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1613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至少包括:冷水水箱(1),除湿侧风机(2),表冷器(3),温度探头(4),除湿塔(5),溶液槽(6),板式换热器A(7),平衡管(8),板式换热器B(9),排风机(10),再生塔(11),空气预热器(12),热水水箱(13),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4),其特征是冷水水箱(1)一端接表冷器(3),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A(7),除湿侧风机(2)位于除湿塔(5)上并与表冷器(3)连接,温度探头(4)置于表冷器(3)后,热水水箱(13)一端接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4),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B(9)以及空气预热器(12),空气预热器(12)连接再生塔(11),再生塔(11)上连接排风机(10),除湿塔(5)与再生塔(11)通过平衡管连接,形成了整个除湿系统,分别为除湿侧A和再生侧B。
【专利说明】
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热网式太阳能供热除湿系统,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常规中央空调的除湿方式为冷冻除湿,即以冷冻水(7°C/12°C)为介质,使室内空气降温至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盘管表面聚集后排出。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温度较低,不能直接送出,往往需要再热,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在处理风的过程中,有湿表面的产生,为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造成送风的清洁度和卫生程度不能保证。
[000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舒适性空调的要求的提高,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的概念和相关产品越来越深入人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空调处理空气的弊端,分别单独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除湿机组作为新风机组承担室内湿负荷,室内回风经过高温冷水(14°C/19°C)降温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有效提高了机组整体能效,相对常规中央空调可节能约30%。是未来空调系统的新的发展方向。从而,作为湿度处理核心的溶液除湿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4]溶液除湿技术是采用具有调湿功能的盐溶液(氯化锂溶液等)为工作介质,利用溶液的吸湿与放湿特性(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和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差作为传质的驱动力)对空气的湿度进行控制。溶液除湿技术在处理空气的过程中不仅取消了潮湿表面,杜绝了霉菌滋生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隐患,而且通过溶液的喷洒可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保证送风健康清洁,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0005]而本实用新型是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就是利用溶液除湿技术以及太阳能为热源的微热网式除湿,本系统,除湿能力强且除湿范围广。溶液除湿系统使用的盐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决定了新风处理的温度与含湿量。处理至设定含湿量的空气再通过以高温冷水为媒介的表冷器降温,而后送入室内。对于舒适性空调而言,溶液除湿系统和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所使用的冷冻水为高温冷水,从而使系统能效大幅度提高,运行费用降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除湿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的新型的微热网式除湿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包括:冷水水箱,除湿侧风机,表冷器,温度探头,除湿塔,溶液槽,板式换热器A,平衡管,板式换热器B,排风机,再生塔,空气预热器,热水水箱,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是冷水水箱一端接表冷器,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A,除湿侧风机位于除湿塔上并与表冷器连接,温度探头置于表冷器后,热水水箱一端接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B以及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连接再生塔,再生塔上连接排风机,除湿塔与再生塔通过平衡管连接,形成了整个除湿系统,分别为除湿侧A和再生侧B。
[0009]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系统分为三个大部分,即除湿侧A、再生侧B和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
[001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所集的热量通过风机将热水水箱中的水加热,以太阳能为热源。
[001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除湿塔中除湿溶液是以喷淋的方式将湿热空气降温、除湿。
[001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再生塔中除湿溶液是以喷淋的方式将干空气加热、加湿。
