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循环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695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单管循环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循环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热水供应系统循环常采用一供一回的双管系统,其循环主要有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在热水供应系统循环中,干管、立管、支管均需设置回水管。由于在规范中对于热水供水用户点温度有相关的规定,这就要求在实际管道布置中必须布置回水循环管网,当管网中热水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循环管网将水循环至供热设备中进行再一次加热,以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设置回水循环管网主要有以下缺点:
[0003]1、热量损失大,热水在管路中循环,热量有一定的损失,由于增加了回水管,循环管路线路越长,管网展开面积越大,热水在管道中循环时相应的热量损失也就越大。
[0004]2、水栗耗能较高,热水循环需要水栗提供动力,管道越长阻力越大,使得循环中水栗的耗能越尚。
[0005]3、初投资成本较高,由于设置了回水循环管网,管路越长,相应的管道安装费用也就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损耗,节省成本的单管循环供热系统。
[0007]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包括供水干管、储水箱、供水栗,所述供水干管的一端连通储水箱的出水端,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水箱的进水端,所述供水栗设置于靠近储水箱出水端的供水干管上,在供水干管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独立的供热循环管路。
[000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一根供水干管,该供水干管既起到供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回水的作用,从而省却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多个回水管构成的回水循环管网,节省了管路的使用,同时也避免了热量在管网中的损耗;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热水供应系统相比,减少了干管回水管的安装,系统运行过程中热损耗减少、水栗能耗降低,节省投资,从而实现系统节能经济。
[0010]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一根供水干管的多路供热,所述供热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供水干管连通的供热管、回流管,在供热管上并接连通有多根供热分管,在回流管上并接连通有与所述供热分管数量对应的回流分管,所述供热分管连通供热区域后一一对应的连通回流分管,在回流管靠近供水干管一端设置有循环栗。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供热管的一端、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于供水干管连通,供热管的另一端和回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热管与回流管分别连通有泄水阀。
[0013]进一步地,为了对流体介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回流管上靠近循环栗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分别与回流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倾斜设置有过滤网,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边缘的框架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为斜口对接,在第二连接管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连接管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I为供水干管,2为储水箱,3为供水栗,4为供热循环管路,5为温度控制阀,6为供热管,7为回流管,8为供热分管,9为回流分管,10为循环栗,11为截止阀,12为泄水阀,13为过滤器,14为第一连接管,15为第二连接管,16为过滤网,17为框架,18为限位环,19为排污口,20为排污管,21为排污阀,22为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2、3,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包括供水干管1、储水箱2、供水栗3,供水干管的一端连通储水箱的出水端,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水箱的进水端,供水栗设置于靠近储水箱出水端的供水干管上,在供水干管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独立的供热循环管路4。以及对供水干管内的介质的回水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阀5 ;
[0020]其中,供热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供水干管连通的供热管6、回流管7,在供热管上并接连通有多根供热分管8,在回流管上并接连通有与供热分管数量对应的回流分管9,供热分管连通供热区域后一一对应的连通回流分管,在回流管靠近供水干管一端设置有循环栗10。供热管的一端、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于供水干管连通,供热管的另一端和回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截止阀11。供热管与回流管分别连通有泄水阀12。
[0021]具体实施中,回流管上靠近循环栗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器13,过滤器包括分别与回流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倾斜设置有过滤网16,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边缘的框架17进行限位的限位环18,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为斜口对接,便于过滤网的装配,在第二连接管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连接管的排污口 19,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20,在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21。为了便于将过滤网过滤下的杂质导向到排污口内,在过滤网倾斜的下端设置有具有导向斜面的导向块22。
【主权项】
1.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干管、储水箱、供水栗,所述供水干管的一端连通储水箱的出水端,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水箱的进水端,所述供水栗设置于靠近储水箱出水端的供水干管上,在供水干管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独立的供热循环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供水干管连通的供热管、回流管,在供热管上并接连通有多根供热分管,在回流管上并接连通有与所述供热分管数量对应的回流分管,所述供热分管连通供热区域后一一对应的连通回流分管,在回流管靠近供水干管一端设置有循环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的一端、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于供水干管连通,供热管的另一端和回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截止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与回流管分别连通有泄水阀。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上靠近循环栗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分别与回流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倾斜设置有过滤网,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边缘的框架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为斜口对接,在第二连接管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连接管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循环供热系统,包括供水干管、储水箱、供水泵,所述供水干管的一端连通储水箱的出水端,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水箱的进水端,所述供水泵设置于靠近储水箱出水端的供水干管上,在供水干管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独立的供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热水供应系统相比,减少了干管回水管的安装,系统运行过程中热损耗减少、水泵能耗降低,节省投资,从而实现系统节能经济。
【IPC分类】F24D19/00, F24D17/00
【公开号】CN204739671
【申请号】CN201520326240
【发明人】吴斯奇, 韦伟, 朱庭浩, 苏翔, 王凭
【申请人】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