式设置。
[0027]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旋转中心设有沿着旋转轴方向突出的旋转轴;在上述风扇板的两侧能够设有轴支撑部,在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插入于上述第一过滤器收纳空间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收纳空间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各自的上述旋转轴以插入的方式紧固于上述轴支撑部。
[0028]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旋转轴具有沿着外缘以凹陷的方式形成的卡止槽;上述轴支撑部能够包括:主体,以包围上述旋转轴的方式构成,具有朝向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插脱方向开放的插脱开口 ;以及卡定部,从上述主体的末端向内侧突出。
[0029]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可包括引导板,上述引导板设置于上述外罩的内侧,向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引导由至少两个上述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
[0030]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引导板能够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上述空气吸入部。
[0031]并且,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包括:板主体,以覆盖上述第一过滤器框架及上述第二过滤器框架的外侧面的方式构成;以及通风开口,形成于上述板主体。
[0032]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可包括水位显示部,上述水位显示部设置于上述水槽或上述外罩,以可视性的方式向外部显示储存于上述水槽的水的水位。
[0033]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由于能够通过两个旋转型加湿过滤器在装置本体的两侧对空气进行加湿,因此能够获得显著提高装置的加湿量的效果。
[0034]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由于无需在水槽形成用于支撑安装有旋转型加湿过滤器的过滤器框架的额外的结构物,因此将妨碍空气流动的障碍物得到最大限制,从而能够获得提高空气的流动性的效果。
[0035]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通过将在旋转型加湿过滤器的外侧迂回的空气的一部分向旋转型加湿过滤器引导的的引导板,使得被加湿的流量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获得装置的加湿量提高的效果。
[0036]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由于无需向水槽供给加湿用水的额外的水桶,因此能够获得通过减少部件数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效果。
[0037]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补充加湿用水时无需将水槽与装置本体相分离,能够从装置本体的外部直接向水槽注入水,因此能够获得提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O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立体图。
[0039]图2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注入部被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0]图3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水槽从外罩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1]图4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所包括的水槽的立体图。
[0042]图5为图4所示的水槽的侧面剖视图。
[0043]图6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44]图7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所包括的水槽及过滤器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0045]图8为示出将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过滤器框架及加湿过滤器保管于水槽的形态的立体图。
[0046]图9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47]图10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引导板的立体图。
[0048]图11为示出图10所示的加湿装置的水槽被分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