[001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系统所有管道都是通过微热温度控制,温度探头所感应的温度在一个小范围内,通过微热来控制管道流量,控制风机风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中,除湿塔(5)和再生塔(11)是其主要核心部件。在除湿塔(5)中氯化锂溶液与高湿空气(新风)直接接触,吸收大量的凝结热,温度升高,浓度降低,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变大,除湿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将溶液经过板式换热器A(7)被冷冻水的冷却降温,恢复除湿能力后再继续使用。工作过程为溶液经过喷淋器,均匀喷洒在填料上与室外新风进行热质交换,变成高温低浓度的溶液后进入溶液槽(6)内。溶液槽(6)内的溶液一部分进入中间换热器,与来自再生侧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后进入再生器溶液槽,同时与除湿侧溶液热交换后的来自再生塔(11)的浓溶液进入除湿塔(5)溶液槽(6)内,保证除湿溶液槽(6)内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溶液槽(6)内的另一部分溶液经过板式换热器A(7)被冷冻水降温后继续喷淋,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
[0016]再生塔(11)的目的是保证除湿塔(5)的除湿能力。将室内排风加热升温后,与高温浓溶液进行热质交换,浓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吸热,带走大量汽化潜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浓度升高,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变小,加湿能力降低。因此需要将溶液经过板式换热器B
(9)被热水加热升温后才能继续使用。工作过程为溶液经过喷淋器,均匀喷洒在填料上与室内排风进行热质交换,变成低温高浓度的溶液后进入溶液槽内。溶液槽内的溶液一部分进入中间换热器,与来自除湿侧的低温溶液进行热交换后进入除湿塔(5)溶液槽(6),同时与再生侧溶液热交换后的来自除湿侧的稀溶液进入再生塔溶液槽内,保证再生塔溶液槽内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溶液槽内的另一部分溶液经过再生侧板式换热器B(9)被热水加热升温后继续喷淋,对室内排风进行升温加湿。实现溶液的再生。通过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4)收集太阳能,通过风机将热量送入热水水箱(13),与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
[0017]以除湿塔(5)出口通过表冷器(3)之前的空气温度控制除湿侧通过板式换热器A
(7)的冷水流量:当除湿塔(5)出口处的温度探头(4)感知到的空气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时,电磁阀开启度增大,冷水流量增大;当空气温度低于设定的流量范围时,电磁阀开启度减小,冷水流量减小。
[0018]以通过表冷器(3)后的空气温度控制通过表冷器(3)的冷水流量:当送风处感温探头感知到的空气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范围时,电磁阀开启度增大,冷水流量增大;当空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时,电磁阀开启度减小,冷水流量减小。
[0019]在系统中有一个液位控制器,以除湿侧溶液槽(6)液位高度控制通过再生侧板式换热器B(9)的热水流量:当除湿塔溶液槽液位高于设定液位高度范围,说明再生能力不足,即除湿溶液从空气吸收的水分不能被及时带走。此时由液位计控制的电动执行器开度增大,通过再生侧板换的热水流量增大,使再生效率提高,反之则热水流量减小。
[0020]另外,以再生塔(11)入口的空气温度控制通过空气预热器(12)的热水流量:若空气入口处感温探头感知到的入口空气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则控制通过空气预热器(12 )热水流量的电磁阀开启度减小,热水流量减小,反之,热水流量增大。
【主权项】
1.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点是至少包括:冷水水箱(I),除湿侧风机(2),表冷器(3),温度探头(4),除湿塔(5),溶液槽(6),板式换热器A(7),平衡管(8),板式换热器B(9),排风机(10),再生塔(11),空气预热器(12),热水水箱(13),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4),其特征是冷水水箱(I)一端接表冷器(3),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A(7),除湿侧风机(2)位于除湿塔(5)上并与表冷器(3)连接,温度探头(4)置于表冷器(3)后,热水水箱(13)一端接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4),另一端接板式换热器B(9)以及空气预热器(12),空气预热器(12)连接再生塔(11),再生塔(11)上连接排风机(10),除湿塔(5)与再生塔(11)通过平衡管连接,形成了整个除湿系统,分别为除湿侧A和再生侧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分为三个大部分,即除湿侧A、再生侧B和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所集的热量通过风机将热水水箱中的水加热,以太阳能为热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湿塔中除湿溶液是以喷淋的方式将湿热空气降温、除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再生塔中除湿溶液是以喷淋的方式将干空气加热、加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M空气式太阳能微热网供热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所有管道都是通过微热温度控制,温度探头所感应的温度在一个小范围内,通过微热来控制管道流量,控制风机风量。
【文档编号】F24F3/14GK205505241SQ20162026432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苏树强, 李保国, 朱传辉, 肖洪海, 王振杰
【申请人】上海筑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